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那为什么不交给他试试?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此刻,必须由他定夺。
成与败,退与进,全系于他一念之间。
高育良沉默良久。
风暴国与帝国关系紧密,合作频繁。
指望他们主动配合狙击,可能性极低。
没人愿意为了别人的利益冒政治风险。
唯一的办法,就是果断出击,不留余地。
他终于开口,语气坚定:“立即行动,稳准狠,不留空档。”
“目标只有一个——摧毁凯尔乐。”
“同时通知风暴国,让他们做好应对准备。”
所谓“心理准备”,实则是暗示对方准备好接手残局。
可没想到,徐晴接下来的话让全场再度凝固。
“风暴国目前无力承接这部分产业。”
“国内几家大型科技投资方已经撤离。”
“除非帝国亲自介入,否则这一整块资源只能荒废。”
高育良眉头紧锁。
这意味着能接下这块盘子的角色寥寥无几。
而帝国境内,又有几家民企能吞得下如此庞大的体量?
那可是一笔高达三千亿的资产布局,牵涉全球供应链与能源命脉。
如此重大的布局难题,直接牵动着整个局势的走向。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口。
命悬一线之间,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高育良也在反复权衡。
让自家亲戚出面接手,会不会惹人非议?招来闲话?
徐晴在一旁劝道:
“您现在真没必要顾虑这么多,当务之急是把事情解决掉。”
“再说了,风暴国倒下的企业一抓一大把,少这么一家,外人也不会多看一眼。”
“可对凯尔乐来说,却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绝不能让它有机会东山再起,更怕他们换个壳子重新开张。”
“这些后患都得提前堵死,您说是不是?”
高育良心里明白她说得在理,可真正要操作起来,阻力不小。
更棘手的是,帝国内部竟找不出一个能担此重任的人。
这时康克尔凑上前,低声提醒:
“咱们不是有现成的人选吗?您再想想。”
“前两天人家还特意捎了茶叶过来,礼数周到得很。”
这一句话点醒了高育良。
他猛然记起——
万开宁前几天专程从国内飞过来,亲自登门赔罪,态度极为诚恳。
而此人恰好在这一行里手段老辣,经验丰富。
横竖都是便宜别人,不如给个顺水人情。
就算他不领情,也不损失什么。
那为什么不交给他试试?
但他心头仍有一丝不安:万子冲要是跟着掺和进来,岂不是平白生事?
高育良一直觉得,那小子就是颗定时炸弹。
迟早有一天会把万开宁拖进泥潭。
可眼下形势紧迫,左思右想,竟再无更合适的人选。
即便凯尔乐再强势,也硬不过万开宁背后的势力网。
时间不等人,抉择必须立刻做出。
“就这么定了,通知万开宁,这个机会留给他。”
徐晴很快联系上了万开宁。
一听是风暴国的项目,对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谁不知道那是块肥得流油的蛋糕?
可转念一想,万开宁眯起了眼。
天上掉馅饼的事,哪有这么巧?
这份好意背后,恐怕另有深意。
他的犹豫没逃过徐晴的眼睛。
“万先生,您这副神情,莫非怀疑我们领导在跟您打哈哈?”
万开宁连忙笑着摆手:
“哪敢啊,领导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我只是纳闷,这么重要的项目,为何偏偏落在我头上。”
“换个人来接手,也不奇怪。”
电话那头,高育良接过话筒,语气沉稳:
“你说得没错,这项目本不该给你。”
“但我得先跟你挑明,这不是什么轻松差事,你得有心理准备。”
“这个项目背后的水很深,麻烦远比表面看到的多。
这是我从凯尔勒手里抢来的,等于是撕了他一块肉。”
万开宁听完,沉默片刻。
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悄然瓦解。
若高育良不愿透露内情,他自然会疑神疑鬼。
可如今对方愿意坦诚相告,说明信任已有几分。
这恰恰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
他心头一热,顿时放下所有防备。
“领导还能想到我,真是让我感激不尽。
您放心,这事交给我,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只要我出手,就没有拿不下的局。”
高育良轻轻点头。
“这就对了,你一旦动手,局面自然尽在掌握。”
“我不多说了,动作要快。”
挂断电话后,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笑意,目光齐刷刷投向高育良。
“都傻站着干嘛?”他笑着扬了扬眉,“还不赶紧庆祝一下?”
