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养殖场的下马威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各位,我以茶代酒!敬我们自己,敬我们的建华商行!”


    “敬我们,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干!”


    所有人,高举手中的茶杯、酒杯,齐声高呼!


    但命运的剧本,总充满挑战。


    就在第二天。


    父亲孟铁牛蹬着三轮车,哼着小曲,兴冲冲地奔赴市国营养殖场。


    这是商行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采购,关系到纺织厂那几百份盒饭的大合同,更关系到他们这个新团队的声誉。


    但一个小时后,孟铁牛回来了。不是满载而归,而是两手空空。


    “爸,怎么了?肉呢?”


    孟建华心中“咯噔”一下,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孟铁牛将三轮车“哐当”一声停在院子里,气得嘴唇都在哆嗦。


    “没了!不卖了!”


    “养殖场销售科的人,把我拦在门外,说上头刚下的文件,为了优先保障国营单位的供应,不再对我们这种个体户出售了!”


    他气得一拳砸在车把上。


    “我跟他们理论,他们就把我当空气!我就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他们把一头头白条猪,抬上了另一辆卡车!”


    “那车,就是红星机械厂食堂的!黄科长那个混蛋,就坐在驾驶室里,还冲我笑!”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浇灭了商行里所有的热情和希望。


    刚刚还热火朝天、充满干劲的中央厨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嫂子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无米下锅!


    不,是无肉下锅!


    这对于主打“顿顿有肉”的建华盒饭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铃铃铃——!”


    办公室里那台老旧的电话机,突然发出了尖锐的声响。


    孟建华快步走过去,接起电话。


    “喂,建华商行。”


    电话那头,传来纺织厂王厂长的声音:


    “小孟!这都快十一点了,我们厂三百多份盒饭,怎么还没送来?工人们都等着吃饭呢!你们到底还做不做了?”


    危机,不是明天才会发生。


    而是已经烧到了眉毛!


    孟建华挂掉电话,发现大家都紧皱眉头。


    团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引爆了内部分歧。


    “欺人太甚!”


    父亲孟铁牛的脸涨得通红,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吼道:


    “这是故意打压我们个体户!不行,我要去市里告他们!我就不信这个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他代表了老一辈人,对“规则”和“青天大老爷”最朴素的信任。


    “爸!告状有屁用!”


    齐宝山“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眼中凶光一闪,他信奉的是另一套逻辑。


    “华哥,你别拦我!这事儿明摆着就是黄老鳖在背后搞鬼!”


    “跟他们讲道理没用,就得用拳头!你点个头,我今晚就带兄弟们去,不把他食堂的玻璃全砸了,我就不姓齐!”


    他恶狠狠地补充道:“再给他套个麻袋打一顿,看他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这是他信奉的“以牙还牙”。


    而角落里,几个刚招来不久、帮忙打下手的年轻人,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完了完了,我就说个体户不好干,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啊。”


    “是啊,得罪了国营大厂,我们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要不……咱们还是赶紧找别的活路吧?”


    就在这剑拔弩张、人心涣散的时刻。


    孟建华开口了。


    “爸,去市里告状?我们连养殖场的文件都没看到,拿什么告?就算告赢了,等上面一层层调查下来,我们的商行,早就黄了。”


    他又转向齐宝山,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山子,砸玻璃,套麻袋?那是街头流氓的手段,我们,是正经商人。”


    “这么做,只会把我们自己,亲手送到派出所里去,正中黄科长的下怀。他巴不得我们犯错!”


    一连两个反问,让孟铁牛和齐宝山都愣住了。


    孟建华环视一圈,看着那些眼神躲闪、内心动摇的员工,一字一句说道:


    “都抬起头来,看着我!”


    “黄科长为什么要用这种下三烂的办法?我告诉你们,因为在盒饭的质量上、味道上、价格上,他已经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他只能用这种盘外招!他以为,掐断了我们的猪肉,我们就死定了!”


    “他想看的,就是我们现在这副样子!想看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去求爷爷告奶奶,想看我们像地痞流氓一样去打砸报复,然后,他就可以笑着,看我们关门倒闭!”


    这番话,成功的将团队内部即将爆发的矛盾,重新聚焦到了共同的敌人身上!


    安抚住众人后,孟建华把自己一个人关进了房间。


    他没有急着去想,“去哪里还能买到肉”。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天能被养殖场的黄科长卡脖子,明天,就能被菜市场的李科长、粮油站的王科长卡脖子。


    治标,不治本!


    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城市,脑中快速思索起来。


    求人?只会让人看扁,被人拿捏。


    找关系?临时抱佛脚,代价巨大且不可靠。


    从黑市买?量少价高,质量没保证,风险还大。


    这些路,都走不通,也走不远。


    要想不被人卡脖子,要想真正地站起来,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供应渠道!


    城里的渠道,被国营单位死死垄断,这是一堵墙。


    但墙的外面呢?


    他猛地转身,在桌上,摊开了一张简陋的德城地图。


    目光越过了城市的边界,投向了地图上那些星罗棋布、代表村庄的黑点。


    墙的外面,是广阔的农村!


    一个关键的、足以改变一切的信息,在他脑海中苏醒了!


    就是今年!


    1980年底!


    国家关于放开农副产品议价收购的绝密政策,即将正式出台!


    现在,城里所有人,都还被“统购统销”的思维束缚着。


    但在他这个重生者的眼中,别人眼中的“投机倒把”,却是即将到来的……黄金风口!


    想通了这一切,孟建华胸中的郁气,一扫而空!


    他猛地推开门,将那张地图,“啪”的一声,拍在了桌上!


    指着地图上,他用红笔画出的几个圈,那都是前世记忆中,德城周边有名的养猪大村。


    “城里,不给我们活路。”


    “我们就去乡下,自己找活路!”


    “山子,去,准备好我们账上所有的现金!再想办法,给我去借一辆拖拉机来!”


    “爸,把家里最大的几个麻袋都找出来!”


    “明天,天一亮,我们下乡!”


    “收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