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娘子军崛起,从盒饭到手工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互助组,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餐饮组。由我母亲张桂兰同志带队。”
“主要工作,负责给附近的工厂做盒饭。咱们做的饭菜有多好吃,大家心里有数。按劳发工资,多劳多得,绝不拖欠!”
他又看向另一拨人。
“第二部分,是手工组。由洪叶同志带队。”
“我知道,在座都是纺织厂出来的,个个心灵手巧。你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些千层底布鞋、绣花鞋垫、或者是好看的香囊。”
“做出来,由我的‘建华日杂’,全部兜底收购!按件计酬,做得越多,赚的越多!”
有保底工资,还有计件收入!
这番话,让所有女工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简直是为她们量身定做的活儿啊!
可孟建华接下来说的话,颠覆了他们过去几十年的认知!
“嫂子们!”
“你们来我这里,不只是给我打工的!”
“从今天起,互助组每赚到10块钱的净利润,我就会拿出其中的1块钱,存入我们集体的‘互助基金’!”
“这笔钱,不动,就存在洪叶那里,年底,拿出来给大家分红!”
“餐饮组做得好,手工组卖得多,总利润就高,年底大家伙儿分到手里的钱,就越多!”
他环视着一张张震惊的脸,用最真诚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们,不是老板和工人的关系!”
“我们,就是一家人!”
“有钱,一起赚!”
“日子,一起过好!”
股权激励!
年终分红!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在场所有女工压抑已久的热情和希望!
有工资拿!有计件收入!
年底,竟然还有分红?
跟着这样的老板干,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她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票子,正在向她们招手!
“我干!”
刚才第一个吃面的那位嫂子,第一个站了起来,激动地喊道:“孟老板!我以前在食堂帮过厨,我报名餐饮组!”
“我也干!我绣花最拿手了!”
“我!我纳的鞋底,全厂有名!”
“算我一个!”
一时间,群情激昂!
当场,所有人踊跃报名,无一例外!
一个以孟母和洪叶为核心,充满了凝聚力的“娘子军”团队,在这一刻,正式宣告成立!
孟母看着眼前这番景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她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十几人团队的“主心骨”,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价值感!
洪叶也充满了干劲,她拿着笔记本,认真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特长。
“娘子军”的热情,空前高涨。
小小的后院,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
餐饮组,在孟母的带领下,一天之内,做出三百份盒饭,已经不在话下!
手工组,在洪叶的指导下,分工合作,也很快做出了一批绣着鸳鸯、缝着“出入平安”字样的精美鞋垫和香囊。
产能问题,解决了!
人力问题,解决了!
可新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孟建华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还冒着热气的铝制饭盒,陷入了沉思。
齐宝山凑了过来,挠了挠头,一脸愁容。
“华哥,饭是做出来了,可……可那姓孟的把纺织厂大门看得死死的,这三百多份盒饭,怎么卖进去啊?”
孟建华抬起头,看着齐宝山,说出了一句让齐宝山摸不着头脑的话。
“山子,对付一条疯狗,你拿棍子去打,只会叫得更凶。”
“但你要是能把他主人的骨头给抽了,他自己就趴下了。”
他从兜里掏出一包崭新的“大前门”香烟,塞到齐宝山手里,又给他点上一根。
“这次,不打架。”
“你去帮我办件事。找到红星纺织厂的王大海王厂长,别去惊动他,就从他身边的人下手。”
“想办法,给我摸清楚,他最近……在愁什么。”
齐宝山办事,效率极高。
他混迹市井多年,三教九流的朋友遍布全城。
他没有直接去找王厂长,而是找到了王厂长的专职司机,老刘。
一包“大前门”,一顿小酒馆里的猪头肉和二锅头下肚。
那司机老刘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
酒过三巡,齐宝山装作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刘哥,你们王厂长最近是不是遇上啥难事了?看着他整天愁眉苦脸的。”
老刘灌下一大口酒,长叹一声,开始大倒苦水。
“兄弟,你可别提了!我们厂长,快愁死了!”
原来,红星纺织厂前段时间接了一批出口到苏联的布料订单。
结果因为技术问题,生产出来的一大批的确良布料,出现了轻微的染色不均和跳线问题。
这批布,苏联人那边是肯定不要了。
可内销吧,老百姓买东西都图个完美,这种“次品”,根本卖不掉。
就这么着,整整三大仓库的布料,
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了纺织厂的账上。不仅占着宝贵的仓库空间,更是占用了厂里几十万的流动资金!
银行在催贷款,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王大海厂长为了这事,嘴上都急出了一圈燎泡,天天半夜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
齐宝山将这个核心情报,一字不差地带了回来。
孟建华听完,眼睛骤然亮起!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
他立刻找到正在后院指导手工组的洪叶。
“洪叶,马上停掉手里的鞋垫和香囊!”
“你带上嫂子们,连夜给我用普通的布料,赶制一批样品出来!”
“什么样品?”洪叶不解地问。
“沙发巾、坐垫、板凳套,还有……盖在电视机、收音机上的那种防尘罩!”
这些在后世司空见惯的家居用品,在1980年,还是绝对的新鲜玩意儿!
娘子军的执行力是恐怖的。
一个通宵下来,几十件设计新颖、做工精良的布艺品样品,就摆在了孟建华的面前。
第二天上午,孟建华没有去谈食堂,甚至没有亲自出面。
他让洪叶,这个“前纺织厂职工”,独自一人,带着这些样品,直接敲开了王大海厂长办公室的大门。
办公室里,王大海正对着一堆报表唉声叹气。
看到是洪叶这个有些眼熟的年轻女工,他有些不耐烦地问:
“小同志,你有什么事?”
洪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将带来的布艺品,一件件地在王大海的办公桌上铺开。
她不提合作,也不提要求:
“王厂长,我叫洪叶,以前是咱们厂二车间的。”
“我知道,您最近,正为了厂里那批次品布料发愁。”
“我们新成立的‘建华嫂子互助组’,都是厂里下岗的姐妹,我们……我们想为厂里出份力,为您解解难。”
她指着桌上那些漂亮的布艺品。
“您看,您那些在我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次品布’,到了我们手里,就能变成这些……好东西。”
王大海的目光,瞬间就被桌上那些东西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