一瓶香槟应声开启,泡沫四溢。
众人举杯畅饮,谈笑风生。
直到夜深,高育良才挥手示意大家散去休息。
帝国随即开始重新部署安全策略。
尤其是对方突如其来的动作,完全出乎意料。
尽管近期各项指标并不亮眼,但在安防方面,帝国一向滴水不漏。
应急预案一经启动,立即形成严密防线。
对手被牢牢扼住咽喉,蘑荪科技一时无法反扑。
高育良抓住空档,迅速联合宝克隆展开反击。
一次精准打击,直击要害。
凯尔勒与海豚公司旗下产业接连受创,损失惨重。
根基动摇,元气大伤。
风暴国项目刚起步便宣告崩盘,股价暴跌至谷底。
凯尔乐总裁连夜请辞,仓皇离场。
然而,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凯尔乐的掌舵人被拦在了机场出口,寸步难行。
这一连串举动彻底触怒了白水雇佣集团。
起初,他们对事态发展还抱着观望态度,并未真正动怒。
可如今,对方已踩到了他们的底线,再无法袖手旁观。
于是,白水迅速联系宝克隆,提出谈判请求。
只是这所谓的“谈判”,从一开始就带着胁迫的味道。
宝克隆眉头紧锁,直视眼前来客:“你们的意思,是希望我们立刻交出凯尔乐的所有产业?”
“这绝无可能,合作的前提不存在。”
“若真想进入这块市场,至少得建立联合经营的框架,必须有我们国家的参与。”
前来交涉的是白水的执行总裁伯尔宁。
此人语气强硬,神情倨傲,全然没有半分协商的诚意。
他冷冷回应:“我们只希望布鲁克尔尽快打开门户。
本来无冤无仇,何必把事情做绝?”
“凯尔乐的核心资产在于矿源,我不信你会愚蠢到彻底封锁这条路。”
“当然,我也知道背后有人给你出主意——那个叫高育良的吧?”
“你们之间的对话我一清二楚。
但别指望靠这点情报就能压住我。”
宝克隆轻轻摇头:“你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我们的决策,还轮不到外人插手。”
“请明白一点,这件事上我们无法让步。
要么继续谈,要么你们就此退出布鲁克尔的市场,别无选择。”
他语气坚定,寸土不让。
伯尔宁静静盯着他,眼神如冰:“你会后悔今天说的话,我向你保证。”
宝克隆不以为意,转身便走,对那句威胁毫不在意。
临走前,他第一时间将整个过程通报给了高育良。
他也纳闷:人都被扣下了,批文也早已签发,这时候才跑来谈条件,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种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拨通电话时,高育良似乎正翻着书页,听筒里传来纸张轻响。
宝克隆把经过原原本本讲了一遍,随后问道:“你觉得他们这么做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会不会还有别的后招?”
“我们和白水打交道不多,不太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想听听你的看法。”
高育良轻笑一声:“谈不上熟悉,我们也只是听说过他们罢了。”
“不过你说他们对你发出威胁了?”
宝克隆应了一声:“是,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应对?”
话音未落,高育良心头忽然掠过一丝异样。
他的直觉一向敏锐,每次这种莫名的不安浮现,往往预示着危险临近。
多年经验告诉他,不能忽视这种信号。
而这一次,那股寒意来得格外清晰。
他沉声道:“我觉得不对劲,这件事得重新考虑。”
“我的建议是,你先避开一阵子。”
“没必要跟他们正面冲突,万一他们动真格的呢?眼下布鲁克尔也没急事,不如休个假,躲半个月,看看局势再说。
我怕他们会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宝克隆却不以为然:“高,你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