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发起挑战

作品:《穿越大乾,开局公主退婚我逆袭!

    周毅心心念念想的,似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讨老婆,武帝想到这里,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难道国家大事在你面前,真的就比不上两个女人?”武帝缓缓开口,带着探究的语气。


    周毅赶紧再次拱手,态度诚恳,“陛下,臣之前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臣自知才疏学浅,于治国理政一道实无大才,若勉强为之,只会耽误自己,更耽误。国家。


    臣所求,不过是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将来能在家做个富家翁,逍遥自在,便是臣最好的归宿了。”


    这话让武帝再次哭笑不得,指着周毅笑骂道:“臭小子,你真是为自己偷懒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周毅低着头没有接话,沉默就是他最好的态度。


    “你小子不要妄自菲薄。”武帝收敛笑容,正色道,“朕还有不少事情需要你去办。”


    周毅一听,立马苦着一张脸,愁眉不展地哀求道:“陛下,这次赈.灾完毕,臣实在心力交瘁,想好好休养两个月,就当是陛下给臣的赏赐了,求陛下恩准!”


    “你这臭小子!满脑子想的就这么一件事,偷懒!”武帝没好气地骂了一句,语气中却并无多少真正的怒意,反而透着一丝纵容。


    周毅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陛下此言差矣,劳逸结合,方能将事情办得更好。”


    “朕不跟你说了。”武帝直接挥了挥手,脸上带着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情,“你小子为了偷懒,什么样的歪理都能说得出口。”


    听到对方这样说,周毅只是嘿嘿一笑,识趣地闭上了嘴。


    他可以跟皇帝开玩笑,但玩笑不能开得太过火,方才那个程度便已恰到好处。


    周毅没有开口讨要赏赐,身为皇帝的武帝却不能不给。


    作为一个臣子,把事情做到了这个份上,什么嘉奖都没有,实在是说不过去。


    真要如此行事,日后怕是会寒了臣子的心。


    到底该赏赐什么,还真让武帝有些犯难,这小子似乎啥也不缺。


    要说做官,对方已是国公爷,自然无需再用官职来彰显;若论钱财,这小子赚的银子怕是比自己这个皇帝还要多。


    搁在以前,他还能把赏赐给到长平和林书兰。


    之前那两件事的封赏早已颁下,这要是再赏,怎么都显得不妥当了。


    武帝这下有点挠头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急着把赏赐给长平两人。


    眼下这次的功劳,恐怕无论给什么,对方都会一脸的无所谓。


    这让他心底涌起一股挫败感,堂堂一国之君送东西,竟会被臣子嫌弃?


    想到这里,他牙根有些发痒,这小子怎么总爱给人出难题?


    思来想去,武帝最后一咬牙,直接挥手道,“赈.灾完成后,朕给你放一个月的假,你想干嘛就去干嘛!”


    吕培盛在一旁听到这个决定,满脸艳羡地看着周毅。


    整个朝廷上下,能让武帝如此妥协的,恐怕只有周毅一人了。


    周毅听完之后,脸色大喜,直接拱手谢恩:“谢陛下隆恩!”


    那神情,激动得仿佛得了天大的宝贝。


    武帝是真的有点哭笑不得,无奈地摇头,这小子对于偷懒,可真是甘之如饴!


    先前赏赐其他东西,这小子看都懒得看一眼,一听说放假,眼睛瞬间就亮了。


    对方若能把这份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那该迸发出多大的力量?武帝暗自思忖。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惋惜。


    但他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事强求不得,况且周毅能办成这许多大事,早已超出他的预期了。


    “这里的事情你好好办,朕不会亏待你的。”武帝留下这句话,转身径直回宫去了。


    先前他还忧心周毅一人赈.灾会出纰漏,如今看来,这担心实属多余。


    这小子把事情办得如此漂亮,他这个皇帝脸上跟着有光。


    前两日,朝中那群老顽固没少为此事给他上眼药。


    如今周毅立下这般功劳,他可得回朝好好跟那群人掰扯掰扯。


    武帝行事雷厉风行,第二天便将功勋分的制度推行了出来。


    同时,城外的功勋柱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引得京城百姓纷纷驻足围观,议论纷纷。


    此事对满朝文武而言,自然是不愿见到的局面。


    对那些商人来说,却无异于天降福音。


    在大乾,商人地位向来低微,一旦名字能刻上这功勋柱,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日后谁再敢找他们麻烦,这便是最好的护身符。


    皇帝在诏书中说得清楚,凡名列功勋柱者,即为国家功臣,身份地位皆提升一等。


    对商人而言,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如今不过是出些钱财,在他们看来,这笔买卖简直划算至极。


    对于这个制度,武帝起初多少有些疑虑。


    当他听完手下汇报首日的推行情况后,不禁抚掌赞叹,发觉周毅实在太会揣摩人心了。


    这功勋分制度仅仅推出一日,朝廷收到的捐款数额便已逼近十万两白银!


    这在以往,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赈.灾筹款这件事情,武帝印象极为深刻。


    记得有次赈.灾,筹集了将近半个月,才勉强凑到七万两银子。


    如今周毅这法子,短短一天竟能筹得如此巨款,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眼下,武帝思虑的却是另一桩事,这笔数额庞大的赈.灾银子,该交由谁来督办处理才最为妥当?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派太子出去办这件差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关键是上次在朝堂之上,他已看出太子与周毅之间颇不对付。


    若让太子去处理这笔由周毅献策筹来的款项,难保两人不会爆发冲突。这绝非武帝所愿。


    思虑再三,他最终吩咐吕培盛,“把四皇子给朕叫进宫来。”


    自从赈.灾归来,朱世明一直深居简出,除了偶尔去拜访周毅,其余时间几乎足不出府。


    身为皇子,他这般行事,自然是为了韬光养晦。


    若在外交往过密,极易引来父皇与太子的猜忌。


    至于说去帮周毅的忙,他并非没想过,最终还是放弃了。


    他亲自出面襄助周毅,无异于直接向太子一系发起挑战。


    以他如今的根基,断不能行此险招,安分守己地待在府中,才是眼下的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