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直接挑明

作品:《我在东宫摆烂,李二急了

    李承澈也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毕竟不管哪个大家族,婚丧嫁娶总归是头等大事。


    如今这么早就把闺女给送来了,那么很明显,这位姑娘在家族中的地位并不高。


    甚至很有可能是不知从哪来的野女人。


    “娘,不管怎么说,她是崔家的人,这就够了。”


    他只能如此安慰道,“况且,从眼下的情况来说,至少面子上得过得去。”


    “如今各大家族之间互相通婚。”


    徐氏叹了口气,低头看着杯中的茶叶,“你能够娶到崔家的姑娘,也算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毕竟在唐代,五姓七望那可是不可高攀的大家族。


    就连许多皇亲贵胄,都以娶到这些家族的女子为荣。


    但基本上大家族互相通婚,很少外嫁。


    母子俩人又聊了几句,李承澈这才离开。


    等他回到自己的寝宫,这才发现那名女子正在殿里候着。


    虽说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可她神态不卑不亢,丝毫没有畏惧的神色。


    “你们都退下吧。”


    李承澈摆了摆手,示意那些侍女退下。


    毕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太子妃的眼线,等下有些话可不能让她们听。


    “是。”


    那些侍女听闻此言,也是老老实实退下了。


    “崔莺莺见过殿下。”


    等到大殿之中只剩他们两人之后,那名女子这才行了个礼。


    “可真是个好名字。”


    李承澈倒也是不在意,直接绕过她坐下,“你是崔家的人?”


    “殿下这话我不明白。”


    崔莺莺闻言,略带疑惑地开口道,“难道有什么疑问吗?”


    “那是自然。”


    李承澈直言不讳地开口道,“你们清河崔氏可是北方的大家族,送亲的队伍为何如此寒酸?你身为崔家的小姐,为何会如此穿戴?”


    “再者而言,现如今虽然和你们定了姻亲关系,可并没有到成婚的日子,为何如此着急将你送过来?”


    这番话说得可谓极其直接。


    崔莺莺听闻此言,脸色瞬间煞白,美眸之中带着些许怒意。


    “如果不方便说就算了。”


    李承澈站了起来,带着戏谑地说道,“可有一点,只要进了这大殿,以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得听我的。”


    “殿下既然想知道,那我就直说了。”


    崔莺莺闻言,立马就扭头看了过去,眼中闪过些许无奈,“我本是庶出,家母不受宠。再加上母亲娘家没有什么势力,只能嫁到这里。”


    “要不然凭借着崔家的权势和声望,恐怕没有哪个小姐愿意嫁给殿下!也只有我这样无能为力的,才接受家族的安排。”


    她这番话同样充满嘲讽。


    “好好好,我就喜欢你说实话。”


    李承澈听到这,心里也是安心了些,至少这丫头不是太子妃安排的卧底,“够直接,我喜欢。”


    “殿下,刚才多有冒犯。”


    崔莺莺闻言,显然是愣了片刻,紧接着赶紧福了福身,“请恕罪。”


    她原本以为这位殿下肯定会迁怒于她,未曾想到会如此风轻云淡,心里倒是意外。


    “你不必这么拘谨。”


    李承澈却压根没放心上,然后摆了摆手道,“现如今你已经是我的妃子了,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待你。”


    “到时候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一样都少不了你的。”


    此言落下,崔莺莺美眸之中泪光闪动。


    她从清河一路过来,路上从那几个家丁的嘴里自然也听到了不少消息。


    她听说这位殿下不仅好吃懒做,而且胸无大志,只知道寻欢作乐。


    至少从眼下看来,似乎并不像传言那般。


    “行了,你去挑选几个丫鬟。”


    李承澈见她不开口,便开口道,“毕竟你如今是我的妃子,自然也要人伺候,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吩咐秦狗儿。”


    “是!”


    崔莺莺闻言,福了福身,不再言语。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制作模具。


    苏清越给他安排的那几个工匠,的确是十分的用心,而且每个都很机灵,学几次基本上也就会了。


    “殿下。”


    这一天,李承澈刚准备想去醉花楼,却见秦狗儿跑了进来,开口道,“胡文忠将军求见。”


    “他怎么跑到府上来了?”


    李承澈一听这话,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样。”


    思索了片刻,他在秦狗儿身边压低声音道,“你先把他打发走,让他去铁匠铺等我。”


    “行!”


    秦狗儿闻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李承澈则是换了身衣服,然后从后门离开了。


    坐上马车,一路朝着城外的铁匠铺而去。


    等到了地方之后,这才注意到胡文忠已经坐着了。


    “殿下,我这是来找你喝酒的,何必这么麻烦。”


    看到马车停下,胡文忠立马上前,有些苦恼道。


    “我正好要来这边看看,所以就让你来这里了。”


    李承澈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拉着人就往里面走,“这里酒菜什么都有,也够我们喝的。”


    “行。”


    胡文忠对于什么地方压根就不在意,直接就在一旁坐下,“最近没有仗打,可真是闲死我们了。”


    “那就多学点知识。”


    李承澈从厨房拿了几坛子酒,随后说道,“现如今整个大唐初定,也不是非要打仗,治理天下也是需要知识的。”


    “我这大老粗,让我看书可不行。”


    胡文忠打开酒坛子,直接就给两人倒上,开口道,“您也是知道的,我可是粗人一个。”


    “那以后要是没仗打了,你不得要回家种田?”


    李承澈见状,不由得开口笑道,“到时候也要参与国政。”


    “那就让我守边关去。”


    胡文忠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忍不住打了个酒嗝,“还是殿下这里的酒好,除了你这里,我也在秦王府喝过几次。”


    “可惜了,醉花楼每去一次都要花不少银子!要不然那里的酒也很好。”


    他哪里会知道,这些酒都是出于这位殿下之手。


    “秦王那边的酒出自哪里?”


    李承澈闻言,有些不以为意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