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助我也

作品:《盖世皇储:大秦第一皇太子

    在秦川下意识转头的那一刻,朱建功猛的捡起刀剑掷向秦川,转身就朝帐外狂奔。


    “声东击西?可惜你这一招用错了人!”


    秦川侧身避开刀剑,枪口稳稳锁定他的后背。


    哒哒哒……


    带着火光的子弹穿透铠甲,在朱建功还未跑出大帐的后背上留下几个血洞。


    “啊!”


    朱建功惨叫一声栽倒在地,鲜血从伤口涌出,染红了黄色的帐帘。


    他终究连大帐都没有跑出去,喷出几口鲜血后就失去了气息。


    “朱将军死了!两个朱将军都死了!”


    目睹这一幕,剩余的将领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心思。


    他们望着秦川手中的步枪,仿佛看见阎王的生死簿。


    “墨大师,把他们的兵器都收缴了。”


    解决掉两个最大的祸患,秦川喊了一声旁边呆愣愣的墨阳明。


    “啊?好、好!”


    墨阳明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颤抖着上前将满地刀剑堆到帐角。


    等这一系列的动作做完之后,墨阳明的衣袍下摆都已经被鲜血染红。


    墨阳明心情复杂的看着秦川的背影,心中各种情绪不断的翻涌着。


    这把耗费他心血铸造的兵器,虽之前预料过会威力巨大,可没想到实战起来比他想象的更厉害,轻易就可颠覆战场规则。


    想朱建功那样的人物,墨阳明先前在军营中见过几回,知道那是个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经验丰富,骁勇善战。


    这种在战场上能够以一敌十的人,到秦川面前却抵不住一颗子弹……


    威慑过后就是立威,秦川目光从幸存的将领身上一一扫过,沉声道:“我乃当朝太子秦川,父皇已将金戈铁骑军交予本太子掌管,各位可有异议?”


    “没有……没有异议!”


    一群人都很有眼色的摇头,然后跪下来给秦川行了个礼。


    “朱建功已伏诛。”秦川顿了顿,“即日起,你们只效忠本太子!只要各位好好干,今日之事,本太子既往不咎。”


    “谢太子殿下宽宏大量!”


    将领们如释重负,纷纷磕头感谢。


    在场没有几个没脑子的,太子是什么人?那可是未来的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们这群人狗胆包天参与刺杀太子本就是死罪,秦川能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活下来已是万幸。


    “现在谁在军中威望最高?站出来。”秦川扬声问道。


    秦川今日来金戈铁骑军总部,目的便是接管这支精锐之师。


    现在朱建功这群叛将已经死了,余下将领中虽有参与埋伏者,但多数人本就是迫于压力。


    若他大肆追究,只会寒了军心,于即将到来的战事不利,不如让他们将功补过!


    “王将军!”


    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是做不了假的,秦川说完这句话之后,剩下的这群人大多数都将目光聚集在一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身上。


    “王将军,出列。”秦川抬手示意。


    “末将在。”


    男子应声站出,身形挺拔,八尺身躯裹着陈旧的甲胄,掌心密布的老茧,全是常年握刀持枪留下的痕迹。


    这是个老兵,还是个上过很多次战场的老兵。


    “姓名,军职。”秦川打量着他,言简意赅。


    “回殿下,卑职王猛,现在军中任百夫长。”男子抱拳行礼,声音粗犷。


    “噗——谁?”秦川刚喝进去的一口水被惊的喷了出来,难以置信地盯着对方,“你说你叫什么?王猛?”


    “是的,王猛正是卑职的名字。”王猛面露困惑,不明白太子为何对自己的名字反应这么大。


    “我靠!王猛!”秦川难以抑制内心的震动。


    秦川记忆中的王猛,在历史十六国时期前是一个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虽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辅佐苻坚开创“关陇清晏,百姓丰乐”的治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可谓是文武双全,既具治国之能,又有统兵之才,被苻坚称为“吾之仲父”。


    和这样的人物同名的王猛,在这个铁骑军里竟然只当着一个百夫长?


    “王将军,看你体格健硕,孔武有力,在军中又有几番威望,为何仅居百夫长之位?”


    或许是历史上那个王猛带来的几分滤镜,秦川盯着眼前这个王猛的时候,直觉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王猛神色变得黯然:“殿下有所不知,这金戈铁骑军……本是卑职一手创建。”


    “什么?你不是百夫长吗?金戈铁骑军怎么会是你创建的?”秦川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此事一言难尽……”王猛笑的牵强,眼中泛着无奈或苦涩。


    也或许是今日受到的冲击太大,王蒙对着眼前的人突然有种倾诉的欲望,随着他的讲述,一段尘封的往事缓缓展开。


    十年前,年仅二十二岁的王猛便以骑射之能崭露头角,成为大秦军中的一员猛将。


    后受晟渊帝之命组建骑兵,他费尽心机,不负重托,短短数年便训练出七万精锐的金戈铁骑军,其声威慑七国。


    然而,三年前,梁国犯境,大皇子秦凌岳强令率军出征,却因指挥失误导致兵败,铁骑军损失惨重。


    而为了推卸责任,秦凌岳竟将罪责全扣在王猛头上!


    盛怒之下的晟渊帝将王猛贬为副将,王猛想上书辩解却遭截留,最终被朱建功借机打压,一贬再贬至百夫长。


    朱建功也是那个时候,在大皇子的提携下升了上来,王猛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若不是舍不得亲手带大的骑兵,卑职早已解甲归田。”王猛悲愤额握拳捶胸,甲胄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墨阳明在旁叹息,为他佐证:“殿下,老夫可以证明王将军所言句句属实。他为金戈铁骑军耗尽心血,却因大皇子而遭此不公,实在令人痛心啊!”


    “好啊!真是天助我也!哈哈哈哈哈……”


    一种沉闷的气氛中,秦川忽然放声大笑,惊得帐中将领一脸懵逼。


    王将军都这么惨了,太子还笑得这么开心?


    他们只道太子是在讥讽王猛的遭遇,却不知秦川心中掀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