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战在即
作品:《重生杨过:弥补所有遗憾!》 杨过闻言,却是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他那特有的、略带几分惫懒和狂放的笑容:“郭伯母,话不能这么说。黄岛主他老人家可是跟我兄弟相称,一口一个杨兄弟叫得亲热着呢。
要是按那么论,我岂不是成了您和郭伯伯的长辈了?这多不合适,反正我也不是桃花岛正式门人,咱们各论各的,我叫他一声冯师兄,正合适。”
黄蓉被他这话噎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顿时无语。
她心中暗自气恼:爹爹也真是老不羞!早说不能和过儿称兄道弟!他也不听,现在这不是乱套了吗?!
但这话又不能直接说出来,只得没好气地瞪了杨过一眼。
她试图挽回一下辈分:“可你再怎么说,也算半个桃花岛的人,这辈分总不能差得太离谱吧?”
杨过依旧是一副“我就这么着了你能奈我何”的模样,笑道:“郭伯母,您忘了?黄岛主新收入门下的弟子程英,可是我的女人。
这么论起来,我和冯师兄平辈论交,叫她一声师兄,不是正合适吗?”
“程英师妹她…?!”
黄蓉再次被暴击,美眸瞬间睁得更大了。
这件事她其实早有猜测,但此刻被杨过如此直白、甚至带点炫耀意味地说出来,还是让她感到一阵错愕和无奈。
她看看杨过,又看看一旁因为听到程英这个名字而有些茫然的冯默风,最终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彻底放弃了在辈分上跟杨过纠缠的念头。
罢了罢了,这小子如今武功高到没边,性子又桀骜不驯,他能看在桃花岛的面子上,肯叫一声师兄已经算是给面子了,虽然是从程英那边论的。
真要较真,难道还能打得他改口不成?
黄蓉摇摇头,将辈分问题抛到脑后,注意力重新回到了激动又拘谨的冯默风身上。
她走上前,语气变得温和而关切:“冯师兄,这些年,你受苦了,我爹他后来其实常常后悔当年之事…”
冯默风见到小师妹主动前来问候,更是激动得手足无措,连连摆手:“不苦不苦!那也没什么苦的,师父…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可还康健?他…他真的…”
他问的几乎全是关于恩师黄药师的近况,眼神中充满了孺慕之情与深深的愧疚。
黄蓉耐心地回答着他的问题,心中却不免再次感叹。
无论是之前的梅超风、陆乘风,还是眼前的冯默风,都是一般。
即便当年被父亲那般严厉地惩罚,废掉武功,逐出师门,数十年过去,心中对父亲的敬畏与思念却丝毫未减,反而愈发浓烈。
这份近乎盲目的尊师之情,让她这个做女儿的都有些动容。
自己老爹这教育徒弟的本事,当真是天下独一份,让人不服不行。
黄蓉看着这位饱经风霜、对父亲依旧满怀孺慕之情的师兄,心中亦是唏嘘不已。
她当即唤来鲁有脚,低声吩咐下去,动用丐帮遍布天下的消息网络,全力寻找东邪黄药师的踪迹,并传递一个简单的消息:弟子冯默风已寻回,现于襄阳,盼师父一见。
鲁有脚领命而去,深知此事关乎黄帮主的师门情谊,不敢怠慢,立刻调动了最得力的弟子,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扩散出去。
冯默风得知小师妹如此上心,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道谢,心中对重回师门的期盼更是炽热。
他自此便在襄阳城安顿下来,由郭靖黄蓉安排住处,虽然也略有点不适应,但比起在蒙古军营中提心吊胆的打铁生涯,已是天上地下,心中倍感安宁。
然而,襄阳城的重心,很快便从这份意外的重逢喜悦,彻底转向了即将到来的生死决战。
休战期的最后两天,如同沙漏中的细沙,无声而紧迫地流逝。
整个襄阳城,表面上依旧维持着紧张的训兵节奏,城头旌旗招展,士兵操练的号子声不绝于耳,与往日并无不同。
郭靖每日亲自巡视城防,检阅军队,神色肃穆,要求严格,仿佛只是在为可能到来的常规攻城战做准备。
但在这看似寻常的表象之下,一股压抑着的,炽热的战意正在悄然涌动。
高层将领们心中都清楚,真正的雷霆一击,并非被动守城,而是主动出击!
杨过历时九夜的秘密行动,已然为这场反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莫愁配制的奇毒,其药性阴损而缓慢,需要时间在人体内积累发酵,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根据她的精确预估,在最后一份毒药投入的两日之后,也就是休战期结束的那一天,将是蒙古大军整体状态跌至谷底之时。
届时,中毒者会普遍出现严重的高热,四肢极度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莫说冲锋陷阵,便是拿起兵器站稳都成问题。
战斗力下降六七成甚至更高,也绝非虚言。
这两日,便是留给毒性充分发作的发酵时间。
襄阳守军则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最后的秘密动员和战术部署。
所有的准备都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知晓完整计划的仅限于郭靖黄蓉杨过吕文德等寥寥数人。
即便是参与备战的精锐部队,也只被告知休战期将过,要时刻保持最高的警备状态,其他的也什么都没说。
黄蓉心思缜密,深知襄阳城内鱼龙混杂,难保没有蒙古方面安插的细作,任何大规模异常调动或是过于乐观的情绪外露,都可能引起敌人的警觉。
因此,她刻意维持了外紧内松的态势,一切如常,甚至故意散布一些关于粮草紧张、城防压力增大的模糊消息,以迷惑潜在的耳目。
杨过在这两日里也并未闲着。
他虽不直接参与军队调度,但其超然的武功和此次下毒的首功,使他成为了全军士气的无形支柱。
他偶尔会在校场现身,虽不言语,但那挺拔的身姿和淡然自信的目光,无形中便给了将士们莫大的信心。
所有人都隐隐感觉到,这位神通广大的杨大侠,一定还能为襄阳城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胜机。
郭靖则与吕文德及众将反复推演出击的细节。
选择哪个方向作为主攻点,骑兵和步兵如何配合,如何利用蒙古军营因疫病产生的混乱,如何分割包围,又如何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郭靖坚持攻势要猛,出手要狠,力求在第一波攻击中就彻底打垮蒙古人的斗志,然后直接一鼓作气重逢就行了,最大化减少己方伤亡。
整个襄阳城,就像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弓弦紧绷,蓄势待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决绝的气氛。
士兵们擦拭着刀枪,检查着弓弦,眼神交汇时,往往能看出一丝心照不宣的厉芒。
他们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但来自高层的坚定决心和杨过带来的神秘信心,让他们相信,这一次肯定也和上一次一样,把蒙古打到害怕,主动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