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给蒙古下毒之计

作品:《重生杨过:弥补所有遗憾!

    这时,一旁的朱子柳、武三通等弟子却面露急色。


    朱子柳上前一步道:“师父,以您的身份,岂可独留于此?不如让弟子等人也留下相伴!”


    他们实在不放心师父一人久居这刚经历过惨剧的山谷。


    “我是什么身份?不过是一个老僧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一灯大师看向弟子们,先是轻轻反问一句,然后又微微一笑,摇头道:“子柳,你们的心意为师明白,但大理那边,寺中日常事务还需你们打理维持。


    为师在此住上三年,为慈恩诵经超度,亦是修行,你们不必担忧,以为师的武功,自保无虞,况且,此地尚有公孙姑娘和谷中弟子,并非独居。”


    他这话说得在情在理。


    放眼天下,能威胁到一灯大师安全的人,屈指可数。


    除了深不可测的杨过,即便是金轮国师亲至,也未必能在一灯手下讨得好去。


    有他坐镇绝情谷,确实堪称万无一失。


    朱子柳等人见师父心意已决,且考量之下确实如此,师父的安全并无大碍,这才稍稍放下心来,恭敬应道:“是,弟子遵命,还请师父多多保重身体,我等会定期前来探望。”


    后事既已安排妥当,杨过等人也不再久留。


    协助公孙绿萼和一灯大师处理完裘千仞、裘千尺、公孙止的下葬事宜后,杨过、郭靖、黄蓉、郭芙、大武小武以及朱子柳等人,便辞别了绝情谷。


    临行前,杨过自然没有忘记那五个战战兢兢的蒙古高手。


    他信守承诺,并未为难金轮国师和尹克西等人,径直放他们离开了。


    金轮国师几人如蒙大赦,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甚至对杨过生出一丝莫名的敬佩,觉得此人虽然武功高得不像话,手段也狠辣,但终究是郭靖教出来的,讲究信义,说放就放,颇有宗师气度。


    他们哪里知道,杨过的心思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难测。


    放他们走,绝非因为什么信义,纯粹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已经榨不出任何价值,杀了反而可能引起蒙古方面的激烈反弹,到时候计划生变,不如放回去,还能显得自己大气。


    若他们仍有威胁,或是有利可图,杨过的手段,绝对会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不择手段。


    一行人快马加鞭,不日便回到了襄阳城。


    刚回到府邸,甚至来不及多做歇息,李莫愁便迎了上来,她依旧是那副冷艳的模样,但看向杨过的眼神却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自得。


    杨过看出李莫愁的得意之色,心中已经猜到了事情,便笑道:“莫愁,是大理那边有了消息么?”


    李莫愁嘴角微扬,从袖中取出一个比女子拳头还要小一圈的白瓷小瓶,瓶口密封得极为严实。


    她将其递给杨过,语气平淡却带着毋庸置疑的自信:“喏,按你的要求,大理那边送来的极品毒瘴为主料,我又加了几味宝贝,反复淬炼浓缩而成。


    就这么一小瓶,若是投入水源或是粮草之中,稀释开来,毒翻上千人不在话下,无色无味,难以察觉,绝对是好东西。


    但若稀释的话,效果就会打折扣了,中毒者不会立刻毙命,但会浑身乏力,高热不退,丧失战力,没有独门解药,或许会大病一场,但能不能毒死人,却很难说了。”


    杨过接过那小瓷瓶,入手微凉,分量极轻。


    他眼中闪过一抹满意的精光。


    如此剂量,如此效果,正是他所需的。


    若体积太大,气味刺鼻,即便以他的武功,想要在守卫森严的蒙古大营粮草中做手脚,也难免会增加风险。


    而现在,这么一个小巧不起眼的瓶子,简直是潜入下毒的神器。


    “莫愁在用毒方面的造诣,恐怕唯有当年的西毒欧阳锋可堪比拟了。”


    杨过难得地夸赞了一句。


    李莫愁轻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傲色,显然对此评价颇为受用。


    事不宜迟,杨过立刻寻了郭靖和黄蓉,将绝情谷之事简要说明后,便重点提到了这毒药之事。


    郭靖闻言,浓眉紧锁,沉声道:“过儿,此举是否有伤天和?”


    他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对于下毒这种手段,本能地有些排斥。


    黄蓉早知此事,自然早有准备,她劝解说道:“靖哥哥,如今是非常时期,蒙古大军围城,休战期一过,便是生死存亡之战。


    若能以此法削弱敌军战力,减少我军将士伤亡,乃至保住襄阳,便是可行之法,过儿此举,也是无奈之下的策略。”


    她看向杨过:“过儿,你有几分把握?需知蒙古大营守备森严,粮草更是重地。”


    杨过自信一笑:“此事大可以放心,我自有分寸,不会滥杀,此毒稀释后主要在于削弱敌军,并非为了大规模毒杀。


    至于潜入嘛,那蒙古军营虽然把守严密,却又如何难得住我?郭伯母大可不必担忧此事。”


    见杨过如此有信心,且黄蓉也支持,郭靖最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一切小心,若事不可为,速退为上,自身安全最为紧要。”


    郭靖现在毕竟不是当初那个傻小子了,他知道,若是继续打下去,大宋死伤的将士和百姓肯定会更多,杨过这一招虽然缺德,但却很好用,为了大局,他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杨过笑着点头道:“明白。”


    计议已定,从第二天夜里开始,杨过便换上了一身夜行衣,凭借卓绝的轻功和江湖上惯有的潜行匿踪之术,如同一个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一次次潜出襄阳城,直奔蒙古大营。


    蒙古大营连绵数十里,守卫森严,巡逻队伍川流不息。


    但杨过的身法实在太过高明,加之他对气息的控制已臻化境,总能找到巡逻的间隙,或是利用阴影、草丛乃至军帐本身作为掩护,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明哨暗岗。


    他目标明确,直指后勤粮草堆放之处。


    那里守卫更是严密,但对于能飞天遁地的杨过来说,并非难事。


    他如一片羽毛般落在巨大的粮草堆上,动作轻盈得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快速而谨慎地拨开表层的草料或粮袋,将那个小瓷瓶中的浓缩毒液,分多次、分地点,小心翼翼地滴入内部。


    毒液迅速被各处的粮草所吸收,看不出任何异样。做完手脚后,他又仔细地将表面恢复原状,不留丝毫痕迹。


    整个过程中,他的心跳平稳,呼吸绵长,精神高度集中,却又显得游刃有余。


    偶尔有巡逻队从附近经过,火把的光芒几乎要照到他的衣角,却总被他以不可思议的身法和预判悄然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