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高育良此次的反腐动作也有这方面考虑。


    只要他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会按一个节奏推进:每三年开展一次省内高层的“清理整顿”。


    先动大鱼,震慑中层,放小鱼继续游。


    等到下一轮三年周期开始,


    那些中层里的一些人,可能又成了新的“大鱼”,再一一收拾。


    至于为何不一次性将所有人问题都解决?


    呵……


    你觉得现实吗?


    这类问题,自古以来就没断过。


    朱元璋够狠吧?


    结果不也是一样?


    与其花大力气去追查每一个小鱼小虾,


    不如让他们慢慢“养肥”,等他们捞得差不多了,再来一次清算。


    这样,所有的一切自然就收归公有。


    为什么历史上反腐往往在朝廷缺钱的时候才会启动?


    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有钱的时候你去查,做事的人反而会更谨慎、更卖力;


    没钱的时候你去查,下面的人反而更老实。


    因为有钱的时候他们觉得你不会轻易动他,


    没钱的时候,傻子都知道你要动真格了。


    所以,与其一刀切,


    不如一点点地“割肉”。


    肉割多了,时间久了会坏,得想办法“花出去”,但最终能落实多少,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点点地割虽然不能根除问题,


    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就像和珅用细糠掺进赈灾粮一样,听起来荒唐,却确实能起到作用。


    高育良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与其树敌太多,不如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这些人自己一步步走进“笼子”。


    这种做法,早年粤王就曾尝试过,也算是一种经验。


    那时候的粤王何其风光,


    但最后呢?


    嘿……


    你知道怎么着?


    被汏佬一纸命令,直接削弱了一半势力。


    四大财团几乎被一锅端,


    如今连本地都不敢轻易出去活动。


    若不是汏佬手下留情,


    恐怕连本地都要待不下去。


    很多人说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其实不然。


    这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问题。


    搞经济建设,自然要有搞经济建设的姿态。


    当年国家急需外资注入,而外资背后主要由犹太财团掌控,那时国家需要他们进来。


    等到国家经济完全充实起来的那一天。


    甚至当国家不再依赖这些外来资本的时候。


    或者说,国家已经具备了完全掌控这些资本的能力时。


    看看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就清楚了。


    最初,外资占七成,内资仅三成。


    到现在外资三成,内资占七成,未来还将逐步变成外资两成,内资八成,直至外资一成,内资九成。


    到那时,外资将整体撤出。


    南方地区就是在三年前开始逐步被整顿,一直延续至今。


    未来?不,准确地说,就是当下。


    这两年国家经济进入了平台期。


    到如今被一点点削弱力量。


    华东几大资本势力,


    如今已与高育良结成利益联盟。


    “唉……”


    高育良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也懒得再深思太多。


    岳父的意思,他心知肚明。


    其中也带有提醒和敲打的意味。


    如果是从前,老丈人肯定不会这样,甚至巴不得自己和他们走得更近。


    但如今局势早已不同了。


    人的立场,终究是由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老丈人再过几个月就要更进一步。


    他现在考虑的问题自然也更周全。


    自己这边联合秦家等几个大家族,再加上即将接手的严柳体系,势力之大,几乎可以称得上全国第一。


    虽然自己是老丈人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但那些老一辈的考量也很关键,此外,基层生态的变化,也就是活跃度,也不容忽视。


    这些因素都相当重要。


    现在高育良也只能和他们做些协商。


    等自己调入京城后。


    你们也该交出一些人来。


    我好有个交代,今后的工作也更容易推进。


    高育良也会给他们一个承诺。


    只要你交出一个,我能设法扳倒两个。


    你交出两个,我就扳倒他们四个。


    现在就看你们谁的根基更深了!


    当然,能被他注意到的,


    至少也得是与自己处于同一层级的对手。


    低于这个级别的,


    对高育良而言,不过是顺手而为。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搅动局面。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定下了目标。


    力争五年内拿下二十个目标。


    当然,如果能拿下一个像赵立春那样的,还是手握实权的,那一个就顶十个。


    上午八点半刚过,


    两人用完早餐后回到卧室换衣服。


    主卧的衣帽间足足有四十多平米,高育良的衣服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里面除了几件行政夹克和黑裤子之外,


    日常穿着的衣服几乎没有几件。


    高育良刚换完衣服,转头看见刚打扮好的妻子,越看越心动,现在的她实在令人心动不已。


    柳映雪穿着一件黑色修身七分长袖连衣裙,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形,脚上依旧是一双裸色丝袜。


    加上她脸上那一抹淡淡的红晕,


    高育良忍不住走上前,从背后搂住她的腰,把脸贴在她脸颊上轻蹭。


    “你这个冤家,我现在怎么出门上班啊。”


    柳映雪看着镜子里自己泛红的脸庞,忍不住伸手在他腰上拧了一下。


    掐完又心疼地给他揉了揉。


    “那要不就不去了……”


    高育良望着镜子里的她,嘴角露出一丝坏笑。


    “不行……”


    “可我还能怎么办……”


    柳映雪用美目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自从嫁给他这二十多年来,


    每天早晚都像是在受“折磨”,却又充满欢喜。


    看看她现在的模样就知道了。


    以她现在的状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根本不好意思就这么出门,简直太羞人了,真要这样出去,以后还怎么见人。


    “你这个冤家……”


    “知道我要上班你还来。”


    高育良揽着她的肩膀,凑到她耳边低声说:“这事可真不能怪我。”


    有些女子最美的光华绽放在十七八岁青葱年华;


    有的则在二十出头时最为动人;


    当然,也有人是在三十而立前后;


    还有的则是在四十不惑之际。


    这些都取决于身形、气质和相貌的综合呈现。


    柳映雪最美的状态,就是现在。


    再过几个月,她就将迎来四十岁生日,若只看年纪,难免会觉得有些年长。


    但事实并非如此。


    她素面朝天的样子,看着不过二十七八的模样。


    稍施粉黛之后,更显青春洋溢。


    若与女儿站在一起,旁人多半会以为是姐妹俩,尤其是柳晴萱几乎与母亲如出一辙。


    等女儿再长大些,


    搞不好连他本人都会分不清谁是谁。


    坦白说,如今的柳映雪比起前几年对高育良的吸引力,明显更甚。


    或许是这几年身居要职的缘故吧。


    自2015年起,她担任汉东省妇女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同时身兼多家基金会负责人,这些经历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


    这种气质与她的外貌和身材完美融合,


    对高育良而言,魅力远胜从前。


    “冤家,你……”


    看着妻子这一身打扮,高育良心里早已按捺不住。


    上午十点刚过,


    高育良心满意足地乘车去上班了。


    家里只剩下柳映雪一人,嘴里不时嘟囔几句“死鬼”之类的话。


    其实,高育良并非不清楚,


    就算知道也并不在意。


    这话她已经念叨了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