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沪市商会
作品:《开局一辆五菱,穿越亮剑世界》 沪市的金融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海量的平价物资如潮水般涌入市场,当华行的兑换窗口仿佛永远也掏不空时,虞洽卿等人便不得不偃旗息鼓。
风波平息。
工厂的烟囱,重新冒出了黑烟。
黄浦江上的码头,也恢复了往日的嘈杂与忙碌。
看着沪市的秩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大量工厂纷纷重新开工,所有参与了这场博弈的人,都松了口气。
沪市政府大楼,原工部局大楼。
老政委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车水马龙的大街。
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刘青端着一杯热茶,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总算是稳住了。”
“是啊。”老政委感慨道,“打下来不容易,守住,更不容易。”
他转过身,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叠烫金的请柬。
“现在,是时候给这些生意人,立个新规矩了。”
刘青拿起一张请柬,看着上面苍劲有力的毛笔字,笑了。
“这是……要招安?”
“什么招安,说得那么难听。”老政委瞪了他一眼,“这叫统一战线!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他拿起笔,在一张张请柬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虞洽卿那帮人倒了,但沪市的商业不能停。必须大力扶持一批有能力的,愿意跟我们走的人起来。”
“明家,就是最好的选择。”
刘青点点头,对此毫不意外。
在那场风波中,明家不仅没有参与,反而暗中配合八路军稳定物价。加上明家早在老区时期,就不遗余力地支援八路军,这让包括老政委在内的所有人都把明家当做了自己人。
三天后。
沪市政府大楼前,车水马龙。
一辆辆黑色轿车,在门口停下。
车门打开,走下来的,都是在沪市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只是今天,这些往日里意气风发的大老板们,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忐忑与不安。
他们局促整理着自己的衣着,小心翼翼地走进这座曾经无比熟悉,此刻却感到无比陌生的大楼。
大楼内部,已经被彻底清理过。
一楼大厅中,站着两排荷枪实弹的战士。
他们面无表情,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刚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煞气。
商人们不敢与他们对视,纷纷低着头,快步走向指定的会议厅。
刘青和赵刚站在二楼的走廊上,看着楼下这些鱼贯而入的商界名流。
赵刚低声道:“来了差不多有五十多人,都是沪市各行各业的头面人物。没发请柬的,是那些跟着虞洽卿一条道走到黑的。”
刘青的目光扫过人群。
他看到了永安公司的郭老板,还有先施公司的马老板。
这两人,此刻正缩在人群里,脸色发白,像是等待审判的犯人。
刘青心里暗笑。
这帮人,还真是识时务。
明镜的警告刚到,他们第二天就拿着公司账本和囤积物资的清单,主动跑去新政府“坦白”了。
态度之诚恳,让负责接待的同志都有些意外。
当然,惩罚是免不了的。
罚款罚得他们肉痛到几乎要昏厥,但好歹是保住了身家性命。
与他们相比,那些还抱着幻想,跟着虞洽卿一条道走到黑的,下场就凄惨多了。
查封产业,抓捕本人。
雷霆手段之下,一个都没跑掉。
宽敞明亮的会议厅里,商人们按照桌上的名牌,各自落座。
气氛有些压抑。
没人说话,只有衣料摩擦的窸窣声,和刻意压低的咳嗽声。
直到会议厅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了过去。
老政委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跟着旅长、赵刚,还有刘青。
商人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
老政委径直走到主位上,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
“诸位。”他一开口,洪亮的声音传遍会议室。
“今天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虞洽卿也好,黄金荣也罢,都已经是历史的尘埃。”
“我们八路军,是来建设上海的,不是来破坏上海的。”
“上海的繁荣,离不开商业。这一点,我们比谁都清楚。”
他的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秩序。一个公平、稳定,能让所有人都安心做生意的秩序。”
商人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各种复杂的情绪。
期待,疑虑,但更多的,是迷茫。
“为此,我们决定。”
老政委的声音,再次变得铿锵有力。
“成立‘沪市商会’!”
会议室中出现了骚动。
商会!
这两个字,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这意味着,官方承认了他们的地位,并且愿意通过一个组织,来和他们进行沟通。
这是天大的好事!
“安静!”
旅长一声低喝,会场瞬间恢复了寂静。
老政委满意地点点头,抛出了第二颗重磅炸弹。
“商会,需要一个会长。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声望,最重要的是,心里装着我们四万万同胞,而不是个人私利的人。”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最后,定格在第一排一个清冷的身影上。
“我们一致认为,明氏企业的董事长,明镜女士,是会长最合适的人选!”
话音落下。
满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个身穿素色旗袍,端坐如松的女人身上。
郭老板和马老板张大了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们心中虽然有些猜测,但听到八路军首长亲口说出,依然感觉有些不真实。
要论实力,他们和明家不相上下,只是他们站错了队!
在一阵鼓掌声中,明镜缓缓站起身。
她对着主位上的老政委,微微颔首。
又转身,对着满场的商人,平静地开口。
“感谢政委同志的信任,感谢旅长和各位首长的认可。”
“沪市,是全沪市市民的沪市。商业,是民生的基础。”
“这一点,在座的各位,都是生意场上的老人,应该比我更清楚。”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冷。
“但总有一些人,被猪油蒙了心,被金银花了眼,忘了自己脚下站的是什么地方,忘了自己碗里的米,身上穿的衣,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把全城百姓的饭碗当成自己的赌桌,把国计民生当成自己的筹码,妄图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发一笔国难财!”
旅长和赵刚看着明镜都在心中暗暗点头。
这些话由明镜来说,比他们这些“外来者”说出来,效果要好上一万倍。
“过去的事。”
“新政府既往不咎,是宽宏,是气度。但我们自己,不能没记性。”
“所以,今天成立这个商会,就是要立规矩!”
她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商会的本分,是服务民生,发展实业。任何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都是商会的敌人,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敌人!”
“谁敢伸手,商会会第一个站出来,清理门户!”
她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商会的立场,是坚决拥护新政府的领导。政府的政令,就是我们商界经营的铁律。商会要做的,是沟通,是协助,绝不是讨价还价,更不是阳奉阴违!”
最后,是第三根手指。
“第三,商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商业环境。我们欢迎竞争,但反对恶性竞争。大家凭本事吃饭,凭手中的货说话。谁要是还想着用盘外招,靠关系,走门路那一套……”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我明镜,第一个不答应。新政府的法律,也绝不会答应!”
就在这时。
会议厅的侧门打开。
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身穿暗色长衫的老者,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看到他,在场的所有商人,都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尊敬的神色。
“周……周老先生?”
来人,正是金陵商会的会长,曾经在沪市拥有着莫大能量的周继先!
周继先笑着向在座的商界众人拱拱手,随后走到了明镜面前,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他转过身,面向众人,朗声说道:“我代表金陵商会,以及苏省商界同仁,祝贺沪市商会成立,祝贺明会长上任!”
说完,他带头鼓起了掌。
哗——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彻了整个会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