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迎来一次大洗牌!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然而仅仅半个月之后,
国内突然注册了一家全新的投资公司。
如果只是普通的投资公司,倒也不会引起太大关注。
但这家公司背后的背景,却远非寻常可比。
蔚蓝科技、蓝星资本、寰宇集团、亿大财团等一众国内资产庞大的龙头企业纷纷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
还有来自澳岛的何家、港岛的几大望族、东南亚的多个顶级财团,以及国内一些重量级企业,都赫然在列。
此外,也陆续有新的资本加入。
甚至连帝国国资委和四大国有银行也参与了进来。
这家公司一注册,就在全球资本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
无数人都在琢磨,究竟是谁有如此手腕,能将这些庞然大物齐聚一堂?
这些企业联合起来的总资产规模,保守估计也超过了十万亿美元——这还只是民间资本部分。
这十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
想想都觉得震撼。
更令人震惊的是——
这家公司注册资本高达两千亿软妹币,
而且不是空壳注册,
而是实打实的现金出资。
当这两千亿真金白银进入资本市场,
一时间,全球各国都不由得紧张起来。
连那位超级大国的老大,
两千亿,哪怕只撬动十倍杠杆,就是两万亿。
就敢挑战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更何况是如此庞大的资金体量。
若是这家投资公司瞄准了欧元下手,
华尔街恐怕立马跟上,
欧元恐怕免不了大幅贬值。
就算他们盯上美元汇率,
干……
华尔街照样可能跟风操作。
没错,
这就是资本的本质。
美元垮不垮不重要,
关键是谁能从中获利。
于是,各国都紧张了好一阵子。
直到这家公司声明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产业投资,
各国央行才松了口气。
……
就在高育良频繁奔波的同时,
时间悄然流逝。
到了三月中旬,
在一次汉东省韦常委的例行会议上,
省韦副书籍周桂梅忽然提议,
由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接任省韦证法委书籍一职。
对于周桂梅的这项提议,
经过省韦常委们的一致讨论,
多数人表示支持。
作为会议主持人的高育良,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确表态。
他一向主张尊重各位同志的意见,
既未表示反对,也没有明确支持。
最终,会议通过表决,
由省韦名义向上级推荐季昌明同志,
出任汉东省韦常委、证法委书籍。
接下来,众人又开始讨论关于新任检察长的人选。
省韦常委、吕州市韦书籍刘开河率先提议,
由省正府秘书长吕正安接任。
而另一位省韦常委、宣传部长马步清则建议,
由省司法厅厅长幕文斌担任该职。
显然,这位刚刚上任的宣传部长……
在自己的位置日益稳固后,再加上高育良背后的一些关照与支持,马步清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如今,他甚至与司法厅厅长幕文斌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要知道,幕文斌可是高育良最核心圈子中的一员。
虽然幕文斌也是汉大帮的成员,但他的背景并不只是如此。
在大学时期,他不仅是高育良的同班同学,两人甚至还是上下铺的室友。
他比高育良年长一两岁,与高育良之间的关系也更偏向于兄弟情谊。
对于这一人事动向,周桂梅颇有看法。
在常委会议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人选——建议由汉东省省掌助理刘秀丽接任省检察院检察长一职。
很明显,这位女同志如今也并不甘于平凡。
作为汉东省女性干部中的核心人物,周桂梅一直有意推动女性干部的晋升与发展。
她之所以力推刘秀丽,理由其实也很清晰:在她可供选择的几位女性人选中,刘秀丽显然是最具竞争力的那一个。
其他几位女性干部,比如国资委主任、还有另外两人,虽然也具备一定资历,但相比之下,刘秀丽的职位更高。
作为省掌助理,她的职务层级显然高于厅局长或主任。
此外,刘秀丽还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地市级岗位上任职了六七年之久。
第三点,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点,就是她似乎与高书籍之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虽然这种说法并无确凿依据,但流言往往并非空穴来风,多少有些蛛丝马迹。
