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比赛第一,没有友谊!(求票)
作品:《全是逆天科技,还说你是中专老师?》 七楼核心实验室沉重的金属门滑开,内部嗡鸣的磁场声与外界的杂音短暂交织。
陆枭抱着他那架嫩绿色菱形续航无人机和一沓快被翻烂的设计图纸,迈步走了进来。
“陈哥!您看看这个高熵合金的界面损耗,我已经优化了七次了,但耦合效率还是卡在……”
说着,陆枭的声音戛然而止。
实验室中央控制台前,陈默正微微颔首,看着另一个身影。
那人正把手中的平板展示给陈默,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几乎破音的激动。
“陈老师!289.7啊!289.7公里每小时啊!风洞模拟是对的!刚才我在郊区公路实测的!”
循着这阵声音望去,陆枭定睛一看,顿时面露错愕。
是张航?!
此时,他那标志性的狂热眼神,因为兴奋而泛红的脸颊,乱糟糟的头发,仿佛刚从狂风里钻出来一样。
听到动静,张航也猛地回头,看清是陆枭,咧嘴一笑,那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很是得意。
“哟!这不是我枭哥吗?来得正好!看见没?289.7公里每小时!快接近300码了!”
“之前是谁说我追不上DTM那帮赛车的屁股来着?现在好像他们可能会追不上我了吧?”
说着,他转头笑着望向陈默,挥舞着手臂,差点打到旁边的设备。
“老师,您是不知道!昨晚那风大的,差点把我无人机当风筝吹跑,最后关头按您教的搓了一下摇杆…卧槽!那感觉!跟打通任督二脉似的,咻!就上去了!”
听着他的话,陆枭看清了张航平板屏幕上那定格的数字‘289.7km/h’,瞳孔瞬间收缩了一下。
还…还真被他突破了?
卧槽?!
这也太恐怖了吧?
之前不是还132km/h吗?
现在就翻倍了?
不行!
不能让这个家伙超过自己。
自己也要向陈老师请教!
想着,一股强烈的被刺激到的感觉冲了上来,陆枭脸上的焦虑瞬间被不服输的专注取代。
他几个大步就冲到控制台前,把手里的菱形无人机往旁边操作台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完全无视了张航的炫耀。
陆枭把自己的无人机翻到内页,用力点着上面高熵合金固态电解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和一个图表,语速飞快道。
“陈老师,看看我的!看看我的!”
“这玩意…第38次充放电循环了!常温下损耗率稳定在0.003%,已经是极限了吧?可它就是对动态场变没反应啊!效率卡死在那个点上不升了!”
说着,他还嫌弃地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张航的胳膊,仿佛嫌他碍事。
“张航那玩意儿飙到天上,消耗不还是我这大电瓶给拖着?没我这种稳定的血条,他这种狂战士冲上去也是分分钟变废铁!”
张航被挤得一个趔趄,脸上的得意僵住了,没好气地‘靠’了一声。
“喂喂喂!你讲不讲理?谁稀罕拖你血条了!我那控制器要再优化一下,场能效率提升起来,耗电量肯定能降!”
“再说我那大电瓶还没找你优化呢!你就跟便秘一样卡这儿了,你好意思?”
“你!”
陆枭被‘便秘’这个形容噎得脸都憋红了,刚想反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不行,技术讨论要有格调!
他深吸一口气,转向陈默,眼神再次变得焦灼。
“陈哥,真不是我跟他较劲。关键就在这接口效率!高熵合金是很稳定,可它就死板得像块石头!场导材料激发变结构要求快、要求精准微调。”
“它倒好,慢悠悠的跟不上节奏!这血条是长,可该加血的时候跟不上,输出再猛也是白搭!它必须能听懂变结构的语言啊!”
说着,陆枭的手指几乎要把图纸戳破。
陈默静静地看着两个风格迥异的学生在眼前碰撞、争辩,无奈笑了笑。
这两家伙。
一个刚突破速度极限,尾巴翘上了天,疯狂装逼。
一个卡在续航瓶颈,一边抓耳挠腮,一边还要损对方一下。
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
想着,陈默也没有立刻打断,直到两人互相瞪着眼大眼瞪小眼,即将酝酿下一轮技术攻击时,才轻轻敲了敲控制台的台面。
清脆的叩击声让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
张航和陆枭都意识到有点失态,悻悻地闭了嘴,各自站好,但眼神里的不服还是依旧火热。
见状,陈默的目光先落在张航身上。
“数据确认无误就好,你证明了思路。289.7公里每小时…远远不是你的终点。”
“但参加DTM大赛拍摄的足够了,风洞数据和实战感受结合,重新梳理你的操控逻辑和应力引导算法,固化在系统里。比赛在即,抓紧时间啊……”
“是!陈老师!保证完成任务!”
张航瞬间站直,刚才的状态一扫而空,只剩下一股子跃跃欲试的劲头。
“我这就去分析昨晚的数据流!到时候,肯定要在DTM大赛拍摄上,大展拳脚!!”
说完,他冲陆枭咧嘴一笑,做了个不太友善的表情,拿起平板转身就冲了出去,脚步带风。
实验室的门再次滑开又关闭,只剩下陈默和抱着图纸、眼神依旧带着一丝焦灼和期待的陆枭。
嗡嗡的磁场声重新成为背景音。
陈默的目光这才落到陆枭身上,没有多余的话,直接拿过他手里那张画着分子结构和损耗图表的图纸。
他的指尖在代表高熵合金晶体稳定结构的部分划过,又点在代表场导材料激发区域和结构应力变化的曲线上。
“听懂应变语言?”
陈默微微挑眉,语气带着一丝引导。
“方向是对的,但你教它的语法错了。”
闻言,陆枭呼吸一滞,眼神瞬间聚焦如炬。
“语法?老师,您的意思是……我激活高熵合金的方式不对?”
陈默没直接回答,他的手指沿着图纸上高熵合金复杂的晶格路径移动。
“稳定的代价是惰性。你一直在用强场能冲击它逼它改变,就像用大棒敲石头让它跳舞,低效、粗暴、损耗自然高。”
说着,他突然停下,指尖重重戳在两种材料微观界面的交接处:“关键在这里!”
看着陈老师的动作,陆枭立刻凑近,几乎要把眼睛贴在图纸上。
“界面不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是它学会听懂的咽喉,你给它的语言是脉冲指令,简单粗暴,那为什么不试试频率共振呢?”
“场导材料的应变波像心跳,高熵合金也有它的晶格振动频率,找到那个共振点。”
“记住,别敲打,引导、共振,让高熵合金的晶格在你的场波牵引下,主动地、舒适地微调结构变形路径。”
“你的高输入场强变成指挥棒,损耗自然降到极限以下。”
说完,陈默收回光笔,投影消失,最后还补了一句。
“听懂了吗?用共振频率当催化剂,降低激活能垒,让能量用在刀刃上,听懂结构发出的语言,而不是逼它听话。”
听完陈老师的指导,陆枭完全僵住了,仿佛看到一道闪电劈开了脑海中的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