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像你一样

作品:《你一军医,咋比特种兵还猛?!

    “陈少校,你可算来了!”


    他急忙起身,从旁边一个已经完成高温高压消毒的密封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


    “你的金针,已经按照最高规格消毒完毕。”


    陈易接过盒子,入手微沉。


    他打开看了一眼,九枚长短不一的金针,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润又锋利的光泽。


    “孩子怎么样?”


    “唉。”


    主治军医叹了口气,把一沓报告单递了过去。


    “情况暂时稳住了,但还是不乐观。”


    “败血症引起的器官衰竭,我们用了最好的抗生素,也只能勉强维持。”


    “孩子的免疫系统太脆弱了,根本扛不住……”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力感。


    陈易翻看着报告单,上面的每一个数据都急剧变化,触目惊心。


    他沉默片刻。


    “带我过去看看。”


    “好!”


    穿上厚重的无菌防护服,戴上口罩与头套,经过风淋室的除尘。


    陈易推开了那扇通往无菌仓的门。


    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混合着药物与净化空气的特殊气味。


    仓内,几张小小的病床整齐地排列着。


    每个孩子都面色苍白,瘦弱得让人心疼。


    听到开门声,那个之前被陈易从危楼里抱出来的小男孩,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有些涣散,但在看清来人是陈易后,那双黯淡的眸子里,瞬间迸发出了一丝光彩。


    “医生……叔叔……”


    他的声音微弱,却带着一种全然的信赖。


    陈易走到他的床边,隔着手套,轻轻摸了摸他的额头。


    “今天感觉怎么样?”


    他一边问,一边将两根手指搭在了小男孩纤细的手腕上。


    脉象虽然依旧沉弱,但比起上一次,已经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生机。


    他再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心率、血压等各项数据。


    确实比报告单上的要好上一些。


    这说明,他上次的治疗起作用了。


    小男孩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笑一下,却没什么力气。


    “叔叔……我长大了,也想当个像你一样的医生……”


    陈易的心头,某个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了。


    他收回手,声音温和却坚定。


    “好啊。”


    “但当医生之前,你得先完成一个任务。”


    “把病治好。”


    “这是命令,明白吗?”


    小男孩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光。


    站在观察窗外的主治军医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对身边的护士感叹。


    “军民鱼水情,这就是最好的写照啊。”


    陈易没有再多说,他打开了那个檀木盒子。


    他先从小男孩开始。


    取出一根三寸长的金针,捻动,找准穴位,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犹豫。


    针尖刺入皮肤,男孩只是轻轻蹙了蹙眉,并没有哭闹。


    一针,两针,三针……


    陈易的动作不快,但极为专注。


    他的额角,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不是普通的针灸,他运用的,是以气御针的法门,将自身的一丝内力。


    透过金针渡入孩子的经脉,激发他们自身的生命潜能。


    通经活络,扶正祛邪。


    整整三个小时。


    整个人都有些虚脱。


    主治军医立刻递上了一杯温热的盐水。


    “陈少校,你……”


    “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


    陈易摆了摆手,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坐下,缓了好一会儿,苍白的脸色才恢复了一丝血色。


    “接下来,我们调整治疗方案。”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思路却异常清晰。


    “化疗不能停,但剂量要减半。”


    主治军医一愣。


    “减半?那恐怕压不住感染……”


    “我知道。”


    陈易打断了他,从挎包里拿出纸笔。


    “唰唰唰”,他迅速写下了一个药方。


    “按这个方子抓药,一天两次,给孩子灌服。”


    “这是……”


    主治军医接过药方,上面的药材他大多都认识,都是些扶正固本、益气养血的中药。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陈易解释道。


    “用化疗清除病灶,同时用中药调理身体,提升他们的免疫力,护住他们的元气。”


    “双管齐下,才有一线生机。”


    中西医结合。


    这是一个全新的、甚至有些大胆的思路。


    主治军医看着陈易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期待。


    “我明白了!”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陈少校,我马上就去安排!”


    陈易站起身。


    “我要去参加一个研修班,大概半个月后出发。”


    “这期间,孩子们的病情变化,还有各项监测数据,每天整理一次,发给我。”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主治军医立正敬礼,语气铿锵。


    陈易回了一个军礼,没有再停留,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交接工作,准备资料,然后,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


    洪水终于退去了。


    浑浊的黄色水流,从城市和乡村的肌理中缓缓抽离,留下一片狼藉和亟待重建的家园。


    民众陆续返回故土。


    参与抗洪抢险的部队也开始分批撤回,营区里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杜霏霏和小影她们几个女兵,是最后一批从临时安置点返回医务办的。


    她们的军靴上还沾着未干的泥点,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睛里却有一种任务完成后的光亮。


    没过几天,东南军区就针对这次特大洪水救援,召开了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


    医务办因为在后勤保障、伤员救治和防疫工作中组织得力,表现出色,集体荣立三等功。


    会议室里,杜霏霏、王泽瑞、小影几个人手里都拿着红彤彤的荣誉证书。


    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唯独陈易,两手空空。


    他只是安静地坐在台下,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为自己的兵鼓掌。


    “陈少校,这不公平啊。”


    散会后,杜霏霏凑过来,有些愤愤不平。


    “这次我们能做得这么好,全靠你的统筹安排,还有那个‘防疫手册’,简直是救命的指南。”


    “最大的功劳是你的,怎么反而你什么都没有?”


    陈易笑了笑,不以为意。


    “功劳是大家的,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旁边的王泽瑞推了推眼镜,一副看透一切的表情。


    “霏霏,你这就看不懂了吧。”


    “对陈少校来说,真正的奖励,可不是这一纸证书。”


    “嗯?”


    杜霏霏一脸疑惑。


    王泽瑞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