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北上旅途
作品:《重返1977开局狂追清纯小青梅》 当天晚上,隔壁大队就传来了消息。
说王麻子冲到了他们家后,被郑超国他们父子几个围着揍了一顿狠的。
打的挺惨烈的。
只不过很可惜。
王麻子临时脑子忽然一下冷静,跑了。
并没有和他们你死我活。
王峰挺不爽的。
但没有办法,只能在等待着机会。
这件事情,他处理的方式和处理李兴国一样,绝对不会让自己家里人牵涉进去。
让他们自己讲,自己作进去,接着狗咬狗,把当年的事情给全部咬出来。
别无他法,因为他没有任何证据。
第二天。
天蒙蒙亮。
青山大队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雪。
瑞雪兆丰年,这边处在华夏的中南方。
雪不会很大,仅仅只会覆盖些许的田园。
屋顶白了。
李文静很担心王峰。
生怕王峰路上出事,所以早上的时候,小妮子一直都在嘱咐着。
全家人都在送他。
他要先去一趟京都,把那边的房子确定下来。
过年前赶回来。
即便是重生回来,心里也会有一些难受。
总感觉要离开了家人一样。
这种滋味,前世有过。
前世,每个离开家乡的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在幻想着。
自己要尽快长大,长大了尽快走出去,前往大城市。
可一旦到了中年,老家去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总是在梦中出现。
总想着,总在念叨着,自己老了一定要回到家乡来。
王峰重生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老家。
他知道,一旦到了京都上大学之后,老家,慢慢的就会变成人生当中的一个缩影。
再回来,可能真的就是看看了。
情绪有些沉重。
一九七七年,出远门比较的麻烦。
这年代没有身份证,出门在外,要带粮票,还要大队开证明。
如果没有粮票,有钱在外面也难吃到一碗热饭。
没有大队的证明,就没办法进国营招待所里居住。
只能睡大街。
包括买票等等,都要靠着村里开的证明。
这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就是年代轰轰烈烈的下海潮。
所以老绿皮火车上人比较少,干净,整洁。
王峰坐在北上的火车上,望着车窗外的场景一直都很沉默。
冬天,大地苍凉,一路略过的全部都是茅草屋。
前世的时候,这趟火车他经常坐。
也在这火车上,亲眼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迁。
最初的茅草屋,几年之后,变成了砖瓦房。
到了很多年后,又变成了一栋栋的小别墅。
不管怎么样,此时此刻看过去,很容易让人沉重。
“同志,你也是去京都的?”
王峰正在沉默之时,没注意到边上和对面坐了一个男人。
另外一个穿的严严实实的女孩儿,也把行李放下后坐了下来。
说话的是男人。
中年人,穿着解放装,很干净。
不难看出来,应该是某个单位的。
王峰笑了下;“对,去京都办点事情。”
“嗨呀,找到同路的了。”
“你们是第一次去京都?”
男人显得很是热情。
王兴东点了点头。
他边上那个女孩也同样点头。
男人开始装逼了:“京都啊,我每年都要往那边跑两次。”
“城市很大,可不是我们湖东所能够相比的。”
“那边吃的东西,也和我们湖东这边的米饭有很大的区别。”
王峰原本还想要和这个男人聊几句,但一听他这话。
再看这男人不停地看向边上的女孩儿。
他知道了,这个男人的目标是这个女孩儿。
仔细看了下这个女孩。
长相挺不错,但是带着一股子从未出过远门的懵懵懂懂。
单纯两个字就差写在脸上了。
没心情和这个男人聊天了,看向了外面。
想着到了京都后应该要干的事情。
这点他早就想好了。
电子表!
中关村那一带,应该已经有人在倒腾电子类的产品了。
至于怎么做,还得仔细想想。
没一会儿,这个男人和那个女孩聊了起来。
不过,这个男人聊到最后,时不时的会看一下王峰。
明显对王峰的不回应很是不爽。
但心里在憋着。
北上的火车,需要走几天几夜的时间。
一路上旅客上上下下。
但人都不是很多,只是这么坐着,有些遭罪。
第一个晚上过去了。
到了第二个晚上的时候。
那个中年人去上厕所的空挡。
对面的那个女孩儿,忽然一下坐在了他边上。
很是小声的开口:“同志,我可以坐在你边上吗。”
“怎么了?”王峰有些迷迷糊糊地的睁开眼。
女孩儿很是害怕的说:“刚刚,我睡着的时候,感觉有人摸了我。”
“但我睁开眼睛之后,他马上把手缩了回去,我怕。”
“坐你边上的那个男人?”
“嗯嗯,昨天晚上的时候,我就感觉他身体总是往我身上靠。”
“但是他还没有明目张胆,可是今天晚上,我感觉他动手动脚了。”
“同志,求求你帮我。”
“那你坐我边上就好,离这男的远点吧,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
“嗯嗯,好,谢谢你同志。”
“我这里有馒头,你吃吗。”说完女孩很快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个冷冰冰的馒头。
这算好的了。
出门在外,路上还能够有口吃的。
也不知道为何,望着女孩把馒头伸出来的画面。
他忽然一下想起了老婆李文静。
小时候,不就是这样,有时候她买了包子回来。
也会跑到自己的面前,对和他说:“王峰,我给你吃。”
那是她最好的东西。
眼前女孩,不也是这个样子。
笑了笑:“没事,我不饿,你留着路上吃,还有几天的路程。”
女孩有些失落。
但很快又笑了下问了句:“你是去京都干嘛?”
“也是去看学校的吗。”
“你是去看学校的?”
“嗯嗯,我爸找人去打听了下我高考分数,我考上了青华大学。”
“我舅舅在京都,让我先过去适应一下。”
“青华大学?”王兴东笑了下,那以后可能就是校友了。
于是和女孩聊天了起来。
这个过程中也知道了女孩的名字。
柴雪,也是湖东人,以前是国营厂里的职工。
十九岁,刚好赶上了这次高考,然后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