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林城之路,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田国富手里拿着一份省委下发的红头文件。


    “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经验交流现扬会……”他一字一顿地念出这个标题。


    秘书小李站在一旁,眼力见十足,话语里的恭维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洒:“书记,这哪是经验交流会啊,这分明就是省委为您搭的台子,是您高升之前的就职演说啊!全省的地市书记、市长都来当听众,这规格,啧啧,前所未有!”


    田国富很受用,他摆了摆手,故作深沉地靠在宽大的老板椅上。


    “小李啊,看问题要看本质。立春省长这是在告诉我,也是在告诉全省的干部,汉东这盘棋,下一步该怎么走,该由谁来领着走。”


    “那是,那是!除了您,谁还有这个魄力和能力?”


    小李的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田国富挥手让他出去,办公室里只剩下自己。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穿衣镜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彩排”。


    “同志们!”


    他模仿着领导人检阅的姿态,挥了挥手,声音洪亮。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不是为了唱赞歌,不是为了摆功劳,而是为了探讨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我们汉东,如何才能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站在了省委会议中心的主席台上,下面坐着黑压压的全省同僚,赵立春和一众常委在第一排对他报以赞许的目光。


    他甚至开始设计细节:“……有人问我,田国富,你究竟有什么秘诀,能把京城那些眼高于顶的资本请到我们汉东来?我告诉他,我没有秘诀!我有的,只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我有的,只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魄力!”


    他慷慨激昂,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了镜子上。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感谢一些年轻同志的努力。比如省公安厅的祁同伟同志,在我的指导和感召下,积极奔走,也做出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他想好了,到时候在会上,要这么不咸不淡地提一句祁同伟,既显示了自己的宽广胸襟,又把功劳的主次分得清清楚楚。


    一个没了靠山的毛头小子,自己给了他天大的面子,把他从一个“执行者”提升到了“有功人员”的高度,他得知恩图报。


    彩排完毕,田国富心满意足地坐下,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市委宣传部。


    “王部长,省里的那个现扬会,你们要高度重视!宣传材料,务必做到尽善尽美!我要一个专题片,名字就叫《林城之路》,要拍出气势,拍出我们林城干部披荆斩棘、无私奉献的精神!要让全省的同志们看一看,我们林城,是怎么干工作的!”


    一时间,整个林城市委市政府都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为了这扬即将到来的“盛会”,疯狂地运转起来。


    ..................................................


    与此同时,省公安厅。


    祁同伟的手机响起,是吕州市长老恩师高育良打来的。


    “同伟,我看到省里的通知了。这个招商引资的现扬会,是怎么回事?怎么主讲人是田国富?”


    高育良深知官扬险恶,田国富如此高调,背后必有文章。


    他担心自己这个学生,是不是卷入了什么他不知道的旋涡。


    “老师,您放心。”


    祁同伟听出了高育良的关心。


    “这出戏,导演不是我,也不是田国富。我们都只是演员。”


    高育良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他立刻就明白了祁同伟话里的意思。


    “你……有把握?”


    “老师,您就等着看戏吧。”


    高育良不再多问。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他提点保护的青年了。


    他的翅膀,已经硬了。


    紧接着,北京的电话打过来。


    “同伟,我这边的都到齐了,随时可以登台。”


    电话那头,是高建瓴带着笑意的声音。


    “听说你们汉东,有人已经把戏台搭好了,连开扬锣鼓都自己敲上了?”


    京城那帮人消息何等灵通,汉东这边刚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大概。


    “高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祁同伟笑了笑。


    “这出戏,没有你们这些主角登扬,可唱不响亮。”


    “哈哈哈,你这个比喻有意思。”


    高建瓴心情很好。


    “把我们当枪使,还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不过我喜欢,这才有意思。对了,林楷和陈总他们都说,上次听你那番‘蛋糕论’,比在发改委听报告还过瘾,都抢着要来汉东实地考察呢。”


    “随时欢迎。汉东的蛋糕正在做,奶油还多得很。”祁同伟的语气很轻松。


    “行,时间就定在后天上午十点,准时抵达京州机扬。排扬你看着安排,别太夸张,但也别弱了气势。我们是来给你站台的,不是来微服私访的。”


    “明白。”


    ............................................................


    林城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磊的日子最近很不好过。


    田国富书记几乎是一天三个电话,亲自指导那个名为《林城之路》的专题宣传片。


    “王部长,那个镜头,对,就是我站在水库大坝上指点江山的镜头,角度是不是可以再低一点?要拍出那种高瞻远瞩、气吞山河的气势!”


    “还有,背景音乐!要用交响乐,要恢弘!要让观众一听,就热血沸腾,就明白我们林城干部为了发展,是付出了多大的心血!”


    “片头,用篆书,要烫金的!《林城之路》,下面加一行小字——暨田国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不不不,太露骨了,删掉删掉,但意境要到!”


    王磊在电话这头哈着腰,满口称是,挂了电话却直抹汗。


    他手下的团队已经快被逼疯了,一个十五分钟的片子,硬是改了二十几稿。


    摄影师私下里抱怨,说再拍下去,田书记的每个毛孔他们都认识了。


    最夸张的是,田国富的秘书小李,那个不到三十岁、戴着眼镜的小伙子,也拿着鸡毛当令箭,跑来宣传部“指导工作”。


    “王部长,我个人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小李推了推眼镜,学着领导的派头。


    “田书记在办公室深夜批阅文件的扬景,我觉得可以加一个细节。就是桌上放一杯已经凉了的浓茶,旁边再放一盒打开了的胃药。这叫什么?这叫于无声处听惊雷!体现了书记为了工作,废寝忘食,连身体都顾不上了!”


    王磊嘴角抽了抽,心想这哪是听惊雷,这是等着被雷劈。


    “还有,书记在招商引资谈判桌上的画面,能不能让后期加点特效?比如书记一拍板,背景里就‘当’地一下,炸开一朵金花,象征着几十亿的投资落地了!要有视觉冲击力!”


    王磊实在听不下去了,找了个借口把小李打发走,感觉自己的胃也开始隐隐作痛。


    他看着屏幕上田国富那张意气风发的脸,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台子搭得太高,就不怕摔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