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回襄阳城

作品:《重生杨过:弥补所有遗憾!

    杨过缓缓收势,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拍死了几只苍蝇。


    他甚至连呼吸都没有丝毫紊乱,青衫依旧整洁,不染尘埃。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瘫倒在角落,呻吟不止的李氏四兄弟,淡淡地说了一句:“现在,可还有人怀疑杨某在战场上所言,是夸大其词?”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无人敢应答。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只有李氏四兄弟压抑的痛苦呻吟声在回荡。


    杨过的目光又转向那面如死灰的李姓官员,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李大人,您请来的这四位高手,似乎不太经打啊。


    下次若还想验证杨某武功的话,不妨找些更像样点的来,也省得浪费大家时间,也省的你自己让人看笑话,笑你无知且蠢。”


    李姓官员闻言,浑身一颤,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紫,羞愤交加。


    然而,却又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深深的低下头,恨不得把自己埋进金砖地里。


    原因无他,杨过的手段确实是把他吓到了。


    李官员本以为自己养尊处优,况且带宋确实重文轻武,所以他不太把杨过放在眼中。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杨过展出了能够轻易威胁他性命的手段,李官员自然不敢再蹦跶了。


    杨过见他老实了,也就不再看他,转而面向龙椅上的宋理宗,语气恢复了之前的从容:“陛下,我一时收手不及,多半惊动圣驾,还请恕罪,这四位的性命无碍,将养些时日便可恢复。”


    宋理宗这才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重新坐回龙椅,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颤抖:


    “无妨!杨爱卿神功盖世,真乃天神下凡,护佑我大宋!朕今日算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他环视下方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都看到了?杨爱卿之能,已非凡人可及!


    日后若再让朕听到任何质疑杨爱卿、郭爱卿功绩之言,便如此殿前金砖!朕绝不轻饶!”


    说完,他还重重一拍龙椅扶手,以彰显威仪。


    “陛下圣明!杨将军神威盖世,实乃国之柱石!”


    百官如梦初醒,纷纷行起大礼,齐声高呼,声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响亮都要虔诚。


    这一次,他们是真心实意地感到了敬畏。


    经此一役,杨过的威名,不再仅仅局限于江湖和战场,而是以一种无比强势、无比震撼的方式,深深地烙印在了南宋朝廷每一位核心重臣的心中。


    所有人都明白,从今往后,这位年轻的镇北大将军,将成为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甚至需要仰视的存在。


    他的意志,他的态度,将足以影响整个大宋的格局。


    毕竟,这可是唯一一个能打退蒙古的狠人,他们再蠢,也不至于得罪这样的狠角色。


    而杨过,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他平静的看着这一切,眼神深邃,十分淡然。


    效果拔群,还是挺好的。


    以雷霆手段震慑满朝文武后,杨过与郭靖在临安城的地位已然截然不同。


    宋理宗龙心大悦,又额外赏赐了许多金银玉帛,更在临安城内赐下两座颇为气派的宅院,以示对功臣的殊荣与笼络。


    这一举动,明面上是表彰杨过郭靖抗蒙之功,暗地里也未尝没有借此激励天下英才效忠朝廷的意味。


    这位皇帝,在权术笼络方面,倒也并非全然昏聩。


    然而,临安城的繁华绮丽和钟鸣鼎食,对于习惯了江湖自在,边关风云的杨过与郭靖而言,终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高墙深院的束缚,那虚与委蛇的应酬,都让他们感到浑身不自在。


    杨过自然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可郭靖性子敦厚,总是不忍让人掉了面子,所以日常赔笑都快成基本事了,他自然是讨厌的很。


    在临安盘桓数日,领略了一番帝都风光,也暗中观察了朝堂诸公与皇宫气象后,两人便向宋理宗辞行。


    宋理宗虽有心多留他们几日,以示恩宠,但也知边关重地离不开主帅,更别说现在还是收服部分疆土的关键时刻,万一出事还得杨过和郭靖威震敌军,才能达到何平。


    毕竟边境若是不和平,他这个皇帝也坐不安稳。


    所以宋理宗也并未强留,厚赐遣归。


    归心似箭,两人此番不再慢行,施展轻功,快马加鞭,没用多少工夫,便已回到了熟悉的襄阳城。


    得知杨过与郭靖归来,襄阳城内一片欢腾。


    吕文德率众出迎,黄蓉带着大小武和郭芙等人更是早早便在城门口等候。


    见到二人身影,郭芙第一个冲了上去,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喜悦。


    因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天黑,所以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只是各自回府,明日准备宴席。


    家中小龙女和李莫愁依然等待,见到杨过回来,自然是喜不自胜。


    当晚杨过自是享尽了齐人之福,其中旖旎,不足为外人道。


    次日,郭府设下家宴,既是接风洗尘,亦是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十年和平。


    席间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小龙女不愿参加这种热闹的地方,自然没来。


    而李莫愁也不便出现在正式场合,自然也没出现。


    家宴之后,郭靖与黄蓉将杨过唤至书房。


    灯火之下,黄蓉看着愈发沉稳俊朗的杨过,眼中满是欣慰,她微笑着开口道:“过儿,如今蒙古已退,十年之内,边境可保无虞。


    所谓成家立业,你和芙儿的年纪也都不小了,之前因战事紧迫,一直耽搁着。如今正好趁着这段太平日子,将你们的婚事办了,你看如何?”


    郭靖也在一旁点头,沉声道:“是啊过儿,家国大事固然重要,但儿女终身也不能一直耽误下去。


    你和芙儿两情相悦,早日完婚,也好了却我和你郭伯母一桩心事。”


    杨过对此早有预料,闻言并无意外,洒脱一笑:“全凭郭伯伯、郭伯母做主便是。”


    对于此事,他倒是非常无所谓的。


    不过他话锋微顿,脸上露出一丝好奇:“不过我我倒是发现一件事,我见大武小武他们两人,今日席间神色坦然,似乎对我和芙妹之事,已然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