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恃宠而骄也没什么
作品:《弹幕教坏贵妃后,君王从此不早朝》 “陛下您日理万机,就不要为此等小事劳心了……”
前半句虽然大度极了,却让轩辕泗眉心狠狠一簇。
她越是这般大度,他越发觉得自己有愧于她。
林烟南就像知道他的想法似的,幽幽叹息地补充了后半句。
“……交给宫正司去查便是。”
昨日乍起的谣言在轩辕泗脑海里转了个弯,高升特意跟他提过的宫女好像叫……
春芝。
——是永安曾往紫宸宫中塞进来的人。
像这类的宫女,到底还有多少?
轩辕泗嘴角高高扬着,眼中戾气却越来越沉。
永安为了林嫣嫣一事找林烟南麻烦,无非是觉得轩辕泗就算发现了,也不会如何。
可三番五次挑战他的底线,简直是藐视他的权威。
不管是背后散布谣言、还是这次的事情,他都要严查。
“嘭”的一声,轩辕泗狠狠拍了下榻几,脸上布满了犹如万年寒冰释放的冷气。
下面的人头越来越低,连呼吸都不敢发出声音。
尤其是高升,昨日流言来源尚未查出结果,今日便又出新招。
好像有一种被人推着上刑场观刑的感觉,浑身紧绷。
但又不得不出声提醒,“陛下,文渊阁众位大学士已经到了。”
轩辕泗深吸了一口气,漆黑的眸子看向高升,“让他们候着。”
高升咽了下口水,不敢多说。
轩辕泗本就将林烟南视作挚爱,私下里让人小心调养着她的身体,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生下皇子,皇女。
如今可倒好了,他尚且觉得没到时候,却已经开始被人破坏。
还是他最看重的,她的根本。
万一这次他没撞上,又恰巧刚因她嚣张跋扈一事明示过她。
想必她定会悄无声息将人赶出宫了事。
可这样阴狠的恶人,就应该严惩以正人心才是。
“交给宫正司,朕给他们两日时间,给朕查清楚背后之人,否则,两罪并罚。”
林烟南眉眼轻阖,等到各位太医请安退下之后才转身出了屏风,向着轩辕泗走去。
脚步很轻,但不是没有声音。
偏偏轩辕泗好似没什么反应,背影依旧挺拔。
林烟南却觉得他有些落寞。
双手微抬,圈住了他的腰身,额头抵在他坚实的后背,轻蹭了蹭。
“陛下,我没事。”
她并不是自恋。
只是她明白他的情绪并非只是后怕。
更多的,是对后宫众人的失望。
他曾在这样的环境里浮浮沉沉,最终成为帝王,不代表他一定对自己的后宫没有期望。
大概在他心里极其隐秘的一角,也期待过夫妻和睦,后宅安宁。
轩辕泗望着窗前那株树,还有他亲手绑上的秋千,在她玉手上拍了拍。
“爱妃乖。”
林烟南睫毛颤了颤,在三个字里听到了一丝安抚和欣慰。
可下一秒,轩辕泗转身回抱住了她,低低的声音再次响在她头顶。
“恃宠而骄也没什么,要保护好自己。”
该怎么说呢?
还真是个意外之喜。
林烟南身子僵了僵,随后双手紧了紧。
好像要将自己埋进他的身体,穿过骨骼,烙在心上。
【我靠白月光就真的是白月光,哪怕没受伤也要闪泪光】
【轩辕泗这个皇帝每次碰到白月光的事儿就容易偏激啊,也太不稳重了,不过我喜欢】
【拿到圣上口谕了哎,闹起来】
她一点都不想闹,只想安静地活着。
只是皇帝到底是皇帝。
林烟南虽然感动,但却不会当真。
后宫众人都如海中微澜,踏海逐浪是天性使然。
偏偏这位皇帝好似旋涡,吸卷着、破坏着,犹不自知。
旋涡本人感受到了她的动作,手上松了松,让她能肆意地缩在自己怀中。
片刻,他胸前一阵温热。
是林烟南大大的松了口气。
热气挥洒出来,透过了轩辕泗的锦袍,传递到他的胸口。
让他稍显心安。
“朕要忙了,要不要陪朕?”
林烟南赶紧摇头,她还是知道分寸的。
“陛下去忙吧,我要再挑个花色。”
说完还暗示意味十足的瞥他一眼。
轩辕泗嘴角终于再次勾起,揉了把自己乖巧妃子的脸颊,揉红了才终于舍得离开。
他的脚步很快,背影很快消失在林烟南视线里。
林烟南微微歪了下头,哼笑一声,自顾自的嘟囔出声。
“也不知蓝怡这丫头把用完的盒子扔哪儿去了啊?”
【是在问我么?那我给你看看去】
【不是,她不会能看见咱们说的话吧?】
【咋可能,不过我看了,文里根本没写那宫女下场】
【那是你看得太少,往后看啊,这宫女把东西藏到了秋千旁边,后来还立了一大功呢】
林烟南一点也不隐晦的翻了个白眼。
有的时候人越心虚,越容易被发现错处。
所以,林烟南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往秋千那走去。
身后跟着融雪和鸣蝉,就连小顺子都默默站在了不远处。
三人知道的多,却都不是多言的人。
主心骨就在眼前,下意识追寻也是正常。
林烟南脚下轻轻登起一脚,越过满枝的绿往上看,对上一丝天光。
眯着眼睛看了半晌,又四处看了看。
很快,发现一块地面似有些松软的地方,抬手指了指。
“那儿,挖出来看看。”
【???】
【我请问呢,她这智商真的会早死么?】
【我讲几个鬼故事,太后还有三天回宫,千秋节还剩十天举办,女主还有半个月记在林府二房名下恢复嫡女身份,你猜她会不会早死】
林烟南:呵!
真是无时无刻有人盼着她死啊。
不过没关系,她也不是一无是处、不知好歹的人了。
“娘娘您看!”
小顺子办事利索,三两下刨出一个小布包。
拆开一看,香膏盒子。
林烟南眨了眨眼睛,没什么表情地看了两眼。
这盒子居然是暖白玉所制,线刻牡丹纹,高不足两指,却有两行题诗。
“将样式描摹下来,交给陛下,实物送去宫正司。”
这盒子很大可能是皇后的。
哪怕不是,也定然不是一位宫女能有的。
也就这时,门口走来一个小太监,身后远远坠着一群人。
“娘娘,陛下差人送了东西,是诗文姑姑亲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