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罚三两银子

作品:《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孙海警惕的看了看王婶子。


    赵砚跟村长说:“兔子是若哥儿他们下午去山上摘花,狗自己在山上抓的,我没上山,赵岐也没上山。”


    王婶子听后,冷笑了一声,叉着腰道:“你们没上山,可你家的狗上山了,村长,咱村里可是有章程的,不管那个在春天,动物们养肥的季节上山打猎,都要交三两罚银!”


    “这三两发罚银,我是举报人,三两银子我能得二两!”卫婶子伸出手指比划。


    她就是为了银子来的。


    村长为难的看了一眼赵砚:“赵家大小子……”


    赵砚笑了一下:“是,咱村子里面确实有这个规矩,可是,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是不准人去山上打猎,没说不许动物去山上打牙祭吧?”


    “没这种规矩。”村长说:“咱村子里的规矩只对人起作用,管不了那些个动物。”


    王婶子跺了跺脚,不依不饶道:“可这是赵家的狗!”


    “狗听主人的,赵家人指使狗去山上抓兔子,就等同于赵家人去山上抓的兔子!”


    “我可没有指使它们去山上抓兔子,是它们自己抓的。”江若说。


    孙海也道:“我也没有!”


    村长跟王婶子说:“这下你总该死心了吧?”


    “人家赵砚赵岐今天压根儿都没上山,是狗自己抓的兔子!”村长说。


    赵砚他们在村子里面打了这么多年猎了,不可能连这规矩都不知道。


    “可他家狗抓了兔子,放进他家了,让他家人吃肉!这还不算是给他家抓的兔子吗?”王婶子看着地上的骨头说。


    “我家晚上可没吃兔子!”江若说。


    “这是我家狗吃的,狐狸也吃了肉!”赵尧说。


    王婶子不信,她抱着胳膊:“谁家有肉了不自己一家人吃,让一些畜生吃啊?”


    赵砚说:“婶子,你说这话就不对了。狗自己去抓的兔子怎么就不能吃了?”


    “况且,我家差一只两只兔子吗?”


    赵砚用手指了指兔棚:“我家的兔子,吃它们的速度还没有它们生的速度快!”


    “我……”王婶子一时竟哑口无言。


    “好了好了,回去吧。”村长说。


    到底有什么可闹的?


    人家赵砚赵岐没去打猎。


    狗去抓的兔子,人家狗也总得吃东西吧。


    王婶子气的一通跺地,竟还躺到了地上,撒泼打滚儿了起来。


    “我不管,我就看到了赵家的狗去山上捉了兔子!”


    “赵家的就吃了兔子!”


    “哎呦,赵家的在春天去山上抓兔子啦!”


    “我向村长举报,村长偏心眼儿,他不管!”


    王婶子大吵大闹。


    隔壁卫家一家人都出来看了。


    赵尧抱着胳膊冷哼了一声:“要你这么说,前些日子,王坤从路上走过,从山上滚下来一只猪獾,那也算是他抓的!”


    “他给扛到了家里面,你们还煮了吃了呢。”


    “你家也触犯这个规矩了,你们家也要罚银子!”赵尧说。


    王婶子瞪了瞪他,从地上跳起来,要去揪赵尧的耳朵。


    赵砚挡了一下:“咋了?你家有理我家没理呗!”


    赵砚跟村长说:“村长,我家可以认罚,但他们王家也必须得罚!”


    江若和孙海点点点头。


    “对,就是!”


    王婶子一听她家也要罚钱。


    怎么会愿意?


    从地上起来,拍了拍屁股,回头看了一眼赵家的人,生怕村长也让她掏银子,跑着走了。


    村长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


    “就她这样的婆婆,不怪人家段巧巧在她家里过不下去!”江若难得替段巧巧说话。


    “以前也没见她这样,也是越活越不要脸皮了!”孙海说。


    其实村长心里面跟块明镜似的,知道是王婶子现在看赵家的日子过得太好,心里面不爽,专门来找事儿的。


    既然没事儿了,村长弓着背回去了。


    卫家看热闹也没看出一个所以然来,也回家了。


    江若说:“幸好今天没让你去,不然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被那老婶子赖上,再吃个闷亏,罚个三两银子,江若晚上一定会被气的睡不着觉。


    赵砚笑了一下:“咋幸好了?要是我去了,直接在山上就让狗把兔子给吃了!”


    哪会留下个把柄让人找村长告状去?


    “怎么,我听着你的意思是怨我?”江若挑眉问。


    赵砚抱着他:“哪有?怨什么你?我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吗?”


    赵砚埋怨两只狗也不会埋怨他。


    江若哼了一声,这才满意。


    他们进屋后。


    赵尧在院子里面,跟狐狸还两只狗讲道理。


    “以后再吃肉了,把骨头也吃了,别再留下什么把柄。”赵尧看了看狐狸,又看了看两只狗子:“听到了吗?”


    狗:“呜……”


    狐狸:“嗷嗷……”


    王婶子自打在赵家吃了个败仗回去。


    心里面就记恨上了赵家。


    在村口听人说闲话时。


    一位婶子说:“前几日,我见了赵砚家的瑜哥儿,这娃娃打小就是个美人坯子!”


    “可不嘛?人家若哥儿可是镇上的哥儿,抱回来的哥儿瞧着也像镇上大户人家才能抱回来的白净娃娃。”


    王婶子听了,呸了一口:“小破猴干儿,有啥好看的?”


    赵砚家的娃娃她也见过,也就那样,瘦的跟个猴似的,哪有美人胚子的样儿?


    那婶子不搭理她,继续说:“赵赫家的瑢哥儿也是个福娃娃,可可爱爱的。”


    王婶子嗤了一声道:“小胖墩一个,哪里可爱了?”


    说话的婶子瞅了一眼王婶:“你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


    在村口说闲话的几个,谁不知道王婶儿也差点抱了大孙子?


    可惜……


    她儿子王坤不当人,大过年的把人家从家里面赶了出去。


    现在多好,媳妇儿,媳妇儿没了,娃娃,娃娃没了!


    “我酸什么酸?我家坤儿又在镇上找了一个!”


    “也是镇上的哥儿!”王婶子说。


    她才不酸呢。


    她家里早晚也会抱娃娃!


    她们在这里争辩。


    周悦气冲冲的杀过来了。


    不知道是谁,回家时路过赵赫家里,跟周悦说了闲话。


    说王婶子说他家瑢哥儿是小胖墩。


    悦哥儿听了之后就不高兴了。


    悦哥儿过来,一把就推了王婶子。


    悦哥儿推着她,骂她:“我家瑢哥儿才不是个小胖墩,我家哥儿是双河村最好看的小哥儿!”


    “你家风哥儿才是长得丑,他有你这样的娘早晚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