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窝阔台:欺人太甚!
作品:《重生杨过:弥补所有遗憾!》 断臂使者带着无尽的恐惧和杨开提出的惊人条件,一路向北,不敢有丝毫停歇。
他伤口虽经简单处理,但断臂之痛和失血后的虚弱,让这段旅程变得格外漫长而艰辛。
足足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才终于在遥远的西域某处,找到了正在督师西征的蒙古大汗窝阔台。
当使者匍匐在地,涕泪交加地诉说完在襄阳城的经历。
从自己最初的倨傲到杨过雷霆般的手段,再到杨过提出的停战二十年和那个石破天惊的西方世界地图条件时,金顶大帐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当然,他隐去了自己无礼的细节,只强调杨过凶残暴戾。
这也是怕窝阔台因此而迁怒于他,这才选择性的说了事情,只能说自我保护这一块。
窝阔台先是勃然大怒,额头上青筋暴起,猛地将手中的金杯摔在地上,醇香的马奶酒溅得到处都是。
十万大军覆灭,侄子被擒,已是奇耻大辱,如今对方竟还敢如此羞辱他的使者,提出这等近乎讹诈的条件!
这简直是把蒙古的颜面踩在脚下!
“杨过!郭靖!欺人太甚!”
窝阔台怒吼声震得帐篷嗡嗡作响,帐内诸将无不屏息垂首。
“亏本汗当初还把郭靖当一号人物,没想到他居然任凭杨过如此残暴!果然当初求父汗饶恕花剌子模子民的事情,就是他的伪善!”
窝阔台气的骂骂咧咧,可帐内众人都多少有点蚌埠住。
蒙古大汗说别人残暴,这可太幽默了。
然而,暴怒之后,作为一代雄主,窝阔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怒火解决不了问题,忽必烈必须要救,南线的烂摊子也必须要收拾。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那瑟瑟发抖的使者身上,沉声问道:“你确定…那杨过亲口所言,他握有西方世界的详尽地图?”
使者忍着恐惧,连忙磕头道:“千真万确,大汗!那杨过说得十分肯定,还说…还说若得此图,大汗之功业,或许…或许能超越成吉思汗…”
“超越成吉思汗…”
这六个字,如同拥有魔力一般,狠狠击中了窝阔台内心最深处!
作为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继承汗位以来,他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父亲巨大的光环之下。
父亲打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基础,而他,似乎更多是在守成和扩张。
虽然西征也取得了辉煌战绩,但想要在功业上超越那个被尊为上帝之鞭的父亲,他内心深处知道,难如登天。
可是…如果…如果真有那么一幅地图,一幅能指引蒙古铁骑征服整个已知世界的地图…那意义将完全不同!
父亲征服了东方和中部,而如果他窝阔台,能率领蒙古走向更遥远的西方,征服那些传说中富庶无比的国度,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帝国…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如同野草般在窝阔台心中疯狂滋长,让他怦然心动,甚至感到一阵口干舌燥。、
巨大的诱惑,暂时压过了愤怒和耻辱。
他沉吟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直接答应二十年停战?
这个绝无可能!
南宋是心腹之患,决不能放弃。
但若那地图是真的…或许,可以做出一些让步,先稳住南方,集中力量完成西征,甚至凭借地图开启更宏大的征服…
然而,他身为大汗,西征正值关键时刻,不可能轻易离开前线返回东方去处理谈判事宜。
必须找一个足够分量、且值得信赖的人全权代表自己。
他的目光在帐内诸将身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一个沉稳雄健的年轻人身上。
蒙哥,他的侄子,拖雷的长子,忽必烈的亲哥哥。
蒙哥年纪虽轻,但作战勇猛,性格沉毅,在黄金家族第三代中堪称翘楚,其能力和威望甚至超过其弟忽必烈不少。
由他前去处理救回弟弟的事宜,于公于私都最为合适。
而且,蒙哥的沉稳和判断力,也足以应对复杂的谈判局面。
“蒙哥。”
窝阔台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与威严。
“臣在!”
蒙哥跨步出列,他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度。
“本汗命你为全权特使,即刻点齐一万精骑,随使者返回襄阳,你的任务,一是务必确保忽必烈等人的安全归来,二是与那杨过、郭靖谈判。”
窝阔台略一思索,说道:“本汗给你一个底线,停战期限,最长十年!这是底线!至于其他细节,如金银补偿等,可视情况让步,这些倒是无所谓。
但最重要的是,要亲眼验证那西方世界地图的真伪!若那地图确有其事,且价值巨大,或许,十年停战,换来的是我蒙古西征的一路畅通。”
他将巨大的谈判权和一定的灵活性交给了蒙哥,显示出对他的绝对信任。
这其中也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蒙哥曾经参加过西征,走过许多地方,验证地图真伪这件事,交给他最合适不过。
蒙哥听到这个任命,心中也是一阵激动。
他早就为弟弟忽必烈的安危忧心忡忡,如今能亲自前去营救,自然是义不容辞。
他单膝跪地,郑重道:“臣领命!定不负大汗重托,必救回王弟,探明地图虚实!”
事情就此定下。
蒙哥行动极为迅速,很快点齐了一万最精锐的蒙古铁骑,带着那名断臂使者,浩浩荡荡地踏上了东归之路。
这一次,他们是带着明确的使命和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行军速度极快,不到两个半月,便已兵临襄阳城下!
这一日,襄阳城头的守军远远望见北方烟尘滚滚,蹄声如雷,一面面熟悉的蒙古战旗出现在地平线上,顿时警钟长鸣!
“蒙古人!蒙古人又来了!”
消息瞬间传遍全城,刚刚安宁了几个月的百姓们,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但很快,这种恐慌就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信任。
“怕什么!有郭大侠和杨将军在!”
“对啊!上次十万大军都灰飞烟灭了,这次才来多少人?”
“说不定又是来送人头的!杨将军正好再擒他们一个大官,哈哈哈!”
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中,充满了对杨过郭靖近乎盲目的信心。
上次的大胜,彻底扭转了襄阳军民对蒙古铁骑的恐惧心理。
他们相信,只要那几位英雄还在,襄阳就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