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环环相扣的政治布局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赵立春没有像寻常领导那样,站在办公桌后等着下属汇报,而是快步迎了上来,双手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
“省长,我一回来就应该先向您报到的。”
“哎,说的什么话!”
赵立春拉着他,走到沙发区,亲自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
“你这次是去为国征战,是英雄!我这个省长,给你接风洗尘都来不及,哪能怪你?”
“我看了公安部的嘉奖令和表彰大会的新闻,很提气,很长脸!我们汉东省,很久没有出过你这样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年轻干部了。”
一番毫不吝啬的褒奖过后。
赵立春端起茶杯,动作看似随意,话锋却陡然一转。
“同伟啊,这次去京城,收获不小吧?听说,认识了不少大领导?”
“都是托了省长和省委的福。湄公河案子是中央督办的大案,我只是个执行者,侥幸见了些世面。”
“部里的领导,还有一些其他部委的同志,对我们汉东的工作都很关心。”
祁同伟巧妙的把范围扩大到了“其他部委”,既暗示了自己的人脉不止于公安系统,又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被抓住的把柄。
“关心就好,关心就好啊。”
赵立春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我们汉东要发展,要改革,离不开中央的支持。你年轻,跟上面的领导能说得上话,以后可要多为我们汉东的工作,吹吹风,帮衬帮衬啊。”
这话,说得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嘱托一个前途无量的晚辈。
但祁同伟听出了里面的另一层意思:你的资源,我要用。
“省长您言重了。我人微言轻,能做的有限。但只要是汉东的事,只要是省长您的指示,我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赵立春满意地笑了。
“同伟,汉东的政法系统,这么多年,有功劳,但也有包袱。思想有些僵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他没有提梁群峰一个字,但每个字都像鞭子一样,抽在梁群峰留下的政治遗产上。
“接下来的汉东,要大搞经济建设,要对外开放。我们的政法系统,也必须跟上。需要注入一些‘新血’,需要一些有‘国际视野’,懂改革,敢碰硬的年轻干部,来挑大梁。”
话里的含义,再明显不过:你,祁同伟,我看中的政法未来。
你最好识趣的站在我的队伍里。
但祁同伟知道,这是赵立春的一个巨大的政治诱惑。
如果此刻祁同伟顺着杆子往上爬,表露出任何一丝对“汉大帮”的不屑,或是对自己取而代之的野心,他或许能立刻得到赵立春的欢心。
但他同样清楚,那样做,无异于政治自杀。
他会立刻被贴上“背信弃义”、“野心家”的标签,不仅汉大帮会视他为死敌,就连赵立春,在利用完他之后,也绝不会真正信任一个轻易背叛旧主的人。
祁同伟迎着赵立春的目光,脸上却露出了为难和谦卑的神色。
“省长,您太高看我了。我太年轻,资历浅,在公安厅也就是个新人,很多工作都还在学习阶段。挑大梁,我怕自己能力不够,辜负了您的信任。”
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然后用一种探讨的语气,极其自然地将话题引开了。
“不过,省长您刚才提到的‘新思维’和‘改革视野’,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哦?谁啊?”
赵立春来了兴趣。
“我的老师,吕州市市长,高育良书记。”
祁同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赵立春的表情,继续说:“高老师是汉东大学法学教授出身,理论功底非常扎实。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看问题很客观,不偏不倚。他经常跟我们说,搞政法工作,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
“而且,高老师是学者从政,身上没有太浓的派系色彩。在汉东,很多人都说他是个纯粹的‘中间派’。”
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平。
他没有直接推荐高育良,而是通过描述,将一个“理论扎实”、“思想开明”、“立扬中立”的完美形象,呈现在了赵立春面前。
这每一个特点,都精准地挠在了赵立春的痒处。
赵立春需要一个能帮他掌控政法系统的人,但这个人,绝不能是梁群峰的翻版,更不能是另一个山头的头领。
高育良这种“学者型”、“中间派”的干部,无疑是最佳的过渡人选。
赵立春的眼睛眯了起来,手指在沙发的扶手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
他没有表态,但祁同伟知道,这颗种子,已经种下了。
良久,赵立春才重新露出笑容,仿佛刚才的话题只是随口一提。
“育良同志,我是知道的,是个不错的干部。”
他话锋再转,变得具体而实际。
“同伟啊,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汉东要发展,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营商环境。”
“有些部门,官僚主义严重,吃拿卡要,把我们好不容易请来的投资商都吓跑了。这股歪风邪气,必须得治!”
赵立春的语气沉了下来。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一个特殊任务。”
祁同伟立刻坐直了身体:“请省长指示!”
“你在京城,不是认识一些有实力的朋友吗?”
赵立春的笑容里,带着考量。
“你牵个头,帮我们汉东,从京城引进几个像样的,有标杆意义的大项目来。”
“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你全程跟进。我给你授权,无论是哪个部门,哪个干部,敢推诿扯皮,设置障碍,你直接向我汇报!我亲自来办他!”
祁同伟心中一凛。
这哪里是优化营商环境,这分明是一扬赤裸裸的政治考验。
赵立春要看的,不是他能拉来多少投资,而是他能不能调动京城的人脉,以及,他敢不敢用赵立春赐予的这把“尚方宝剑”,去砍向那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
“省长,我……”祁同伟面露难色。
“怎么?没信心?”赵立春的眉毛一挑。
祁同伟立刻站起身,语气坚定。
“是保证完成任务!”
“好!”
赵立春站起身,用力地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
“我就喜欢你这股劲!放手去干,出了事,我给你兜着!”
祁同伟从省政府大楼出来,坐进返回省厅的车里。
祁同伟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在飞速地复盘刚才的每一句对话。
今天的会面,看似是嘉奖和鼓励,实则是一扬环环相扣的政治布局。
先捧杀。用英雄的光环和省长的亲近,让你飘飘然,放松警惕。
再试探。问京城的人脉,探你的底牌和价值。
然后,分化。抛出“汉大帮”的旧弊,暗示新的权力洗牌,看你如何站队。
最后,布局。在你巧妙地推出高育良这个“挡箭牌”后,他顺水推舟,不置可否,却反手交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任务。
太高明了!
赵立春,这个汉东的未来掌舵人,心思之缜密,手段之老辣。
就是自己重活两世,赵立春身上的谋略,也足够自己逐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