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一灯大师也到了
作品:《重生杨过:弥补所有遗憾!》 杨过郭芙和郭靖黄蓉几人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他们心中都清楚,眼前这对老人,一个是天性逃避责任的顽童,一个是因惨痛经历而心理扭曲的怨妇。
纠缠了数十年,早已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郭靖心中叹息,他性情敦厚,只觉得两人皆是可怜。
黄蓉目光复杂,她聪慧剔透,更能体会这其中情感的复杂与无奈。
对瑛姑,她既有同情,也有对其行事狠辣的不认同。
郭芙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等纠缠半生的情孽场面,心中震撼,下意识的握紧了杨过的手。
杨过感受着郭芙手心的微湿,轻轻回握了一下,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场中。
他心中暗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亦有可悲之苦,瑛姑此言,倒也不算全然的推卸责任。
她失去了亲生骨肉,那份剜心之痛,确非外人所能想象,这份痛苦扭曲了她的心智,让她将怨恨也投射到了一灯和不断逃避的老顽童身上。
也正是这些,造就了她后半生的偏执与疯狂,从这点上看,她也确实是可悲的。
杨过念头一转:可她将自己的痛苦,肆无忌惮地施加于他人,动辄出手狠辣,伤及无辜,这便是其可恨之处。
而老顽童…其可恨在于毫无担当,其可怜则在于被这份愧疚折磨数十年,看似逍遥,实则内心从未真正安宁,这二人说到底,都是被往事困住的可怜虫罢了。
场中,周伯通被瑛姑这番泣血般的哭诉彻底击垮了心理防线。
他看着瑛姑那满头与自己一般的白发,看着那被岁月和痛苦刻满皱纹的脸庞,再想起当年那个鲜活明媚的女子,一股巨大的酸楚和愧疚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老顽童,在这一刻,数十年的逃避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仿佛瞬间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颓然地低下头,双手无意识地搓着衣角,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声音沙哑而低沉:“我…我不是狠心,瑛姑…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面对当年的事,我一想到…一想到你和段皇爷,我心里就怕得很,我只想跑,跑得越远越好,我以为…我以为不见你,就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终于不再是单纯的害怕和逃避,而是第一次,在瑛姑面前,流露出了内心深处那份沉重的,被他用顽童面具掩盖了数十年的愧疚与无措。
瑛姑听着他这番不算解释的解释,看着他这副从未在自己面前显露过的脆弱模样,心中的怨恨,竟奇异般地消散了大半,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心疼与悲凉。
她上前一步,想要伸手去触碰他,却又怕惊走了他,只能流着泪,哽咽道:“伯通…我们都老了…还能有几个几十年?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难道真要等到我们都入了土,在阴曹地府才能相见吗?”
周伯通浑身一震,抬起头,看着瑛姑那泪眼婆娑的模样,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层隔绝了两人数十年的、由恐惧和愧疚筑成的情绪,在这一刻,似乎终于被泪水冲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杨过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过犹不及,再让这两人沉浸在这种悲情氛围中,说不定老顽童那逃避的本能又会占据上风。
他适时的轻咳一声,打破了这凝重的气氛。
“好了,旧也叙了,话也说开了几分。”
杨过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要说你们之间的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算清的,待一灯大师到来,三人当面,再将所有恩怨是非,一并了结吧。”
他目光扫过如同惊弓之鸟的周伯通和情绪稍缓却依旧激动的瑛姑,淡淡道:“在此之前,老顽童你便安心在此住着,内力我会在适当时候为你解开,不必担忧。
至于瑛姑你,郭伯母会为你安排住处,你也需静心等待,不可再急躁生事。”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天然的权威,周伯通和瑛姑下意识地都应了一声。
周伯通是习惯了杨过的厉害且自知杨过是为了他好,也是自己理亏,瑛姑则是彻底被杨过慑服,不敢违逆。
黄蓉见状,立刻上前打圆场,笑着对瑛姑道:“瑛姑前辈,一路辛苦,我先带你去客房安顿,梳洗一番,然后再用些饭菜,歇息歇息,可好?”
瑛姑看了看周伯通,又看了看杨过,最终点了点头,低声道:“有劳黄帮主了。”
周伯通心下愧疚不已,更是巴不得赶紧结束这令他窒息的场面,连连点头,只盼着大家都快点走,让他静一静,思考一下这番事情。
杨过心中暗忖:眼下这般情形,倒比预想中好些。老顽童心中愧疚被引动,瑛姑的怨气也泄去不少。
只待一灯到来,将那桩最关键的秘密揭开…嗯,说起来,老顽童至今尚不知晓,他与瑛姑曾有过一个孩子。
此事若由一灯或瑛姑亲口说出,再加上裘千仞已死的大前提,这纠缠数十年的死结,八成便能迎刃而解,人死不能复生,仇人也已伏诛,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就在黄蓉刚要引着一步三回头的瑛姑离开小院,郭靖也准备招呼杨过郭芙去前厅说话之际,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名丐帮弟子匆匆而入,面带惊异之色,向郭靖黄蓉和杨过行礼后,急声禀报道:“启禀郭大侠、黄帮主、杨大侠!一灯大师已经到了城内!”
“什么?”
众人皆是一惊,面面相觑。
这才过去几天?从襄阳到绝情谷,路途不近,即便快马加鞭,往返也需不少时日。
没想到一灯大师来得如此之快!
杨过瞬间明了,颔首道:“看来一灯大师得到消息后,并未耽搁,即刻便从绝情谷动身,马不停蹄赶来了。”
他想到一灯那身精纯渊深的先天功和一阳指修为,虽年事已高,但内力悠长,轻功施展起来,速度确远非寻常骏马可比,日行数百里并非难事。
他如此急切,想必也是深知此事关乎两位故人半生心结,早已存了化解之念,如今契机已至,自然不愿多等片刻。
毕竟,这也是让一灯遗憾了数十年的事情,他不着急才是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