第六十三章:江蓠出面化解危机
作品:《嫡女黑化杀疯,三个病娇却爱惨了!》 就在这人心惶惶、局势即将彻底崩溃的危急时刻,尚书府大门缓缓打开,一辆马车驶出。
马车在混乱不堪、怨声载道的城南停下。
车帘掀开,一只素手探出,身影虽仍有些病后的单薄,脊背却挺得笔直。
面色微苍白的江蓠扶着茴香的手,稳步下车,目光扫过饥肠辘辘的难民和停滞的工地,声音清晰而镇定,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诸位稍安勿躁,米粮即刻就到,工事今日继续。”
她的出现,对于城南的难民来说宛如绝望黑暗中投入的一束光。
既然尚书府想要帮江晏忱化解眼前危机,那她何不就借着尚书府开仓放粮的机会为自己一搏。
“江小姐,你还好吧?”裴战看江蓠的面色很憔悴。
“谢裴大人的关心,还能撑得住。”
跟着她又告诉裴战,自己打算邀约京中的达官显贵,不光是为了筹钱,还是为了筹人。
“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裴战问道。
江蓠看着裴战直言道:“得麻烦裴大人随我走一趟。”
她若一人出面,那帮权贵未必会妥协,可要是裴战在场,至少能让他们觉得此事会有更大的保障。
于是,她邀了几位关键的权贵,地点就设在略显简陋却井然有序的城南附近的茶摊旁。
而不是像江晏忱那般摆下鸿门宴,强逼硬要,以往日交情换取钱款。
此刻,大家坐在茶摊,风吹过,带来些许尘土气息,却也吹动了城南渐渐升起的炊烟。
江蓠面色仍带着一丝病后的苍白,她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大人,难民之苦,陛下心忧,此次筹集,无论各位出钱出力多少,每一笔,每一人,江蓠都会详细记录在册,呈报御前,诸位今日的善举,陛下必会知晓。”
这话,轻轻巧巧地拨动了众人心中那根利益的弦。
而江蓠也非常清楚地知道,江晏忱失败,正因他只顾自己功劳,视他人钱袋为理所当然,并没有想过这些出钱出力之人的心思。
但是江蓠,却承诺将他们的“付出”变成直达天听的“功绩”。
如此一来,大家总会有所动摇。
有人仍迟疑:“江小姐,非我等不愿,实在是……”
江蓠微微一笑,截断他的话,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大人,陛下未直接从国库拨银,其深意,莫非真是国库空虚?或许,更是想看看,满朝文武,谁愿为国分忧,谁愿体恤圣心?”
毕竟,东吾帝在圣旨上,也没有说明不允许筹集一说。
便是想要借此机会看看满朝文武的表现。
一直静立一旁,气场冷峻的裴战适时开口:“此前难民流入京城,各位大人表率不力,令圣心不悦,诸位难道还想步此后尘,让陛下再看一次失望吗?”
当时东吾帝对朝中大臣有多失望,大家又不是一点也不清楚。
这个时候江蓠给所有人做出了一个表率,赢得了皇上的赞许,当时大家可都是羡慕的。
如今又到了所有人都能出钱出力的时候,要是再退缩的话,恐怕没人真的能独善其身。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许以甜头,一个施以压力。
在场的都是人精,瞬间权衡利弊。
“江小姐和裴大人所言甚是,我等都是朝中重臣,理应为皇上分忧,我等愿意出钱,也愿意出一些人力帮助城南尽快完善难民住所。”
跟着就有人附和道:“我等也愿意出一些石料和木材,为修葺出一份力。”
钱要出,但若能出得让皇上记住名字,那便大不相同了!
毕竟,他们也不傻,出了钱出了力,自然也想要换一个好名声,得到皇上的一点赞赏。
很快,银钱、物料、人手纷纷到位,效率惊人。
难民得以饱腹,难民住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你说什么?”躲起来的江晏忱听到江满儿说了关于城南这两日的情况之后,惊讶起身。
“江蓠怎么可能相安无事,你是不是看错了?”
可问题是江蓠中了他亲自下的毒,怎么可能会安然无恙地跑去城南?
江满儿非常确定地告诉江晏忱,“小人当真看到了小姐,这几日江小姐不仅筹集了钱财,还有物料,而且还买了不少粮食囤积了起来,城南短短几日,就已经大变样了。”
“而那些难民对小姐更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
“啪!”
江晏忱重重一掌拍在桌上,“她凭什么!”
他好不容易才想到了法子,让江蓠没办法插手这件事,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江蓠中了毒还能插手其中。
“不行,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的功劳都被江蓠拿了去。
思前想后,他决定回府。
“逆子,你还有脸回来。”江献忠想想就觉得来气。
“爹,孩儿这不也是不希望给您惹来麻烦,再说了孩儿这也是为了好好的想想法子。”江晏忱赶紧给父亲捏肩道。
江献忠凝重着脸,“好,那你说说看,你这些日子都想到了什么好法子?”
“您想想看,如今城南局势有了好转,眼看着城南这事儿就要结束了,等事成之后,皇上必然大力嘉奖。”
“所以呢?”
“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将这一切的功劳都算到孩儿头上的话,事情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江晏忱的意思就是,如今局势差不多了,江蓠也把事情都快完善了。
只是一些收尾的事,要处理起来也容易多了。
所以他就在想,这下直接抢了江蓠的功劳,不就避免了之前的那些麻烦。
江献忠听到这话之后,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江晏忱之前所做的事,先写把他的脸都丢尽了。
要不是江蓠及时出面,后果不堪设想。
江晏忱也看出了父亲的犹豫,“您想想,江蓠得到这些嘉奖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一些首饰和钱财,可这功劳放在孩儿身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说了,您不是还想促成孩儿和国公府的亲事么。”
江献忠听到这话,明显地动摇了,若是能撮合尚书府和国公府的亲事,必然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毕竟,他可不想让尚书府嫡长子,真的娶孟家的庶女。
“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