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祁同伟的往事,被当众揭开!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方青山的秘书把档案袋放在了方青山办公室的桌上。
没有邮戳,没有寄件人信息。
方青山屏退了秘书,锁上办公室的门。
他拉开档案袋的封线,倒出来的,是厚厚一沓资料和几张已经泛黄的照片。
他点燃一支烟,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
档案的第一部分,是祁同伟的履历。
从山村里的贫困少年,到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汉东大学政法系,学生会主席,品学兼优,风云人物。
看到这里,方青山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一份无可挑剔的履历。
但从第二部分开始,故事的走向,急转直下。
档案详细记录了他和时任京州副市长陈岩石之女陈阳的恋情,以及毕业时,因为得罪了梁群峰女儿,被梁群峰分配到偏远山区司法所的遭遇。
纸页间,附着一张照片。
照片上,年轻的祁同伟和清纯的陈阳站在一起,笑得灿烂,那是属于青春的,不含杂质的笑容。
方青山的指尖,在照片上轻轻划过,叹了口气。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这会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悲剧。
但档案的第三部分,让方青山的脸色,彻底冰冷下来。
那是一段用触目惊心的文字,记录下来的“求婚”事件。
汉东大学的操扬,数千名师生,祁同伟手捧玫瑰,单膝下跪,在他面前的,是比他大十岁,相貌平平的辅导员梁璐。
尊严、爱情、青春……他把一个男人最宝贵的东西,全部压了上去,只为了一张通往权力世界的门票。
档案的后半部分,记录了他政治履历,包括婚后的“青云直上”。
从山区司法所调到乡镇派出所,用了三年。
从派出所副所长到所长,半年。
然后是缉毒大队,一个拿命换功劳的地方。档案里附了一份内部通报,说他在一次行动中,身中三枪,依然死死抱住毒贩头目,立下大功。
报告还提到了他在吕州的一些铁腕手段,以及民间对他“六亲不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评价。
在吕州任职之前的治安,以前是块烂膏药,谁来都头疼。
祁同伟去了,硬生生用铁腕给刮了下来。
民间对他的评价更是两极分化。
有人说他是活阎王,六亲不认。
档案里提到,他一个远房表弟仗着他的名头在外面惹是生非,他知道后,亲自下令抓人,判了三年,一天都没少。
看完最后一行字,方青山将档案合上,久久没有说话。
这个祁同伟,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方青山坐在办公桌后陷入深深的思考。
...................................................................................
数日后。
京城,中央党校培训基地。
培训班的课程进入了中后期。
气氛也从最初的拘谨和试探,变得愈发微妙。
学员们被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课题。
这才是真正见真章的时候。
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政治视野,乃至背后人脉的影子,都在这小小的研讨会里,被摊开在桌面上,供人掂量。
此次考察是决定所有培训干部培训后的未来政治仕途。
祁同伟提交的课题,是《新时代基层警务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他将自己在推行“网格化警务”和“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经验,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并结合当前国家政法发展战略、社会矛盾多发、维稳压力巨大的现实,提出了一整套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方案既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又有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一经提交,立刻引起了授课教授们的高度重视。
郑学义教授更是亲自点评:“这个课题,抓住了当前政法工作的要害。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有远见。这才是我们这次培训班,想要看到的成果。”
课题分享会上,祁同伟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
他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数据翔实。
台下的学员们听得格外认真,特别是那些同样来自基层的干部,更是感同身受,频频点头。
就连坐在后排的高建瓴,脸上也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这个祁同伟,不仅懂权谋,更是个懂业务的实干家。
方悦坐在礼堂的旁听席上,看着讲台上那个自信从容、散发着光芒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泛起微笑。
祁同伟的发言结束了,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
接下来的,是提问环节。
几个学员就课题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提出了问题,祁同伟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
气氛融洽而热烈。
就在主持人准备宣布进入下一个环节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祁局长,我对您的课题非常钦佩。但比起您的工作能力,我个人对您的政治品格,更感兴趣。”
一个坐在中排的学员站了起来。
他叫赵立新,来自西北某省。
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祁同伟看着他,面色平静,但是内心警铃大作。
“这位同志,请讲。”
赵立新推了推眼镜,胸有成竹的发声。
“我听说,祁局长当年为了自己的前途,曾经在汉东大学的操扬上,当着几千师生的面,向一位比自己大十岁的女老师下跪求婚。”
“而且女老师的父亲是本省的政法系统领导!”
“从此之后,祁局长仕途一路高升。”
“我想请问祁局长,一个连自己的尊严和爱情都可以拿来交易的人,我们又怎么能相信,他会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他的忠诚,到底是忠于党和人民,还是忠于能给他带来利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