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镀金干部?还是猛龙过江?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公安部大楼。


    代号“10·5”的专案组,就设在这栋大楼最深处的一间大型会议室里。


    保密级别,绝密。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着二十多号人。


    有来自公安部的领导,也有各地抽调的精英。


    有来自刑侦局、禁毒局、技术侦察局、还有来自国际合作局。


    这些人,要么是各自领域的权威,要么是功勋赫赫的实战派。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扔到地方上,都是能让当地警界抖三抖的人物。


    此刻,他们汇聚一堂,眼神中都带着一股属于强者的孤傲与审视。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方悦领着祁同伟走了进来。


    “各位,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汉东省公安厅的副厅长,祁同伟同志。从今天起,他将作为专案组的成员,与我们并肩作战。”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祁同伟身上。


    那目光复杂多样。


    有好奇,有审视,但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轻视。


    太年轻了。


    三十多岁的年纪,在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四十五岁的专家里,显得格格不入。


    更刺眼的是他那个身份——汉东省公安厅副厅长。


    在座的,不少人干了一辈子,还只是个总队长或者处长。


    一个三十多岁的副厅长?


    这个年纪,这个职位,出现在这种刀口舔血的专案组里,本身就充满了违和感。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拿命换来的功劳?


    他们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坐着火箭上来的“镀金干部”。


    坐在主位上的刘振云,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却只是端着茶杯,笑而不语。


    他身旁,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中年男人开了口。


    他是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曹达华,也是这次专案组的副组长。


    一个从基层干起,亲手抓获的A级通缉犯能凑好几桌麻将的狠人。


    曹达华的目光在祁同伟身上停了两秒,语气生硬。


    “祁同伟同志,欢迎加入。不过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


    “我们这里,不看警衔,不看级别,只看你有没有真本事。湄公河是国际战扬,子弹可不认识你是不是厅长。我们没时间照顾谁,也没时间让你慢慢适应。”


    这番话,说得极其不客气,几乎是指着鼻子在说:你个关系户,别在这儿碍手碍脚。


    不少老刑警都兴奋起来。


    他们就喜欢看曹达华这种“愣头青”去收拾那些眼高于顶的机关干部,过瘾。


    方悦刚想开口说话。


    祁同伟笑了。


    他拉开一张空椅子,从容坐下。


    “曹局长说得对。”


    “我来这里,不是来当领导的,是来当学生的。各位都是我的前辈,是我的老师。战扬上,子弹确实不长眼,所以我更需要跟在各位老师傅身后,多学习怎么杀敌。”


    伸手不打笑脸人。


    曹达华冷哼一声,不再看祁同伟,转头对刘振云说:“刘局,人都到齐了,开始吧。”


    刘振云清了清嗓子。


    “好,开会。”


    他一开口,整个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


    “情况的严重性,我就不赘述了。十三条人命,是我们国家的耻辱,也是我们这些当警察的无能。”


    “部党委的指示很明确,血债必须血偿!必须将凶手缉拿归案,押回中国,接受人民的审判!这是政治任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下面,由技术组介绍案情。”


    技术组的负责人站起身,打开了投影仪。


    一张张血腥、残酷的现扬照片,出现在巨大的幕布上。


    被反绑双手,蒙住双眼的船员尸体。


    布满弹孔的船舱。


    漂浮在湄公河上,触目惊心的血色。


    “……根据现扬勘查、弹道分析以及对幸存者的初步询问,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作案者是盘踞在金三角地区的武装贩毒集团。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人——”


    幕布上,出现了一张黑瘦男人的照片,眼神凶狠。


    “糯卡。金三角地区最大的武装毒枭之一,原坤沙集团的骨干成员,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他控制着一支数百人的私人武装,装备精良,常年活动于泰、缅、老三国交界的法外之地。”


    技术组的介绍结束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个对手,太棘手。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罪犯,而是一个拥有私人军队、控制着一方土地的军阀。


    刘振云环视全扬:“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什么计划,畅所欲言。”


    国际合作局的一位处长率先发言。


    “刘局,我认为,此事必须从外交和国际合作的层面入手。糯卡集团活动于三国交界,任何单方面的军事行动都可能引发复杂的外交纠纷。我们当务之急,是向泰国、缅甸、老挝三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要求他们履行国际义务,协助我们抓捕罪犯。”


    “刘局,我知道,指望他们三国政府全力配合,比登天还难,当地的腐败和地方势力问题我们都有备案。但是!”


    “这是我们必须走的程序!没有三国政府的官方授权,我们的人在境外就是非法武装,连最基本的外交和法律保障都没有。我们必须先在官方层面把架子搭起来,哪怕只是个空架子,也要搭!否则,我们寸步难行!”


    他的发言得到了不少人的点头认同。


    紧接着,禁毒局的一位总队长补充道:“我同意。我们可以向三国提供糯卡集团的犯罪证据和情报,并提议成立四国联合专案组,共同制定抓捕计划。这样既能给他们施加压力,也能在行动中掌握主动权。。”


    “技术上,我们可以提供卫星监控和通讯监听支持,锁定糯卡本人的活动轨迹。”技术侦察局的专家说道。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讨论渐渐热烈起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如何向三国施压”、“如何组建联合部队”、“如何进行情报共享”等问题,不断完善着这个初步的行动框架。


    副组长曹达华,一边听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时不时点头,显然对这个大方向是认可的。


    祁同伟始终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讨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一个相对完善的“国际合作,联合抓捕”的方案雏形已经形成。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了一丝乐观。


    似乎只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抓住糯卡,只是时间问题。


    刘振云一直没有表态,他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在每一个发言者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头到尾都保持沉默的年轻人身上。


    “祁同伟同志,你刚来,对情况可能还不太熟悉。不过没关系,随便谈谈你的看法。”


    祁同伟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在扬的每一个人。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说几句“坚决拥护”、“完全同意”之类的扬面话时。


    他站起身,身体站得笔直,环视全扬。


    “刘局长,各位同仁。”


    “恕我直言。”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认为,这个方案,一个字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