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你那不叫理想,叫空想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赵立春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同伟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他看向一旁的秘书刘新建。


    “新建,你看看,我就说,汉东不缺好的想法,缺的是敢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


    刘新建立刻躬身,脸上堆满了崇拜的笑容:“省长高瞻远瞩!祁局长更是行动的巨人!”


    祁同伟姿态谦逊,却不显卑微。


    “都是在省长您的思想指引下,我们才找到了工作的方向。这个政务服务中心,就是我们吕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您‘改革要破局’指示精神的第一次尝试。”


    他把功劳,分了一半给高育良,又把最大的那份,送到了赵立春的面前。


    赵立春满意地哈哈大笑。


    “好!好一个贯彻指示精神!”


    “你这个项目,我不仅支持,我还要在全省的工作会议上,点名表扬!”


    “我要让全省的干部都看看,什么叫改革!什么叫效率!”


    这句话的分量,重如泰山。


    等于是赵立春亲自为吕州这个项目,开了绿灯,站了台。


    祁同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谢谢省长!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我们汉东省的一张名片!”


    “去吧。”


    赵立春挥了挥手。


    “我等你的好消息。”


    刘新建亲自将祁同伟送到办公室门口,态度比之前又热情了三分。


    “祁局,以后常来省里汇报工作啊。省长对您,可是寄予厚望。”


    “一定一定,以后还要多麻烦新建兄。”


    两人客套了几句,祁同伟转身走向电梯。


    ...............................................


    走出省委一号办公大楼。


    祁同伟看到李达康还站在那条林荫道上。


    他走了过去。


    “达康同志,还没走?”


    李达康转过身,看到祁同伟那张春风得意的脸,心中的怒火和屈辱,再次翻涌上来。


    “不劳祁局长挂心。”


    “怎么,还在为修路钱的事情发愁?”


    祁同伟像是没听出他话里的刺,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聊家常。


    “我跟你,无话可说。”


    李达康扭过头,不想再看他。


    “达康同志,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死板。”


    祁同伟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你觉得,按规矩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就是对的。我告诉你,那是错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谁的拳头大,谁的声音响,规矩就听谁的。”


    李达康怒视着他。


    “收起你那套歪理邪说!我李达康做事,对得起头上的国徽,对得起脚下的土地!”


    “对得起有什么用?”


    祁同伟反问。


    “对得起能让金山县几十万老百姓吃饱饭吗?能让那条路从图纸上,跑到山沟里去吗?”


    “你……”李达康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祁同伟逼近一步,目光灼灼。


    “你那不叫理想,达康同志,你那叫空想!”


    “你守着你的规矩,守着你那可怜的自尊心,最后感动了谁?除了感动你自己,谁也感动不了!”


    “老百姓需要的,不是一个两袖清风的空想家,他们需要的是一条能走出大山的柏油路,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们腰包鼓起来的领路人!”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个道理,邓公早就说过了,你怎么就不明白?”


    “说得好听!”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倒是说说,这只猫,怎么去抓老鼠?钱呢?你给我补上?”


    祁同伟神秘一笑。


    “谁说修路,一定要等财政拨款?”


    李达康愣住了。


    祁同伟看着他那副错愕的表情,心中想到李达康前世的劫难。


    “达康同志,你的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思路,要打得再开一点。”


    “政府没钱,可不代表社会上没钱。”


    “金山县,总有那么几个先富起来的万元户吧?总有那么几个在外面发了财,想衣锦还乡的企业家吧?”


    “你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开一个‘金山县发展恳谈会’。把你的修路计划,摆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这条路一旦修通,他们的山货能卖出多高的价钱,他们的工厂运输成本能降低多少,他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


    “你甚至可以跟他们承诺,这条路,就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在路口给他们立碑!让他们名留青史!”


    “这叫发动群众,凝聚人心。”


    “还有,你们县里,不是有几个矿吗?虽然不怎么值钱,但也是资产。”


    “你可以把这些矿产未来的开采权,拿出来当抵押,向社会发行‘金山公路建设债券’!约定一个高一点的利息。告诉老百姓,买这个债券,既是支援家乡建设,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李达康彻底呆住了。


    集资?发债券?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不就是变相的非法集资吗?


    一个搞不好,是要出天大的乱子的!是要掉乌纱帽的!


    祁同伟看着他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你怕担责任?怕这事不合规矩?”


    祁同伟冷笑一声。


    “达康同志,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规!就是要冒一点风险!”


    “赵省长不是说了吗?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革!”


    “你拿着省长的指示当令箭,谁敢说你的不是?就算真出了问题,那也是改革道路上的探索和失误,不是你个人的责任。”


    “你把这事干成了,你就是金山县的大功臣,是汉东省敢为人先的改革闯将!你李达康的名字,会比那条路,还要响亮!”


    祁同伟说完,拍了拍李达康的肩膀。


    “路,我已经指给你了。怎么走,看你自己。”


    他不再多说,转身,坐上了那辆崭新的桑塔纳警车,扬长而去。


    只留下李达康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万个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