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张德宝的难处

作品:《重返1977开局狂追清纯小青梅

    “所以我让你们平常多看点书,看点报纸,你们就是不听。”


    “这些东西,都藏在报纸和书里。”


    王峰随便打了个哈哈应付了过去。


    两人一听好像也是。


    他们是城里来的,城里人是很多人,也一直和那些人保持着书信往来。


    自然知道城市里变化。


    隐隐感觉,这块大地,马上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郭兴亮盯着王峰,从头到尾的感觉怪。


    看着,看着,好像眼前这人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草,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郭兴亮汗毛直立,夹着烟头狠狠的抽。


    李尚明倒是没有想那么多,这家伙本身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料子。


    早就按捺不住躁动的心。


    凑了过来:“具体,你想要做什么?”


    王峰想了想说:“倒卖,你敢不敢干。”


    “但是我们想要干的话,需要有一个国字号的背景。”


    “讲,具体怎么操作!”郭兴亮也赶紧凑了过来。


    王峰于是和他们讲了挂靠的事情。


    这种方式八十年代特别的流行。


    因为国家虽然对私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明文法令上并未更改,还是不允许私人经营。


    聪明的人,马上就找到了那些国营企业挂靠。


    每个月给一定的管理费,这些国营企业处境也不好。


    一看你每个月还给我钱,就无所谓了,就让你去搞了。


    但现在是七七年,全国还没有一列这种例子。


    所以两个听的如雷贯耳。


    尤其是一直都在捉摸着投机倒把,但是又不能让自己坐牢的李尚明。


    像是脑洞被打开了一样。


    “卧槽,我怎么没有西想到过这点。”


    “王峰同志,你牛逼,这个我认为操作性很有可能。”


    边上郭兴亮刚刚看这王峰就有一种鸡皮疙瘩起来的感觉了。


    王峰这么一讲,他更加毛骨悚然。


    “王峰,你是怎么想出这种点子的。”


    王峰忽然回头望着他:“兴亮同志,如果我说是从未来重生回来的。”


    “这些事情,都是未来所发生过的,你相信吗?”


    两人听到这话后,突然愣了下。


    但郭兴亮反而还突然不怕了,白了他一眼:“你扯淡,还重生。”


    “你这话要是放在早几年,肯定要被小兵跪了除四害一类的了。”


    李尚明也边上哈哈大笑,说王峰扯淡。


    王峰任由他们讲。


    两人也全然不把王峰的话当回事了。


    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王峰对他们的那笑容中,带着明显的古怪。


    完了后,两人洗澡去了。


    王峰则叼着光荣牌香烟,望着外满的绿意盎然,以及那高大树木掩映的一栋栋老楼。


    农村人的眼中,县城是发达的,能拥有一个城市户口,是所有农村人的愿望。


    在城里人面前,穷苦的农民,总是会有种自卑的感觉。


    城市里的人,要是看到赶着牛车路过的农民。


    都会莫名的挺直自己的腰杆,有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可在王峰的眼里,这座县城,破破烂烂。


    不过一老城罢了。


    要好好规划下自己的未来的。


    翻译的事情,赚钱还是太慢了。


    现在距离高考的时间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到明年开学。


    那剩下的时间不多,所以他要加快脚步搞钱。


    一个晚上过去之后。


    王峰昨天塞出去的烟,威力出现了。


    还只是早上的时候,招待所的一个女同志就跑上来敲门。


    说他们接到了县国营布料厂的电话。


    那头让他们尽快过去一趟。


    三个人,急急忙忙的收拾好到了国营厂。


    这家工厂的厂长叫张德宝。


    张德宝最近一段时间特别的发愁。


    他们接到了一家国字号国营企业的电话。


    那头想要和他们合作。


    这家企业是专门做进出口的。


    1977年,国家外汇储备很少,一直都非常的缺钱。


    只要是谁能够创造外汇,那就是国内的英雄。


    所以创汇是排在首要的。


    那家企业的出口订单忽然一下暴增。


    于是就找到他们,让他们加班加点的生产。


    张德宝作为厂长,生产任务突然一下扩大了这么多。


    肯定压力非常大。


    但是他们工厂的原材料,必须要通过合作社那边调节。


    于是他就找到了合作社。


    合作社那边也头疼,这已经快到下半年了。


    今年的统购任务早就完成了,你突然一下又要增加,我们哪里给你找原材料去。


    而且,统购统销任务,是每年年初制定的。


    一般制定了,整个年都要严格执行,绝对不会有半点的偏差。


    说白了,就是制度陈旧,条文主义严重,不懂得变通。


    到最后,合作社那边一句话顶给了他:明年,明年我们做统购任务的时候,给你多下点指标。


    今年就算了。


    这可把张德宝气的不行。


    他电话打给了上头那家进出口企业,意思是,你们能不能发挥点影响力。


    和我们这边合作社的同志沟通下。


    可是那家进出口国营企业,也不想要干这事。


    也是一句话顶过来:我们只负责从你们厂里收购,要是你们厂里生产不出来,我们另外找其他的厂。


    他们也都知道,这种下面地方的关系十分复杂。


    要是掺和进去了,麻烦。


    而且,电话里给了张德宝一定的时间期限。


    如果这个期限内完不成的话,那我们下批订单只能够找其他人。


    张德宝当然不愿意放弃,现在就在拖着。


    昨天晚上还和县合作社主任大吵了一架。


    没成想,早上的时候,听说有隔壁县的两个小同志跑过来。


    说是要给我们提供棉花,苎麻原材料?


    他一下来了兴致。


    只是,当这几个同志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


    他又开始怀疑了。


    看上去都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


    这年代的人,都喜欢讲资历,以貌取人是普遍现象。


    会议室内的气氛有些尴尬。


    张德宝端起了一杯茶:“几位小同志,国营厂的生产不是儿戏。”


    “你们要想清楚,要是你们骗了我们厂,那可是要被公安抓走的。”


    李尚明很是着急:“张厂长,你放心,我们既然能够站在这里,那就是有自己足够的底气。”


    “请你一定要相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