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拥有如此深远的眼光,策划了这样一套周密布局?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高育良微微一笑,语气轻松。
“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海德柳拉摇摇头,声音低沉:“并非沉默,只是没想到您会亲自到场。”
“我与布鲁克尔之间的事,似乎不该惊动您才是。”
高育良听罢,嘴角微扬,显然不信这套说辞。
“那咱们就开门见山,谈谈环保积分的事。”
“前脚刚有个国家提出这个概念,你们后脚就开始大批量制造相关设备。”
“还搭配积分体系推广使用,对吧?”
……·………
“接下来,还要推出环保罚单制度——这一步也没错吧?”
“可你们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保护环境,而是反过来掌控所有人。”
“想用这套规则把大众绑住,当成你们的提线木偶。”
“真当全世界都看不透你们的算盘?”
这一番话如雷贯耳,震得对方心头一颤。
话音未落,高育良已将一叠文件重重拍在桌上。
“实话讲,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应对方案,你可以现在就看看。”
海德柳拉颤抖着翻开文件,脸色瞬间铁青。
他万万没料到,高育良的动作竟如此迅速。
对方竟然联合宝克隆,开发出一套反向积分机制——将报废的车辆、船只及各类机械,通过新型环保方式回收处理,由此生成一类全新的积分凭证。
这种积分,恰恰能抵消所谓的“环保债务”,成为对抗原有体系的利器。
不得不说,这招棋走得极其高明!
更关键的是,恒宝公司背后的人绝不会想到,有人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两个大国联手,体量庞大。
而对方的环保积分体系才刚刚铺开,尚未真正落地。
一旦帝国率先推行反制积分,对方的整套布局必将土崩瓦解。
用自己的规则打败自己,简直是无解之局。
海德柳拉咬紧牙关,眼中满是怒火。
“真是小看了你们,竟能布下这样一手好局。”
高育良淡淡一笑。
“我想见见你背后那位主事人,面对面谈一谈。”
“你我之间没什么好谈的,因为你说了不算。”
海德柳拉断然拒绝。
倒不是那人真的不能露面,而是局势复杂,他无法擅自决定是否引荐。
高育良见他迟疑,脸色也冷了下来。
“既然你不肯配合,那就换种方式谈。”
“我可以让你在布鲁克尔的所有生意,一夜之间寸步难行。”
“听清楚了,我说的是——所有业务,全部瘫痪。”
海德柳拉心头一震。
先前的交锋已让他意识到,高育良的实力远超预期。
此刻他竟一时语塞,脸色灰暗。
高育良语气转缓,带着几分劝诱。
“你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跑腿的,可若与我们合作,将来你的位置绝不止于此。”
“好好想想,值得吗?”
海德柳拉眉头紧锁,神情挣扎。
宝克隆终于开口,语气谨慎。
“我可以试着劝高先生暂缓行动,但不能保证他最终会不会推进计划。”
“当初是你背信弃义,用最卑劣的手段蒙骗我。”
“若非如此,我怎会让你们的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你说是也不是?”
“所以现在,请你也掂量掂量自己的所作所为。”
海德柳拉笑了,苦笑。
他知道,此刻无论怎样挣扎,都已无力回天。
难道就这样放弃在布鲁克尔苦心经营的一切?他们投入巨资,只待一举收回所有成本,甚至赚取巨额回报。
可高育良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节奏。
僵持片刻,他的防线终于崩塌。
“好,我愿意合作。”
“但条件是——合作的程度,必须随局势发展而定。”
高育良点了点头,表示接受。
事后,宝克隆与他一同品茶,窗外风轻云淡。
宝克隆始终对对方的诚意存有疑虑。
高育良却一脸淡然。
“企业本身就有空子可钻,真要动起来,少不了得求到我们头上。”
“别担心,他们现在肯定也在盘算,等发现走不通,自然会低头过来谈。”
宝克隆听罢,轻轻点头,竖起拇指。
“高,你这脑子,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精。”
“我原以为你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你还藏了这么一手。”
高育良笑了笑,摆摆手。
“别夸了,咱们之间不用客套。
你说是不是?”
