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孝顺
作品:《开局冷宫,逆袭成团宠小皇子》 只是梁帝还没动筷,他们也不敢先吃。
直到阶梯上的梁帝说了一句,“众卿家动筷吧。”
众人这才纷纷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商鹤与拿了一个勺子,他手太胖了,还不会用筷子。
商鹤与第一个盯上的菜是凤翔九天,上菜的宫人每上一道菜都会告知它的名字以及寓意,这道凤翔九天就是寓意吉祥如意。
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鸟,它的羽毛色泽鲜艳,声音美妙动听。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而凤翔九天则是凤凰飞翔到九重天之上的意思,寓意着吉祥如意,高贵典雅。
不过这道菜跟凤凰可没有半点关系,跟鸟类也没关系,这道菜其实是一整条鱼做的,工艺繁复。厨师先把鱼切成两半,然后用刀在鱼身上划出凤凰羽毛的样子,再用油炸至定型,上面淋了红色的酱汁,闻起来酸酸甜甜的,雕刻成凤凰羽毛的鱼身翘起,像是凤凰展翅欲飞。
商鹤与被这道菜的色香味深深吸引,他用勺子戳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鱼肉外酥里嫩,酸甜适中。他觉得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道菜,比他之前吃过的东西都好吃!
尝过了凤翔九天,商鹤与对其他的菜更加期待了。
然后,他就尝到了油腻的其他菜品,难吃的他想立马吐出来。
商鹤与一张小脸都皱在一起了,yue~
好难吃啊!
他赶紧喝了一口茶压压。
再抬头一看,宴席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动筷,就算动筷也只夹其中的一两样。
商鹤与观察一番发现大部分人动筷的菜都是冷菜,那些热菜端上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就是什么样的。
看着色香味俱全,实际上都冷了。
这么多的菜御膳房必然是早就做好了的,送过来的过程中菜就冷了,上面的油脂凝结成淡淡的白色,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吃起来又腻又恶心。
这一桌子菜让商鹤与大失所望,还以为有多好吃呢。
宴席才刚开始商鹤与就已经无聊的托着腮发呆。
他看看太子哥哥,嗯,正在忙,再看看柿子哥哥,也在忙。
好像大家都在忙着交际,就只有他是来吃饭的。
正无聊着呢,商鹤与的视线就跟秦元鹿对上了。
秦元鹿傻乎乎的冲他笑。
商鹤与:“......”
这倒是有个不忙的人,奈何他也不想哄小孩儿啊。
“皇后娘娘,这是二殿下为您准备的礼物。”宴席进行到一半,二皇子的母妃宣妃娘娘就站起身道。
她身后的宫人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一个玉石雕刻的凤凰,只见这玉虽是好玉,但那凤凰雕的却略显粗糙。
二皇子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母后,这是儿臣偶然所得,这尊玉凤凰是天然形成的,而且恰好在今年显现于世,定是上天也对母后的贤德有所耳闻,所以才降下这尊玉凤凰。”
“今日儿臣便将这玉凤凰献与母后,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二皇子有心了。”皇后面上挂着柔和的笑容,她吩咐人将玉凤凰收好。
商鹤与撑着肉乎乎的脸颊肉看的津津有味,没想到啊,这二皇子看着浓眉大眼的像个武将,居然也能送上这样一份寿礼。
不用说,这肯定跟二皇子的母家有关,这玉嘛肯定是好玉,但这形状是不是天然形成的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这是皇后的寿宴,二皇子送上如此一份寓意和珍贵程度的礼物,不仅在宴席上出彩了,也能让梁帝心里满意。
果不其然,梁帝点点头,“老二有心了,难为你找到这么一块宝玉。”
皇后自然要顺着梁帝的话说,笑吟吟道,“二殿下有心了,夏竹,本宫记得库房里是不是有一把前朝名将的匕首?”
“娘娘没记错。”夏竹道。
皇后:“那便赠予二殿下。”
“谢母后赏赐。”二皇子干脆利落的跪下道谢。
随后是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依次上前献上自己的寿礼。
三皇子准备的是一株巨大的红珊瑚,火红耀眼,一出扬就夺得了所有人的目光。
四皇子准备的是自己手抄的经书,五皇子准备的是一套头面。
皇后也依次给他们赏赐了东西,不过几位皇子并不在乎皇后赏赐的是什么,他们只在乎这次寿宴在梁帝面前表现出了对皇后这个嫡母的尊敬和爱重。
梁帝向来愿意看到皇子们兄友弟恭。
不过愿意看到他们兄友弟恭是一回事儿,敬重储君是另一回事,梁帝很注重嫡长子。
“太子给你母后准备了什么生辰礼啊?神神秘秘的,连朕都不知道。”梁帝嘴角含笑道。
商璟珩从身后内侍手中接过一个长约小臂大小的盒子。
“母后,这是儿臣让人去雪山上找的千年雪参,恭祝母后凤体安康。”商景珩打开盒子,露出里面雪白的人参。
满殿朝臣都炸了锅,人参不难得,难得的是千年人参,关键时刻这可是能续命的东西,就连皇宫里也只有梁帝手里有一株千年人参,那还是先帝传下来的。
当初先帝重伤濒死,但是不放心梁帝幼年登基,硬是用千年人参吊着命多活了五年。
梁帝手里的那株千年人参正是先帝用剩下的,只剩一半。
梁帝也惊讶的看着盒子里的千年人参,道,“呈上来看看。”
“是。”商景珩端着盒子上前。
梁帝和皇后都齐齐看过去。
嗯,梁帝暗暗点头,这人参跟他私库里那半只看着不差什么。
“张吉,太子至纯至孝,把朕私库里那方墨家砚给送去东宫。”
皇后也紧随其后,“太子孝顺,本宫这个当母后的也不能让他吃亏了,夏竹,稍后带太子去本宫私库里挑挑看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商景珩俯身含笑行礼,“儿臣谢父皇母后赏。”
“起来吧。”梁帝满意的看着君子端方的太子,颇有他年轻时的风范。
玉阶上一片和乐融融,天底下最尊贵的三个人具都心情不错。
下面的朝臣们自然也要拍梁帝和皇后的马屁,纷纷称赞太子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