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千金租铺,前店后院藏乾坤!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押一付十二!


    一个月租金一百,一年就是一千二!


    加上押金,总共一千三百块!


    在人均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的1980年,这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房东老头说完,得意地靠回躺椅上,他就是要用这个不可能的条件,赶走这几个穷鬼。


    齐宝山气得脸都绿了,攥着拳头就想抡过去。


    “你这老家伙,抢钱啊!”


    洪叶也急得直跺脚,她拉了拉孟建华的衣角,


    “建华哥,这也太贵了,我们……我们再找别家吧。”


    孟建华却笑了。


    看着房东那副势利嘴脸,笑得格外灿烂。


    他拍了拍齐宝山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然后,在房东和周围所有看客惊疑不定的目光中,解下了自己一直背在身上的那个军绿色帆布包。


    他没有讨价还价。


    也没有多说一句废话。


    只是掂了掂手里沉甸甸的帆布包,然后……将包口朝下,对准了房东面前那张破旧的八仙桌。


    “哗啦啦”——!


    由无数张零票、一元、五元、十元组成的钱山,像瀑布一样,从帆布包里倒了出来!


    瞬间,就在那张桌子上,堆起了一座小山!


    房东老头摇着蒲扇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齐宝山那句骂人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洪叶捂住了嘴,杏眼圆睁。


    周围所有看热闹的邻居,全都石化当场,一个个张大了嘴。


    钱!


    好多钱!


    只有在银行,才能见到这么多钱堆在一起!


    孟建华将空了的帆布包随手一扔,指着那座还在微微颤动的钱山,对正在发愣的房东老头,平静地说道:


    “老伯。”


    “这里,不多不少,正好是一千三百块。”


    “够付你一年零一个月的租金了。你现在,可以点点看。”


    “要是没问题,我们就签合同。”


    “咕咚。”


    房东老头咽了口唾沫,看着孟建华的眼神,明显已经大变。


    “哎哟!小……小老板!”


    他“噌”的一下从躺椅上弹了起来,搓着手,满脸堆笑。


    “误会!都是误会!我哪能信不过您呢!”


    “不用点!不用点!您说多少就是多少!”


    他一边说,一边手忙脚乱地,从屋里翻出租赁合同和印泥,像个店小二一样,恭恭敬敬地递到孟建华面前。


    “老板,您看,合同在这儿,您过目!只要签个字,按个手印儿,这铺子,从今往后一年,就是您的了!”


    这180度态度大转弯,看得齐宝山和洪叶目瞪口呆,心里那叫一个解气!


    什么叫实力?


    这就叫实力!


    在绝对的金钱面前,一切刁难和鄙视,都是纸老虎!


    孟建华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下手印。


    房东老头像捧着圣旨一样,小心翼翼收好合同,然后将一串锈迹斑斑的钥匙,双手奉上。


    “老板,这是钥匙,您拿好!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孟建华接过钥匙,转身对还处于震撼中的齐宝山和洪叶说道:


    “走,去看看我们的新家。”


    “咔哒。”


    锁开了。


    推开那扇布满灰尘的木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三人走了进去。


    店铺比想象中的要好!


    前面,是一个约莫三十平米的长方形门面,采光很好,足够摆下好几排货架。


    而更让孟建华惊喜的是,店铺的后门,竟然还连着一个独立的、用高墙围起来的小院!


    院子不大,但五脏俱全。


    角落里有一口压水的老式水井,旁边还搭着一个能住人的小偏房,和一个可以当厨房用的小棚子。


    这在当时很典型,很多人为了节省开支,都是“前店后院”和“商住两用”!


    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风水宝地!


    齐宝山兴奋地在店里走来走去,东瞅瞅西望望,还不时地比画着:“华哥,这儿可以立一排货架!那儿可以做个柜台!”


    洪叶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装修、进货的开销,眉头微微皱起。


    孟建华站在店铺中央,看着这个即将让他发家致富的“根据地”,笑着开口:


    “山子!”


    “是!华哥!”齐宝山连忙走过来。


    “从明天起,你带上兄弟们,把这前店给我彻彻底底清扫干净!”


    “然后去木材厂,把最好的木料拉回来!图纸我来画,我们自己动手,打货架,做柜台!”


    他指着这片空间,豪情万丈:


    “这里,就是我们‘建华日杂’的总店!从此以后,我们光明正大卖货,再也不用看人脸色!”


    “好嘞!”齐宝山激动地吼道,浑身充满了干劲。


    孟建华又转向洪叶,语气变得温和。


    “洪叶。”


    “在!”


    “你的任务更重。去设计一个招牌,要大,要亮,要让全德城的人都看到‘建华日杂’这四个字!”


    “我们的账,从今天起,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要记在本子上。要清清楚楚,正正规规!”


    “我明白!”


    洪叶重重地点头,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分工完毕。


    一个全新的,正规、有地盘、有团队、有财务的商业小团体,在这一刻,正式诞生!


    当天晚上,为了庆祝,孟建华把父母和妹妹也接了过来。


    一家人,连同齐宝山和洪叶,第一次在新盘下的店铺里,点着蜡烛,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


    饭桌上,母亲张桂兰看着自己那个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儿子,又是心疼,又是骄傲,眼眶红了好几次。


    孟建华给母亲夹了一筷子她最爱吃的土豆丝,笑着安慰她。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从街上传来。


    是附近几家工厂的夜班工人下班了。


    他们三三两两地走过,脸上满是疲惫,手里拿着冰冷的干粮,就着白开水,胡乱地啃着。


    孟建华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


    夹起一块母亲亲手做的馒头,又尝了一口她腌的咸菜,眼睛突然亮起来!


    他放下筷子,看着母亲,忽然开口问道:


    “妈,你做的这馒头和腌菜,比外面国营饭店卖的,还要好吃一百倍。”


    张桂桂兰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瞎说啥呢。”


    孟建华却一脸认真,他指了指后院的方向,又指了指外面那些啃着干粮的工人:


    “妈,你说……”


    “如果咱们每天天不亮,就在这后院里,支上一口大锅。”


    “做点热乎乎的豆浆,炸点金灿灿的油条,再配上您的拿手咸菜。”


    “专门卖给这些上班的工人,你说……”


    他看着母亲,嘴角含着笑。


    “他们,会不会抢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