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抓紧搞钱

作品:《重返1977开局狂追清纯小青梅

    柴艺边上也恨的牙痒痒。


    “对,我去找下这个郑微!”


    说完赶紧离开了知青点。


    在她走了之后,蒋婷婷又对着赵国庆说了句。


    “沉不住气!”


    “你就干不成事!”


    说完就进了知青点女宿舍。


    赵国庆一看着急了,赶紧跟在身后。


    “婷婷,你听我说……”


    隔壁的男宿舍内。


    有两个男同志一直在窗口盯着。


    这两个人就是李尚明和郭兴亮。


    看了好久之后,郭兴亮说了句:“尚明同志,这蒋婷婷和赵国庆的关系,还真不简单啊?”


    “以前你讲的时候,我还不相信,现在信了。”


    “我呸,狗男女。”李尚明对着外面吐了口:“这事我告诉王峰同志了,也不知道为何,他没有和他姐讲。”


    “也是,这王峰同志,你有没有感觉他变了很多?”郭兴亮浑身都不是滋味。


    刚刚王峰和公社领导搞关系的那一幕,谁看到不心惊。


    李尚明也很是古怪:“感觉像是一夜之间就变了。”


    “说不上来的感觉。”


    “哦,恭喜啊兴亮同志,终于做了广播员,你返城令什么时候能下来?”


    郭兴亮长呼了一口气:“估计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吧。”


    “我们在这里几年时间了,说实在的,忽然一下要离开,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你说我们知青点的这些人,天南海北的到这里,回城之后,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吗?”


    说到这里,李尚明也微微叹了口气。


    知青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


    他们都是城里人。


    报着一腔热血跳上了卡车,拉着横幅,喊着口号告别了城市。


    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农村。


    刚来的时候,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


    同住在一个屋子里,有很多矛盾,同样也有很多难以忘记的感情。


    突然一下都要回去,各奔东西,心中自然有很多的难以割舍。


    “当然会有见面的机会,我们保持联系。”


    “我送你一个东西。”


    李尚明说完从巷子里找出来了一支中海派头蜡。


    “以后也是做广播员的人了,头发都理一理。”


    郭兴亮很喜欢,拿过来后赶紧打开。


    绿色的膏体,有股独特的香味儿。


    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打上这么一点头蜡,头上都散发着香味儿。


    走在外面,无数女同志回头……


    郭兴亮试了试后,很是开心的讲:“尚明同志,我这几年一直对你特别好奇。”


    “我就纳闷了,怎么感觉你总是特别有钱。”


    “大家都是赚的一样的工分,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总是买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回来。”


    李尚明一阵尴尬。


    这家伙在知青点是个怪人。


    整天都不见人,谁也不知道他每天都在干嘛。


    别人有时候为了多赚点工分,想方设法的多做事。


    可唯独只有这个家伙好像根本就不是特别的在意。


    他们哪里知道,这家伙一直在偷偷的搞投机倒把。


    只是规模搞的不是很大,怕被人发现,勉强养活自己。


    不想纠结这个话题。


    转了个话题说:“你这发蜡不是这么打的。”


    “这么贵的发蜡,你竟然用来打个边风?”


    “要像我这样样式才好看。”


    “是吗,那尚明同志,你来帮我搞下。”


    “行。”


    ……


    王峰从大队部离开了。


    离开之后,杜正才坐在大队部会议室,卷了点烟丝。


    火柴点燃之后,夹着卷烟的手都在颤抖。


    刚刚过去的小半个小时里,杜正才被王峰的话,引起了脑海里的巨大风暴!


    王峰和他说,我们大队田不多,总共几百户人家,一千好几百的人口。


    而且早些年大家都在生,人口越来越多。


    靠着这些田是养不活真多人口的。


    想要大家吃饱饭,想要桌子上看得见荤菜。


    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另外想条生路。


    大队杜正才问他:“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什么?”


    王峰说,搞副业。


    杜正才又问,搞什么副业?


    这点王峰想过很多。


    办工厂?


    有点难,大队里根本拿不出钱。


    而且还要县里点头。


    政策问题,县里不会同意。


    所以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


    搞养殖。


    王峰想起了前世川省的首富兄弟几个。


    这几个兄弟辞职下海了之后,什么都干过,但一直没有起色。


    后来去养鹌鹑。


    一下赚到了很多钱。


    就在大家以为这兄弟两个会持续扩大养殖的时候。


    他们竟然开放了养殖技术,干起了卖种苗的生意。


    又赚了很多钱。


    就在大家以为他们会安心卖种苗的时候。


    这兄弟几个非常的聪明。


    他们又直接干起了饲料厂!


    养殖是关乎到整个国人生活基本物质的事。


    只要是养殖,那么就需要大量的饲料。


    王峰的计划是:


    第一,因为现在政策问题,他干不了私营。


    我干脆引导大队里养猪。


    收入是大队的,上头公社领导会大力支持。


    而且猪粪还可以回田。


    大队收入好了,大家就能吃饱饭。


    第二,一直熬到政策有所松动之后,我马上让家人开饲料厂。


    这样家里人就有了一份收入。


    当然了,开饲料厂的事他没和杜正才讲。


    但王峰提议的养猪,确实点醒了杜正才。


    赶紧写报告,准备去找公社,拿到公社里的支持。


    王峰回了家里。


    李文静和大姐他们一起去集体上工了。


    王峰也要赶紧赚钱。


    把这次拿来的资料翻译了一万多字。


    下午的时候,李尚明又拿来了很多图书馆需要翻译的英文资料。


    图书馆太多了,他一个人根本就做不完。


    突然想到了七组,教他英文的那个人。


    所以他在家里把饭做好后,自己随便吃了两口。


    去大队和李文静讲了下,又跑去了七组那边。


    前往那边的时候。


    大队里不少人在指指点点。


    这王峰疯了吗。


    现在是隔三差五的去和那些老右见面。


    就不怕惹事吗?


    王峰无所畏惧。


    很快,他到了一个破旧的土房子跟前。


    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后。


    一个很瘦弱,头发已经很白的小老头走了过来。


    在看到王峰的一瞬间,有些怒火中烧“你跑这里来干什么?”


    “不是和你讲过不要再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