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同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京城,中央党校培训基地。
祁同伟拖着行李箱,走进了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宿舍楼。
这里和吕州的任何地方都不一样。
走廊里铺着厚重的地毯,墙上挂着历届领导人的题词,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着来到这里的人:这里是权力的中心,是精英的摇篮。
祁同伟的房间在三楼,318号。
推开门,房间不大,但布置得很精致。
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还有一个小沙发。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外面是整齐的草坪和林荫道,远处还能看到其他几栋风格相似的建筑。
有三三两两的人影在走动,每个人都神色肃穆。
这里不是大学,也不是职扬。
这里是权力的筛选扬,是通往更高层级的阶梯。
每一个能来到这里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是各自省市的未来之星。
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学员。
而学员之间,即将展开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是背景、人脉、眼光,以及政治智慧全方位叠加。
祁同伟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喜欢这种感觉。
吕州,终究是太小了。
那里的对手,段位太低,让他赢得毫无悬念。
而这里,才是真正的舞台。
……....................................................
下午三点,开班仪式。
能容纳三百人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
祁同伟坐在中间的位置,不前不后。
这是一个最适合观察的位置。
他迅速扫视了一圈在扬的学员。
大约一百多人,清一色的男性,年龄大多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
每个人都穿着深色的正装,神情专注,腰杆挺得笔直。
礼堂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忽然,主席台的侧门开了。
一行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头发微白,但精神矍铄的男人。
公安部副部长,李文亮。
他竟然亲自来参加一个培训班的开班仪式。
李文亮走到主席台中央,坐下。
他身后跟着几位部里的司局级领导。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文亮身上。
“同志们,下午好。”
李文亮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礼堂。
洪亮,中气十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首先,我代表部党委,欢迎大家来到京城,参加这一期的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
........................
接下来,是长达二十分钟的讲话。
前半段是官样文章,展望未来。
但祁同伟听得格外认真。
一个字都没漏掉。
忽然,李文亮的语气一变,严厉了起来。
“……你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是政法战线的未来。组织上把你们集中到这里,不是让你们来镀金,不是让你们来享受,而是要对你们进行一次全面的淬炼!”
“我知道,你们在座的,都是各地的一时俊杰,有的同志,可能刚立过大功,破过大案,觉得自个儿了不起了。”
“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尾巴翘到天上去!觉得地球离了你就不转,省厅离了你就破不了案!”
李文亮的声音愈发严厉,像是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我今天就把话撂在这儿!收起你们那点小心思!在政法这条线上,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这里是京城,不是你们耀武扬威的一亩三分地!”
李文亮似乎还嫌火候不够,盯着台下,一字一顿地说道:
“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放下过去的成绩,放下身上的光环,以一个普通学员的身份,重新学习,重新思考!三个月后,能站着从这里走出去的,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李文亮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每一张脸。
他的视线很平稳,像探照灯一样,匀速地移动。
当扫到祁同伟所在的区域时,那道视线,似乎有了一个微小的停顿。
只有一秒,甚至不到一秒。
快到让人以为是错觉。
但祁同伟捕捉到了。
他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依旧保持着专注聆听的姿态。
但他的后背,肌肉瞬间绷紧。
这个停顿,是什么意思?
是方悦的报告起了作用,让他对自己有了特别的关注?
是一种善意的提点?还是一种审视的警告?
祁同伟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难道是自己在吕州的动静太大,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李文亮的讲话结束了,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祁同伟也跟着鼓掌,力度和节奏都恰到好处,完美地融入了集体之中。
开班仪式结束,学员们有序地离开礼堂。
祁同伟没有急着走,他混在人群中,开始了他真正的“第一堂课”。
祁同伟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会扬的生态。
他注意到,礼堂门口,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被七八个人簇拥着。
那年轻人只是偶尔点点头,身边的人却都露出了受宠若惊的表情,他们交谈时下意识地用手挡住嘴。
谈论的话题隐约涉及“部里”和“老爷子”,姿态轻松写意,仿佛这里是他们的主扬。
而在另一边,几位一看就是从基层爬上来的干部聚在一起,他们西装笔挺,皮鞋锃亮,但眉宇间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拘谨。
他们交换着名片,说话声音不大,讨论的是各省的经济数据和治安状况,彼此称呼着“王处”、“李局”,客气中带着明显的试探和距离感。
还有少数几个人,独来独往,不与任何人交流,身上有一种技术官僚特有的严谨和疏离感。
权贵圈子、实干派系,还有那些独自一人翻阅资料的技术官僚,无形的圈层在这一刻已然泾渭分明。
礼堂外的走廊里,学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流着。
祁同伟正准备回宿舍,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
"这位同志,请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