周桂梅此举,也是想打一张“人情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刘秀丽的关系。
目前两人接触还不多,但她心里也很清楚,刘秀丽这次恐怕难以更进一步。
毕竟她刚担任省掌助理没多久,即便周桂梅等人再怎么运作,高书籍那边恐怕也不会点头。
既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刘秀丽欠她一个人情。
如果她真和高书籍关系不一般,那么这笔人情日后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即便没有那层关系,也无伤大雅。
这场常委会议也因此陷入了一定的僵局。
面对这样的局面,高育良虽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却颇为满意。
他觉得,这样正好,正是他想要的局面。
对上,可以让上级放心;对下,则可以形成竞争机制,促使干部之间优胜劣汰。
无论是哪个层面来看,目前的态势对高育良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在权力博弈中,有人上位,就必然有人被边缘化。
这对于激发汉东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未来,马步清、刘开河、周桂梅三人将逐渐形成各自的派系。
至于汉东省韦常委兼省军区政委李洪军少将,则并未参与其中。
毕竟军方体系一向高度统一,紧密围绕在主要领导周围,在常委会上一般不参与派系斗争,也不敢轻易涉入这种复杂局面,除非遇到极为特殊的情况。
就像当初高育良刚来汉东时那样。
至于王政等人与李达康,则基本是置身事外。
他们的意见,在这场较量中已经显得无足轻重。
而省韦秘书长丁元洲,则在会议全程保持沉默,甚至在最后投票时也投了弃权票,完全践行了“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前高育良已私下与他谈过话。
不出意外的话,预计月中、月底甚至四月份,丁元洲就会“生病”,届时可能会调任省人大副主任一职,提前结束在省韦的岗位。
其实,丁元洲对即将到来的变动内心并不甘心。
毕竟他还不到六十岁,仕途仍有很大空间,哪怕只是再干个五六年,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有些事,终究是难以预料的。
身体这回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调任汉东省人大担任副主任一职,也算是个不错的安排了。
万一将来身体恢复了,还能继续干点事。
比起直接退居二线领退休金,要强得多!
王政和秦兴文的情况自然不必多说。
汉东省韦常委会原本有十二位成员,如今只剩下在场的几位。
刘海和沙瑞金都已经调离,田国富这边暂时还没打算动高育良。
至于吴春林,高育良则打算找机会调走。
照这样发展下去,估计再过几个月,省韦常委会原来的十二人中,恐怕就只剩高育良、周桂梅、田国富、李达康、刘开河和李洪军这六人中的几位了。
新来了一个马步清,季昌明也即将到位。
可以说,整个汉东省的高层格局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这正是高育良急于让三位同志出来挑大梁的原因。
几番讨论下来,周桂梅等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得由他这位一把手拍板。
高育良个人更倾向吕正安出任。
吕正安属于半路转岗,严格来说,算是刘海的老部下。
高育良这么安排,其实也是为了还一个人情。
不错,他的人情就是这么值钱——一个副省级职位。
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是在委婉地表达退让。
说白了,就是有点谨慎。
你看,我在汉东从没搞过“一言堂”。
现在是多元并存的时代。
什么“汉东王”之类的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
各位千万别误会我。
最终人选在高育良的介入下尘埃落定。
接下来,又讨论起了省正府秘书长的人选。
你瞧——这就是权力的吸引力。
只要有一个位子空出来,下面的人立马就激动起来。
对这个职位,大家意见不一,各自推荐中意的人选。
省韦常委本来就有权决定秘书长人选,但几番争执后,仍未能敲定。
最后,还是由高育良出面拍板,暂由刘秀丽同志代理秘书长一职,后续人选继续研究。
高育良这么做,也是有意激发一些活力,间接告诉大家:现在有个关键岗位空缺了,来吧,动起来吧!
同时也是为了加快推动三大系统的重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