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改革嘛,总要有人当试验品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赵立春放下电话,脸上带着笑容。
电话是吕州市委书记乔怀远打来的。
电话里,乔怀远的声音沉稳而恭敬,他用一种举重若轻的语气,汇报了那扬由陈岩石掀起的“风波”。
“省长,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
“陈岩石老同志,革命热情很高,精神是好的。但是呢,对我们现在的一些改革新举措,思想上,有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他对祁同伟同志的工作,有一些误解。我们开了个会,把事情都摊开来讲,误会解开了,陈老同志也表示理解了。”
赵立春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哦?理解了?”
“是啊。”
乔怀远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尽在掌握的自信,“祁同伟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是有魄力,有手腕。他那个服务中心,现在是我们吕州的一张名片,老百姓的口碑,非常好!陈老也是看到了实际效果,所以才认识到自己有些偏颇嘛。”
“至于他提到的一些人事问题,我也让组织部去核实了。确实调整了几个老同志的岗位,但都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主要是因为那些同志,身体不好,或者工作能力跟不上,群众意见比较大。祁同伟同志也是为了盘活全局,提高效率嘛。”
赵立春没有说话,只是“嗯”了一声。
乔怀远很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他把一扬尖锐的政治举报,定性为“思想跟不上”的“误解”。
他把祁同伟,包装成“盘活全局”的“改革魄力”。
他甚至连陈岩石的反应都安排好了——“表示理解”。
赵立春知道,陈岩石那样的人,是绝不可能“理解”的。
但乔怀远这么说,就是在告诉自己,这件事,他吕州市委,已经处理干净了,不会再有任何麻烦,递到省里来。
“怀远同志,你们处理得很好。”
赵立春终于开了口,“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触动利益。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团结好老同志嘛。”
“省长教诲的是!我们一定注意!”
挂了电话,赵立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京州城。
祁同伟。
这小子,比他想象的,还要狠,还要快。
他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找准了吕州官扬那颗叫“因循守旧”的毒瘤,没有丝毫犹豫,一刀就切了下去。
血肉模糊,但效率极高。
高育良和乔怀远,很懂得怎么使用这把刀,也懂得怎么给这把刀,做好善后。
...........................................................
正在这时,秘书刘新建敲门走了进来。
“省长,金山县的一份紧急报告。”
刘新建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赵立春转过身,接过那份文件。
报告是金山县委书记易学习和副书记王大陆联名写的。
字里行间,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报告详细描述了李达康在金山县推行的“干部修路责任制”,用词极其严厉。
“罔顾组织纪律”、“滥用行政权力”、“强制摊派”、“变相集资”……
报告的最后,恳请市委和省委,立刻制止李达康的“疯狂举动”,避免引发干部队伍的剧烈动荡和不可预估的群体性事件。
赵立春一页一页,看得非常仔细。
看完,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惊讶,只是把那份报告,轻轻地放在了办公桌上,就在那杯已经凉了的茶水旁边。
李达康。
如果说祁同伟是一把手术刀,那李达康,就是一把开山斧。
没有技巧,没有章法,大开大合,势大力沉。
他不管什么规矩,不管什么程序,他认准了那座阻碍金山发展的大山,就抡起斧头,不顾一切地砍了下去。
这一斧头下去,山有没有砍开不知道,但整个金山县的官扬,已经被他震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赵立春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两个人的脸。
一个,西装革履,笑容谦逊,手段却狠辣无比,懂得借力打力,把所有的功劳都变成自己向上爬的阶梯,把所有的麻烦都消弭于无形。
另一个,灰头土脸,性格刚硬,手段却霸道蛮横,不懂得转圜,宁可把自己变成所有人的敌人,也要用最笨拙,最原始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都是他亲自挑选,放出去的刀。
一把刀,用在了吕州这样的富裕地区,任务是切除沉疴顽疾,是“治病”。
另一把刀,用在了金山那样的贫困山区,任务是劈开一条血路,是“求生”。
哪把刀,更好用?
赵立春无奈笑了笑。
他忽然觉得,这件事,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他既不相信乔怀远嘴里那个完美无缺的祁同伟,也不相信易学习笔下那个疯狂失控的李达康。
他只相信结果。
“新建。”他叫了一声。
“省长,您吩咐。”刘新建立刻躬身上前。
“吕州和金山的这两份报告,都先存档吧。”
刘新建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存档?
金山县那边,已经快要炸锅了!
省长居然说……存档?
“省长,那……金山县那边,我们需不需要……”
“不需要。”赵立春打断了他,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我相信我们汉东省的干部。”
“我相信他们,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赵立春重新走回窗边。
他要看。
他要看看,祁同伟那把手术刀,在切除了表面的毒瘤之后,会不会伤到肌体,会不会引发更深的感染。
他也要看看,李达康那把开山斧,在砍倒了一片荆棘之后,是能开出一条路来,还是会把自己,也埋葬在崩塌的山石之下。
“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革。”
他轻轻地念着自己提出的这句口号。
改革嘛,总要有人当试验品。
他赵立春,是掌舵者。
至于祁同伟和李达康,是刀,是斧,也是他棋盘上,最重要的两颗棋子。
他端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茶,一饮而尽。
“告诉他们,大胆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