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进入地宫
作品:《守山人:皇陵血誓》 我们被困在这里,后面是坍塌的洞口,身边是随时有可能发疯的同伴。
唯一的生路,只有那深不见底的黑暗。
可当我说出这一点后,队伍里就开始弥漫着一股压抑。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但没有一个行动的,哪怕我说的是事实,他们也依然不敢动。
最后,还是陈把头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收拾东西!”
崔三爷叹口气,也立刻指挥着剩下的兄弟们。
兄弟们无声的收拾着自己的行李,事实上我们这帮人里基本全是伤患。
找到这个洞之后休息的时间连两个小时都没有,身体状况正是最差的时候,几乎每个人身上的伤口都在渗血。
特别是几个重伤员情况最难。
大个帮着金牙包扎手臂,可因为缺少药品的缘故,金牙的脸色哪怕疼到铁青,也只能忍着,甚至都不敢喊出来,生怕会惊动洞里的东西。
我能感觉到每个人心里的惶恐,那是一种对未知的畏惧。
半个小时后,大家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崔三爷拄着拐杖,背上行囊,然后看了一眼地上的两具尸体,眼神复杂。
最后他还是叹了口气,朝我点点头:“走吧。”
我们没有时间处理他们,他们只能躺在那里,连个坟堆都没有……
队伍排成一列,由陈把头和崔三爷走在最前面,杨金山紧随其后。
我和金牙大个殿后,陈雪则被大个背上。
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的洞穴里摇晃,看着很突兀,也带不来一点安全感,可我们也只能继续顺着洞往下走。
我举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洞壁。
这里的岩石呈现出一种深沉的灰褐色,表面粗糙,带着明显的开凿痕迹。
虽然没有那种现代机械切割的平整,但每一处凿痕都显得规整有序,不像自然形成的溶洞那般蜿蜒曲折、形态各异。
是花岗岩。
这种坚硬的岩石,想要在里面开凿出这么大一个洞穴,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
而且洞穴的半径非常均匀一路向下,保持着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通道,这绝不是寻常的自然变化能够形成的。
这地方,就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我们一步步向下,脚下的路面也逐渐变得平坦,不再是那种崎岖不平的碎石路。
空气变得越来越湿润,四周一片死寂,只有我们脚步声在空旷的洞穴里回荡。
随着我们不断深入,我却感觉很奇怪。
我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走在我前面的陈把头和崔三爷,又看了看背着陈雪的大个,以及面色阴沉的金牙。
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正常,虽然疲惫和恐惧依然写在脸上,但至少,他们没有再把彼此看成怪物。
按道理来说我们现在已经很深入这个洞穴了,那没道理在洞口位置可以让人发疯的幻觉,这会儿反而不再出现了。
这让我不由得开始怀疑起来。
但转念一想,我又不寒而栗。
我刚刚才跟崔三爷和陈把头确认过,那种幻觉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会先从疑神疑鬼开始,让人心里凭空生出怀疑,然后越想越觉得是真的。
我现在这种“幻觉消失了,是不是安全了”的念头,本身不就是一种新的“疑神疑鬼”吗?
我不敢再多想,只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脚下的路和周围的环境上。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其实最让我感觉头疼的,就是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受到幻觉影响,所以才疑神疑鬼,还是真的有很让人怀疑的地方,是我理智思考。
这种连自己都不能相信的情况,实在太折磨人了。
就在我内心挣扎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杨金山突然停下了脚步。
“前面空间很大!”他压着声音跟我们说着,“应该是到地方了!”
杨金山的话让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手电筒的光束齐刷刷的向面前汇聚。
我握紧了手里的工兵铲,心跳开始加速。
终于要到了吗?
那个把我爹妈留下来的地宫……
穿过最后一段通道,眼前的景象开阔起来,眼前是一个巨大地下空间。
手电筒的光束照在黑暗里,却完全照不到尽头。
可以肯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洞穴,而是一个完全由人工开凿出来的地下世界!
借着手电筒的光,我能看到洞穴内有很多高大的石柱支撑着这个地下空间,而这些石柱上面又雕刻着繁复古老纹路。
一座座镶嵌着同样纹路的古老建筑,在光线中若隐若现。
它们都很低矮,最高的也不过才两层,但让我感觉离谱的是,这些建筑大多是用一整块石头凿出来的。
我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但也能一眼看出这是非常古老的遗迹,甚至要比陈把头要找的太清皇陵还要古老的多。
而且这地下空间非常广阔,手电筒的光束也只能照亮我们身周这一小片区域。
可我震惊完眼前的画面之后,突然闻到了一股很难闻的味道。
那是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潮湿气息,带着泥土和植物腐烂后的烂腥味,冲进鼻腔后更是有种黏腻感,很让人不舒服。
而这时,队伍也开始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进。
可地面上却有一层浅浅的积水,前面的人每一次落脚,都会激起细微的水花,在死寂的环境中那声音被无限放大,显得格外刺耳。
我将手电筒的光束向下移动,照向脚下的积水。
水面清澈,能清晰地看到水底沉淀的泥沙碎石。
“这地方,水还真不少,之前来的时候还没见到呢。”
崔三爷的声音有些闷,他脚受了伤,不得不拄着拐杖,所以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生怕把水溅到伤口上。
我没有搭话,只是将手电筒的光束往四周扫去。
我看到一些奇特的植物。
它们紧贴着石壁生长,有些像榕树的藤蔓,但并不是很粗壮,也有一些叶子,但也不能说是叶子,硬要说的话就像是某些放大版的苔藓,糊在了一根根藤条上,很是诡异。
“有植物,就说明这里是通风的,可这个地宫通风是为了干嘛?”
我正琢磨的时候,杨金山跟陈把头说话的声音从前面传过来,“从我们这一路下来的坡度来看,这里的垂直落差,应该超过了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