“这次也是借你的名义做点事,顺便防着那边耍花招。”
“归根结底,合作才有出路,谁也别想单干。”
宝克隆深以为然。
更让他在意的是,高育良对此事的态度近乎决绝——绝不让步。
这意味着,只要这场环保博弈拿下,未来十个月都能稳稳当当。
更重要的是,往后还能和高育良联手,开拓更多可能。
等到高育良回家时已近深夜,柳映雪正坐在客厅翻看股市行情。
“总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彻夜长谈呢。”
“快来看看,股市突然疯涨,牛市来了……”
高育良略感意外。
市场波动本是常事,这些年从未间断,怎么她这般震惊?
他随意扫了一眼数据,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有问题,这是陷阱。”
三小时内翻了十二倍,几乎是极限杠杆操作。
若还有人信这种暴涨能持续,那真是脑子不清醒。
柳映雪看着他的神情,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是说,有人在引诱新资金进场?”
高育良摇头。
“不止如此。”
“接下来会有一批人短时间内暴富,然后把钱重新投进市场,等着他们的,只会是一场彻底的洗劫。”
“这个金融爆破的时间点掐得太准了,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盘?手法这么狠、这么准?”
他眉头紧锁,顺手拨通了马康康的电话。
“小马,最近股市动静你注意到了吗?”
此刻马康康正埋头拼装一辆自制的小车模型。
最近他对汽车设计突然来了灵感,干脆自己动手试一试。
布鲁克尔这边管得松,只要最后能通过检测就行。
听到电话里的问题,他随口答道:
“这不稀奇,这儿的市场向来大起大落。”
“不过这次确实涨得有点邪乎,我好几个同学都冲进去了。”
“领导,您要不要也玩一把?要是带我一个,我也想试试水。”
高育良语气冷淡:“没兴趣,进去的人都得亏。”
“你也一样。”
马康康放下手中的模型,起身拿过一份报纸粗略浏览。
上面全是这两天股市异动的报道。
他也觉得奇怪——
通常行情变化总有蛛丝马迹可循,可这一次,毫无规律可言。
走势仿佛从半空中拔地而起,一路飙升至顶峰,过程快得吓人。
“领导,您是不是看出什么门道了?”
高育良缓缓点头。
“我察觉到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眼下入市的,绝大多数是散户,这点你应该清楚。”
“可你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是把全部家当押上去搏命的吗?”
“实话讲,最危险的游戏,就是由这群人参与的。”
马康康虽未完全领会,但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所有人都被眼前暴涨蒙蔽双眼,纷纷砸钱入场,会不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剧烈动荡?
而这样的动荡,是否正中某些人的下怀?
细想之下,局势与高育良所料相差无几。
布鲁克尔不少实体公司已经开始转向虚拟经济。
远程办公日益普遍,成本看似降低,风险却愈发不可控。
这些都在加剧社会的不安与撕裂。
这根本不是偶然震荡,而是一次精准打击式的金融爆破。
倘若这片市场诞生于一个高度安宁的社会环境,其带来的冲击恐怕难以估量。
布鲁克尔与帝国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社会秩序都极为稳固。
更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之间的共通点远不止这一点,许多方面都呈现出高度一致的特征。
高育良对马康康说道:“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得往深处琢磨。”
“我怀疑,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冲着帝国来的。”
这句话让马康康心头一震,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若真对帝国下手,整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恐怕会陷入动荡。
换言之,布鲁克尔就像是帝国的一面镜子。
一旦他们在布鲁克尔得手,接下来对帝国发起行动也就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一场无需刀枪的战争便悄然完成。
手段真是高明。
高育良心中也生出疑问:究竟是谁,拥有如此深远的眼光,策划了这样一套周密布局?
先从金融市场切入,引爆泡沫,抽空资金,制造混乱;
再趁乱推出各类项目,既可浑水摸鱼,又能推动市场剧变。
用不了多久,整个经济体系就会彻底腐化。
这计划太过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