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人工岛的项目?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白向权常和这些人闲聊几句,倒也不觉得寂寞。
高育良则正好借这段日子好好理清思路。
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主动拨通了万开宁的电话。
“好久不见了,万总最近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
“我一过来,你就销声匿迹,这是闹哪出?”
万开宁轻笑两声。
“您这话可折煞我了,我不过是个跑腿办事的,谁用得着,我就给谁搭把手。”
“您突然打越洋电话过来,肯定是有事吧?有话直说,我这边绝无二话。”
听到这话,高育良也不再绕弯子。
上回若不是他及时出手,万子冲早就和叶家一样栽了跟头。
这份人情,万开宁心里清楚得很。
拖着不还,面子上过不去;可真要还,又怕牵扯太深。
更何况,有些事,哪怕不说透,旁人也能察觉出几分不妥。
一个字眼不对,一句语气偏差,都可能惹来麻烦。
万开宁最懂这个分寸。
高育良顿了顿,终于开口:
“今天找你,是想谈个合作——你有没有兴趣,做一个人工岛的项目?”
万开宁眼神一动,目光落在桌上的那份方案书上。
那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岛屿建设与民生、经济、未来布局的关系分析。
这类课题他研究已久,没想到高育良这么快就递来了机会。
“在哪建?时间怎么安排?周期多长?”
“投入多少资金?规模做到什么程度?”
高育良嘴角微扬,知道这事有门儿。
“别急嘛,你听说过特梅鲁吗?”
“他们现在正打算建一座大型人工岛……”
两人谈了很久,挂了电话后,万开宁坐在原地,神情略显复杂。
他本不该有什么负担,可一听邻国也要动手造岛,心里顿时起了波澜。
高育良这个人,果然不简单。
本该由他去权衡的难题,竟然轻轻巧巧地推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商人。
万开宁皱起眉头。
“老高啊老高,咱们关系也算熟络了,你还信不过我?”
“这种事压到我肩上,叫我怎么扛得起来?”
“我不过是个做生意的,顶多决定投不投、往哪儿投。”
“你这分明是拿难题考我。”
他百思不得其解,高育良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只是试探?还是另有深意?
正想着,万子冲推门进来,听完了经过,忽然笑了。
“爸,您平时精明得很,怎么这会儿反倒糊涂了?”
“您想想,领导为什么偏偏跟您提这事?”
“难不成他认识的投资人就您一个?那不可能啊。”
像高育良这种位置的人,能叫得动的商界人物多的是。
万开宁算不上头一号,更别说独此一家。
既然如此,为何这事偏偏落到了自己头上?
莫非其他大佬看不上?
绝无可能。
他们恐怕连消息都没听见。
要知道,人工造岛可是块肥肉。
投一百亿,两年就能翻十倍,一旦开发旅游,年年都有几十亿进账。
那高育良为何要把一个藏着风险的计划交给他?
万子冲一句话点破关键:
真正棘手的,不是建不建得了岛,而是如何不让这个岛变成纯粹赚钱的生意。
而这句话,高育良不能说出口。
因为他代表的是帝国顶层的战略意图。
一旦说得太多,风声外泄,上面自然会有人警觉。
这件事由万开宁出面显然更为妥当,更何况背后利益巨大,他没有理由拒绝。
万开宁沉下心来思量。
他脸上的神情不只是意外,更多的是震撼。
这么说的话,高育良等于亲手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没想到啊,领导心里还记挂着咱们。”
“这下又欠了他一份情。”
“你马上放下手头所有事,今晚就动身去金塞拉,联系那边的关系,务必尽快达成合作。”
话音未落,万子冲却伸手拦住了他。
“爸,现在不宜贸然出发。”
“我觉得咱们得先定个章程。”
“您想想,领导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万开宁心头一沉,略感不快。
父子之间说话,何必绕弯子?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就行了?
他皱眉催促道:“别卖关子,有话直说。”
万子冲却不急不躁,缓缓开口:
“问题既然已经交到我们手上,那咱们就得重新盘算。”
“比如,怎么能让金塞拉打消建岛念头,或者至少让他们动作慢下来?”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关键。
只要金塞拉迟一步出手,机会就来了。
反过来说,他们动作越快,咱们就越被动。
只要能拖住他们的节奏,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不得不说,万子冲的脑子确实比从前灵光多了。
万开宁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
“你这思路有点意思,接着讲。”
见父亲态度松动,万子冲胆子也大了起来:
“要是咱们正面硬碰,肯定占不到便宜。”
“可如果我们换个打法呢?”
这小子的确不简单。
他想问题,总能一眼看到根子上。
直接和金塞拉谈合作?拖慢他们的进度?都不现实。
自家公司不过是个小角色,在金塞拉眼里根本不够看。
金塞拉再小也是个国家,真要动起来,随便拉个外援都能把咱们压死。
到时候局势就完全失控了。
所以真正该琢磨的,是另一个突破口。
万开宁盯着儿子:
“你要没想法就别说,别老吊胃口。”
“有主意就痛快点说。”
万子冲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咱们能不能,从他们内部下手?”
这话有意思。
他自己当然没本事直接影响金塞拉高层,
但如果换条路走呢?
归根结底,目标和高育良说的一样——只要让对方慢下来就行。
一旦这个填海造岛的计划落地,金塞拉就会被彻底锁死在海岸线上。
它本就海军孱弱,面对帝国舰队毫无胜算。
这一仗,只许成功!
万子冲这番分析,让万开宁心跳加快。
他们正缺这样一个突破口。
如今国内投资已近饱和,再往上空间有限,
唯有转向海外,才能打开新局面,化解诸多压力。
而如果能拿下这个项目,未来的路将一片坦途。
万开宁眼神发亮,已经隐约猜到了儿子的打算。
这一招若能成,必是一击制胜!
“那咱们今晚还走吗?”万子冲抬头问。
万开宁略一沉吟:
“按你的思路,倒也不必非得立刻赶去金塞拉。”
“不过我猜,你是想从他们内部着手搅局,对吧?”
万子冲点头:
“有些话,还是等见了领导再提更合适。”
“将来真接下这个项目,少不了要仰仗上面支持。”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键时刻还得靠领导点头。”
万开宁看着儿子,心中欣慰。
这孩子,总算不再是那个只会享乐的纨绔了。
“行,那就订机票,出发金塞拉。”
“还有一件事,咱们到了那边,你是打算立刻见面,还是先缓一缓?”
万开宁向来做事稳妥,不喜冒进。
在他看来,落地就直接会面并不妥当。
更何况,他对特梅鲁是否有能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填海工程费用心存疑虑。
前期投入一百亿,对他们万家来说尚可承受,但后续的资金链能否持续?对方真的能跟得上节奏吗?
自家的投资可以形成完整闭环,可后期维护呢?
那种规模的运维,不可能全压在自己肩上。
如果对方要接手,总得拿出合理的补偿方案。
他想得深远,也必须看得周全。
这桩生意,不能只看开头,还得摸清底细。
万子冲却在一旁提醒道:
“依我看,咱们也不必想得太复杂。”
“比如现在出发,先见个面,礼数到了就行。
要是哪天高领导私下约了别的商人,咱们突然冒出来,反倒尴尬。”
“您觉得呢?”
这话让万开宁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