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宣讲会

作品:《山高水长

    这一夜,林涛睡得格外舒坦,他都没听到闹钟响,等收拾好起床时,钟表已经指在了十点上。


    来到前院,发现村委办公室居然锁着门,没人在里面值班。


    通常来说,村里要是没什么大事,总会有人坐镇的。


    林涛左右找不见人,索性就往外面走走看,这一走到大路上,就看到有村民朝着广场方向赶。


    见到书记,村民热情打招呼问好,林涛上前问缘由,没想到这人笑着说是王村长在广场开什么宣讲会,让大家一起去听听。


    林涛也跟了上去,想看看王丰富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想在村里做出点业绩来,离不开这种村民大会,得需村长来把事情说透了,让村民们全都听懂了,知道这事对他们有好处了,才乐意跟着干。


    不然就是真挣钱,也没人响应,因此沟南村错过许多好政策。


    乡村工作复杂多变,影响工作开展的因素多样,不深入基层去了解,很难出台具体的应对措施。


    林涛跟上村民的脚步,也来到广场上,这里已经有许多坐着马扎板凳的村民并排扎堆,抬头望着前面垒砌一米左右的高台上,放着的一副桌椅,王丰富捏着话筒,正对着写好的稿件,一字一句讲着低碳建设的好处。


    “现在我们村,已经着手在东山崮边上开始进行实验了!马上就会有好结果出来!这次林书记带来了一揽子计划,想要帮我们村富起来!关于这个低碳!说白了就是在原有地皮的基础上,测算队来插几根标杆,用无人机扫一扫,把数算出来就给钱的好买卖!”


    其中细节,王丰富根据自己的猜测,说的绘声绘色,林涛在边上听得津津有味,换做是自己,绝对说出来没这么接地气。


    至于内容方面,虽略有偏差,但总体来说没毛病,王丰富着实是下了功夫在上面的。


    在台上一口气讲出去半个多小时,王丰富才拧开杯盖喝水,下面村民立刻有举手想要提问题的。


    “村长!请问这低碳,卖的什么票,真能挣到钱?”


    村民提出的疑问,与王丰富刚开始接触时一模一样,沂城人都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凭空出现的东西感到不安。


    王丰富清清嗓子,游刃有余解答道:“跟沟对面修沼气池、入户修暖气时候不是一样?人家那边有好政策,咱们本来能跟着沾光的,可大家伙就是不愿意,等人家落着好处了,再想跟进去怎么样?晚了!”


    好政策都是有时限的,天底下哪有白吃白喝的,沟南村因此就没赶上前几次政策,王丰富为此还大病一场,焦躁的喝了好久中药。


    他这一说,旁人顿时没了声音。


    “我话就放在这里,那块用来搞实验的地皮,是马六家的!给贫困户先用的政策,能差到哪儿去?我劝大家都想清楚!现在外面的经济形势不好,能让大家赚钱的好营生,过了这村可没这店!”


    王丰富一摆手,让王曦雨和孟会计拿出来账册进行登记,看有谁愿意当这第一批。


    话说的没毛病,台下的人却面面相觑,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着,迟迟不肯行动。


    王丰富看到依旧是这幅景象,低头苦笑两声。


    “看开拓思想任重而道远,爹别犯愁了,早该知道是这样的。”


    王曦雨从旁边宽慰道,想让王丰富别那么担忧,如果这时林涛在现场就好了。


    林涛站在角落,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沟南村的村民在骨子里的保守,此时发挥了作用,阻止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高台的那张桌案,显得有几分落寞。


    今天这事算是没戏了,林涛刚想转身离开,就听到几声狗叫,紧接着一条大黄狗摇着尾巴从坡上跑来,靠在他的腿上使劲蹭。


    “村长!我家的地也在东山崮!我签!”


    一个少年站起身,跑到台上来,拿起笔就往纸上签字。


    “我爹娘都在外打工,所以这家就我说了算,林叔救了我们俩的命,一块地不算什么!”


    林涛听声音认出来对方是谁,在暴雨里救下来的兄妹俩,上台签字的是哥哥。


    “还有俺家!”孟大娘也站起身来,“俺觉着林书记人很好,反正俺那块地也种不完。”


    有这俩人往前走,很快就又引来些人上前围着等签字,除了东山崮,在村里的后山坡上还有几块,可惜都不连贯,王丰富光顾着讲解政策,还不知道这种零碎的地皮,最不好打理。


    林涛摸着大黄狗的脑袋,自从被柳弊救过,大黄狗就经常跑山路来找林涛玩。


    这边汪汪叫着,边上坐着的百姓就有见到林涛的,连声向林书记问好。


    林涛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声张,他悄然退出广场,顺路往竹林沟走去,那边泥泞尚未清扫干净,还有年轻人拿着工具在打扫着。


    “林书记!上午好哇!”


    许乐乐站在桥边,朝着林涛挥手示意,她带着学校的学生们,早放了学来帮忙,把被雨水淹没的土地都打扫干净。


    “你好,来多久了?”


    “最多一节课,算是户外活动,你看对面和咱们是一样的,也是这样。”


    许乐乐转身指着沟对面,那边也有一群学生在忙活。


    林涛打了个招呼,就把目光放在周围的地形上,这处竹林沟始终是个隐患,但河水暴涨,很快里面就有鱼虾蹦跳。


    这是一把双刃剑,环境的治理是长久问题,时刻不能放松警惕。


    “你在想什么?是在打竹林沟的主意?”


    许乐乐走到林涛身旁,她十分好奇林涛的想法,毕竟自从他来到沟南村,传出去的事情越来越多,每一件听着都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与别的村委不同,也和城里的官员不同,林涛仿佛时刻有好点子,充满了干劲和灵感。


    “竹林沟这么好的水资源不用,着实太可惜了。”


    依山傍水的村落,不应该一直贫穷。


    “许老师!在羊脖子那边有人求救,好像是城里来的客人!”


    几个学生从远处飞奔而来,七嘴八舌对许乐乐比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