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筹钱摆地摊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孟建华,你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冰冷的铁窗外,站着一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男人。
是林志国,他的堂哥,也是把他送进这座监狱的宿敌。
“我的华庭集团,今天市值破了百亿。而你,曾经的商界枭雄,现在不过是这八平米牢房里的一条老狗!”
孟建华干枯的手指死死抠着床板,浑浊的眼睛里燃着不甘的怒火。
他想嘶吼,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嗬嗬”的破风声。
他不悔商场沉浮,只悔家破人亡!
父母早逝,妹妹失踪,就连默默守护他一生的女人……也因他而死。
“下辈子,投个好胎吧,堂弟。”
林志国轻蔑一笑,转身离去,那刺耳的皮鞋声,成了孟建华生命中最后的声音。
意识,坠入无边黑暗。
“建华!建华!你醒醒啊!”
谁?
谁在叫我?
孟建华猛地睁开眼,刺眼的阳光让他瞬间眯起了眼睛。
他不是死了吗?
他挣扎着坐起,低头一看,那双布满老年斑、枯瘦如柴的手,变成了一双充满力量、骨节分明的年轻手掌!
他环顾四周。
这不是牢房!
斑驳脱落的石灰墙壁,墙角挂着一串干瘪的红辣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煤烟味,和廉价肥皂的味道。
熟悉……又陌生。
他的目光猛地定格在墙上那本老式日历上。
红色的印刷字,清晰无比——1980年7月12日,星期六。
轰!
孟建华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1980年……
他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儿啊,你可算醒了,吓死妈了!”
一个围着洗得发白的围裙、眼角已有细纹的女人,端着一碗清汤寡水的稀饭走了进来,正是他早已逝去的母亲,张桂兰。
看着母亲那熟悉又远比记忆中年轻的面容,孟建华的眼眶瞬间红了。
“妈……”
他声音沙哑,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一个字。
“哎,醒了就好,快把粥喝了。”
张桂兰把碗递过来,脸上写满了愁苦,“你爸他……哎……”
旁边,一个蹲在小板凳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男人,正是他的父亲孟铁牛。
这个在红星机械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实人,昨天,刚刚被通知下岗。
家里的天,塌了。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帘被掀开,一个扎着麻花辫、面色苍白的少女走了出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揉得发皱的纸。
是妹妹,孟小妹!
还有那张纸……
孟建华的瞳孔骤然收缩。
退学申请书!
前世,就是这张纸,成了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妹妹为了省钱供他,放弃了学业,最终命运多舛。
不行!
绝对不行!
在新仇旧恨的冲击下,孟建华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箭步冲过去,在家人震惊的目光中,一把夺过那张纸,撕了个粉碎!
“哥?”孟小妹惊呆了。
“建华你疯了!”孟铁牛也站了起来。
孟建华深吸一口气,环视着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个学,必须上!”
“从今天起,这个家,我来扛!”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身后目瞪口呆的家人。
扛?拿什么扛?
孟建华心里清楚,全家翻箱倒柜,也凑不出三十块钱。
但这难不倒一个从尸山血海的商战中杀出来的灵魂。
他的目标很明确——邻居家,洪叶家。
前世,孟家落魄时,只有洪叶一家悄悄接济。这份恩情,他记了一辈子。
“咚咚咚。”
“谁呀?”
门开了,开门的是洪叶的母亲,王秀莲,一个温和善良的女人。
“是建华啊,怎么了?”
孟建华二话不说,对着王秀莲深深鞠了一躬。
“婶儿,我想跟您借点钱。”
王秀莲愣住了。
孟建华抬起头,眼神真诚无比:
“我爸下岗了,我妹要去读高中,学费还差一大截。我想去倒腾点东西赚点钱给她凑学费。婶儿,我拿人格担保,三天之内,一定还您!”
这番话半真半假,但那份为妹妹奔走的急切却是真的。
王秀莲看着眼前这个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似的少年,那眼里的坚定让她没来由地选择了相信。
她咬咬牙,回屋从一个饼干铁盒里,数出了五张十块的票子,塞到孟建华手里。
“五十块,婶儿家就这点家底了,你先拿去用。”
“谢谢婶儿!”
孟建华紧紧攥着钱,再次鞠躬,转身就跑。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德城火车站。
加上自家的三十块,八十块启动资金,够了!
1980年的火车站,是秩序与混乱的交织地。
孟建华熟门熟路地绕过候车大厅,直奔后巷。这里,是“倒爷”们交易的天堂。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各种方言。
他的目光不停扫视,很快锁定了一个角落里,满脸焦急的瘦小男人。
男人脚边放着两个大麻袋,正唉声叹气。
孟建华走过去,开门见山:“南边来的?”
男人警惕地抬起头。
孟建华指了指他脚下的货:
“货不错,可惜德城这地儿,识货的人不多。你急着出手吧?再不出,就赶不上回广州的火车了。”
一句话,直接戳中了对方的死穴。
男人脸色一变:“你想怎么样?”
“我全包了,开个价。”
经过一番老辣的砍价,最终,孟建华用八十块钱,将男人两个麻袋里的所有“时髦货”——
十块金灿灿的电子表、二十副酷炫的蛤蟆镜,还有一箱花花绿绿的“的确良”衬衫,全部拿下!
倒爷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跑了,孟建华扛着两个沉甸甸的麻袋,直奔全城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工人文化宫!
他要在这里,赚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文化宫正门口,他找了块空地,利索地铺开一块布。
“哎!那小子!干嘛呢!”
一个戴着红袖章的管理大爷,吹着哨子就过来了,
“这儿不准摆摊,投机倒把,赶紧走!”
孟建华非但不跑,反而笑嘻嘻地迎了上去,从兜里掏出两包“大前门”烟,塞到大爷手里。
“大爷,消消气,抽根烟。”
大爷一愣,手上的烟下意识就接了。
“我是红星厂的,我爸是孟铁牛,刚下岗。”
孟建华顺势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
“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我妹上学的钱还没着落。您行行好,我就卖一个小时,赚够学费我就走,绝不给您添麻烦!”
一听是红星厂的老孟家小子,管理大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再看看孟建华真诚的眼神,叹了口气。
“就一小时啊!卖完赶紧走!”
“得嘞!谢谢大爷!”
搞定!
孟建华迅速将货物分门别类地摆好。
金灿灿的电子表、乌黑的蛤蟆镜、花哨的的确良衬衫……
这些在后世看来土得掉渣的东西,在1980年的德城,简直就是从画报里走出来的时髦神器!
货刚铺开,立刻就吸引了一群刚下班的年轻工人的注意。
“嚯!这是电子表吧?”
“跟电影里的一样!”
“老板,这蛤蟆镜怎么卖?”
人,聚过来了!
孟建华心中一喜,清了清嗓子,准备施展前世练就的销售绝学,把这群“小绵羊”一网打尽。
可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
“孟建华?”
孟建华眉头一皱,抬起头。
只见两个穿着时髦、一脸傲气的男女正站在他摊前。
女人,正是他前世的未婚妻,赵小兰。
而她身边那个男人,他也认识——红星机械厂厂长的宝贝儿子,李卫东。
此刻,赵小兰看着地上铺的货物,再看看蹲在地上的孟建华,像看到了什么脏东西一样,嫌恶地捂住了鼻子。
“你……你居然在这儿摆地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