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钟正国抵达军区!

作品:《侯亮平逮捕鹰派将军,他岳父慌了

    人走茶凉,这句老话,他今天算是彻彻底底地领教了。


    当他不再是那个能一言决定他们前途的钟部长时,他身上的“衣冠”便褪了色。


    可在这里,在这座钢铁铸成的军营里,通行的法则是另一套。


    这里敬畏的,是更为纯粹的东西——力量,以及由力量延伸出的绝对权威。


    赵援朝的“衣冠”,便是他身后这数万荷枪实弹的士兵,是这能让大地颤抖的钢铁洪流。


    钟正国收回目光,转向车外。


    一名年轻的哨兵已经迈着标准的正步走了过来,在距离车窗一步之遥的地方立定。


    “同志,这里是军事禁区,请立即驶离。”


    哨兵的声音清晰洪亮,不带感情,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车内。


    司机紧张得咽了口唾沫,刚想开口解释,钟正国却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说话。


    钟正国的脸上,没有在省委时那种被冒犯后的阴沉,反而带着温和。


    他看着眼前这张稚气未脱,却因纪律而显得格外坚毅的脸庞,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冬日里的老钟,每一个字都回响在寂静的夜里。


    “小同志,麻烦你向里面通报一声。”


    他没有拿出任何证件,也没有报出自己的职务。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继续说:“就说,钟正国,拜访赵援朝将军。”


    钟正国。


    这三个字,像三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年轻哨兵的脸上激起了明显的涟漪。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眼神里那职业性的警惕和盘问,瞬间被混杂着震惊、疑惑和敬畏的复杂情绪所取代。


    这个名字,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士兵来说,或许只在新闻里,在部队的政治学习材料里听过。


    那是一个符号,代表着某个遥远而至高的层级。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那个符号,与眼前这位坐在普通红旗轿车里,语气和蔼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哨兵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紧绷的身体下意识地更加挺直,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敬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军礼。


    “是!首长!请您稍等!”


    他的声音,比刚才高了八度,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话音未落,他便猛地转身,皮靴在水泥地上砸出清脆的响声,快步跑向了岗亭。


    他的动作依旧标准,但那份急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车窗缓缓升起,隔绝了外面的寒风和喧嚣。


    车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透过后视镜,偷偷看了一眼后座的钟正国。


    老领导的姿态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样端坐着,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


    可的心,却狂跳不止。


    他跟了钟正国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老领导用这种方式“叩门”。


    没有秘书提前联系,没有警卫车开道,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就这么孤车一辆,停在人家军区大门口,报上自己的名字。


    这不合规矩,更不合体统。


    这哪里是拜访,这分明就是姿态。


    无声的宣告。


    我,钟正国,来了。


    就在你赵援朝的地盘门口。


    是避而不见,还是开门相迎,你赵援朝自己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岗亭里的电话似乎一直在通话中,那名年轻的哨兵握着话筒,身体站得笔直,似乎在聆听着什么重要的指示,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军区深处的演习声浪依旧,丝毫没有被这门前小小的插曲所影响。


    五分钟。


    十分钟。


    大门依旧紧闭,没有任何动静。


    司机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开始坐立不安。


    在军区门口枯等。


    这要是传出去,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赵援朝,他怎么敢?


    忍不住开口:“领导,要不……我再下去催一下?”


    “不用。”


    钟正国闭着眼睛,靠在柔软的椅背上,声音平静无波。


    “那些小同志,也是奉命行事,不要让他们太为难。”


    他等的不是赵援朝的回复,而是赵援朝的选择。


    赵援朝让他等多久,就代表着赵援朝在这场博弈中,想要占据多大的主动。


    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是一次心理上的施压,都是在试探他钟正国的底线和城府。


    如果他此刻表现出半分不耐,那么接下来的会面,他将彻底落入下风。


    钟正国的脑海里,已经开始飞速推演。


    赵援朝这只猛虎,盘踞在汉东,却迟迟没有真正发难。


    侯亮平那个蠢货的莽撞,给了他一个完美的介入借口。


    但他却没有顺势而为,反而玩起了失踪。


    这说明,赵援朝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侯亮平,甚至不仅仅是汉东官场上的几条小鱼。


    他在布局。


    布一个足以将所有人都网进去的大局。


    而自己儿子的事情,恐怕只是他引爆这个大局的一根导火索。


    想明白这一点,钟正国的心反而彻底沉静下来。


    既然都是棋手,那就看看谁的棋力更高一筹。


    就在这时,军区紧闭的电动伸缩门,伴随着一阵低沉的电机声,缓缓向两侧滑开。


    不是只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门。


    而是大门洞开。


    紧接着,两列穿着常服的士兵从门内跑步而出,沿着道路两侧迅速站定,拉出了一条笔直的警戒线。


    一辆挂着白色军牌的猛士越野车,从门内缓缓驶出,停在了钟正国的红旗车前。


    车门打开,一个肩扛大校军衔的中年军官跳下车,他身形挺拔,面容刚毅,快步走到红旗车的驾驶室旁,对着司机敬了一个礼。


    “首长好!我是军区参谋长周守京!”


    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奉赵军长命令,前来迎接钟部长!军长已在指挥中心等候!”


    愣住了。


    他没想到,来的不是什么传令的尉官,而是军区的参谋长!


    而且,对方的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这阵仗,哪里是下马威?


    分明是最高规格的礼遇!


    后座上,钟正国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的嘴角,在无人察觉的阴影里,极其轻微地向上扬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平静。


    赵援朝,有点意思。


    先用十分钟的等待,告诉你这里是谁的地盘。


    再用参谋长亲迎,大门洞开的礼节,给你足够的面子。


    一推一拉,软硬兼施。


    这位二十军的军长,果然不是一个只懂打仗的莽夫。


    钟正国没有立刻下车,他只是隔着车窗,淡淡地看了一眼外面那位笔挺站立的大校,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车外的周守京听得清清楚楚。


    “援朝同志还在忙着演习,我这个不速之客,打扰了。”


    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