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什么叫凭空取利?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实话讲,他们现在怕是连前路都看不清了。”


    “同样的道理,这群年轻人掌舵,迟早把整个国家拖进泥潭。”


    高育良的神情依旧冷淡,语气中却带着不容置疑。


    万开宁对管理有些心得。


    他自然清楚这件事背后的隐患。


    他也明白,高育良不是在随口说笑。


    每一句话、每一个判断,几乎都切中要害。


    正因如此,他才真正见识到高育良那深不可测的一面。


    “领导,您比我想的还要高明得多。”


    高育良笑了笑,摆摆手。


    “这话可不敢当,你这是抬举我了。”


    “其实他们的底子没那么硬,眼下正面临两大难题。”


    ………·………


    特美鲁国内的企业要是想引进喷砂设备,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从基建强国采购。


    二是转向其他国家寻求货源。


    可问题是,能造这种设备的国家,大多跟特美鲁不对付。


    就算买得到,也不见得能运回来。


    更何况金塞拉绝不会袖手旁观。


    一旦运输开始,金塞拉的小型潜艇必然出手拦截。


    到时候钱花了,东西却落不到手里,白白吃亏。


    更别指望强国海军替他们护航。


    这一点,本身就是个死结。


    而说到从强国进口,又牵出另一个关键问题。


    高育良向来眼光精准,此刻也毫不避讳地点了出来。


    强国已经清楚高育良的整体布局,怎么可能还把昂贵的装备卖给别人?


    再者,对方有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是个疑问。


    或许能勉强凑个首付,可后续款项跟不上怎么办?


    就算钱到位了,项目推不动,照样白搭。


    归根结底,特梅鲁这个国家,做事总是破绽百出。


    何况强国既然批准了高育良的方案,就不会再给其他类似的计划开绿灯。


    一切早已尘埃落定。


    听到这里,万开宁终于放下心来。


    他知道,这一趟没有白跑。


    剩下的唯一悬念就是——


    “领导,如果我们能搞定金塞拉那边的事,您能不能让我们公司独家接手这笔生意?”


    “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您在当地的战略部署。”


    高育良缓缓点头。


    “这事没问题。”


    “只要你们愿意牵头处理金塞拉的事,剩下的交给我。”


    “我可以保证,你拿到的好处,会远超预期。”


    万开宁顿时眉开眼笑。


    两人随后共进晚餐,不久便各自离开。


    回到酒店后,万开宁立刻投入筹划。


    儿子万梓冲看着父亲神采奕奕的样子,感到十分意外。


    “您今天怎么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难道所有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万开宁一笑。


    “差不多吧。


    不只是准备好了,我打算全面出击!”


    今晚的交谈让他彻底摸清了高育良的真实意图。


    既然看清了方向,自然就要果断行动。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全面行动的代价,谁来承担?


    当前最紧要的障碍,仍是金塞拉。


    只要他们不停止填海建岛的计划,就是最大的威胁。


    万开宁付出这么多努力,绝不容许一切功亏一篑。


    所以他不仅要挡住对方,更要主动出击。


    万子冲察觉到父亲的决心,脸上浮现出疑惑。


    “不止是阻止他们?您还有别的打算?”


    “莫非您已经在背后布了局?”


    “你说呢?我是不是还有别的安排?”万开宁反问。


    万子冲犹豫了一下:“您该不会还有什么后招吧?”


    万开宁点点头,目光沉稳。


    “你猜对了,我确实另有计划。”


    “去通知杨梅,让她尽快来见我。”


    一听这话,万子冲眼中闪过一抹期待。


    由于杨梅曾担任帝国的财政要职,又被派来此地负责经济事务,身份非同一般。


    可以说,许多复杂的问题在他面前都能找到答案。


    父子二人此刻已心照不宣,彼此了然。


    没过多久,杨梅便到了。


    “万先生,您这么急着找我,是出了什么事吗?”


    “该不会又是账本上的事吧?”


    万子冲顺势找个由头走开了。


    万开宁笑着递上一杯热茶。


    “咱们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眼下有点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想知道金塞拉那边到底什么情况,还有特梅鲁现在怎么样了?”


    杨梅一听,就知道他必有深意。


    但他没想到,问题竟已如此紧迫。


    换句话说,局势已经相当棘手。


    不过话说回来,金塞拉和特梅鲁的经济状况原本相差无几。


    甚至最近,金塞拉隐隐有反超的趋势。


    金塞拉拥有完整的海陆空军事体系,背后还支撑着庞大的工业体系。


    整个国家的发展路径清晰、结构合理,稳步前行。


    而特梅鲁就显得混乱得多。


    正府没有长远规划,内阁成员频繁轮换。


    从年初至今,已经换了三拨人马。


    每一任都在前任留下的财政残局里扒拉资源,像在大鱼肚子里抓小鱼,再剖开小鱼找更小的鱼。


    每一轮预算都比前一轮缩水四成。


    这样的折腾方式,怎么可能推动国家前进?


    万开宁对此知之甚少,听后也感到震惊。


    “那别的方面呢?”


    杨梅轻轻摇头。


    “我已经说了,特梅鲁其他方面基本瘫痪……”


    “几乎可以说是全面溃败。”


    “您要是真想在这儿投钱,我不拦您。”


    “但得提醒您,现在两边市场已经开始对撞,金塞拉随时可能发起冲击。”


    万开宁却笑了。


    这在他眼里不是危险,而是绝佳的机会。


    只要金塞拉敢出手,他就一定能抓住破绽。


    到那时,谁生谁死,还说不定!


    不得不说,他的胆识确实惊人!


    万开宁彻底理清了形势,随即召集了一批商界顶尖人物。


    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马俊。


    国内首屈一指的财务专家马如涛。


    享誉全球的超算权威汤飞。


    还有众多重量级人物齐聚一堂,来到他安排好的会议室。


    这是一场远程会议,却让所有人听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计划。


    他们将同时开辟两条战线!


    换句话说,万开宁已做好万全准备,双线并进。


    他只是个商人,从不为谁的理想或荣耀买单。


    他唯一关心的,是如何确保自身毫发无损。


    这笔投资最终将达到一百三十亿,但它的影响力将波及两国。


    他的布局将成为两国之间无法绕开的关键选择。


    无论结局如何,胜利者都必须依赖他。


    只有他,才能主导岛屿建设的项目。


    最终结果只有一种——他赢。


    至于别人输赢,与他无关。


    万开宁的野心让在场多数人都为之动容。


    尤其是超算专家汤飞,最为震撼。


    他明白,统计学的本质和治国之道确有相通之处。


    但用这种方式下注,未免太过冒险。


    说白了,这是一次近乎疯狂的豪赌。


    汤飞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


    “万先生,您清楚这件事的风险有多大吗?”


    “一旦失败,您将同时成为两个国家的眼中钉。”


    “到时候,所有布局都将毁于一旦。”


    万开宁脸上依旧挂着从容的笑。


    他坚信一切尽在掌握。


    在他看来,汤飞不过是太过谨慎罢了。


    他起身倒了杯红酒,递过去,轻轻拍了拍对方肩膀:


    “别担心,我们现在谈的不是那些扯不清的纷争。”


    “我们即将推进的合作,远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


    “你们真觉得我费尽心思,就为了在这座人工岛上赚点小钱?”


    万开宁眉宇间闪过一丝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