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发自内心的自豪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各平台负责人看到剪辑后,
没有多余废话,直接下令运营部门置顶推荐。
高育良的讲述还在继续。
“十五岁那年,我考上了汉东省高考状元,全国第二名,进入汉东证法大学。”
“三年时间,我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
“那时我才十八岁。”
“也正是那一年,我找到了我的母亲。”
正当大家沉浸在高育良讲述的温情中时,
他接下来的一番话,
让“母亲”这个词再次升华,也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长兄如父,”
“我把养育我长大的哥哥当作父亲一样看待,”
“我一生都在为理想奋斗。”
“我还记得,今天出门前,”
“我夫人问我,有没有感到高兴、自豪?”
“我当时只是回答她,”
“育良不敢有半点骄傲。”
“我所能做的,只有尽心竭力。”
“唯有勤勤恳恳。”
“但,我绝不敢自满。”
“我心里明白,今日的一切成就,皆源自时代。”
“啪啪啪……”
掌声适时响起,仿佛为这番话添上一道温暖的注脚。
高育良的这番话,又将他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时,京城几位高层,看到这一幕也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听听……
你们好好听听……
不管高育良这番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场面,不可否认,它极具感染力。
“改开的步伐,如江河奔涌,浩荡前行。”
“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这场时代浪潮之中。”
“有人因努力,或因幸运,站到了潮头。”
“那潮头之上,风光无限,诱惑亦无边。”
“但同样,风险也无尽。”
“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把握。”
“未来远不如过往那般明朗。”
“激荡与迷茫,交织在每个人的心头。”
说到动情处,高育良嘴角微扬,目光扫过全场,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的神情各异,或沉思、或回忆、或懊悔,皆有之。
“前路漫长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夜色虽暗,但前方必有曙光。”
“请坚定信念,站稳立场。伟大的时代,不仅属于青年,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青年一代,应以济世安民为己任。胸怀壮志,热血洒疆场;乘风破浪,勇挑重担!”
情绪激动之时,高育良目光环视全场。
他目光如炬,仿佛一条巨龙巡视群臣,扫过一千七百多人,目光所及之处,无不肃然。
最终,在数十台摄像机的镜头下,
通过十几个电视台的直播,
此刻,至少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听到了他的声音。
高育良目光如电,似问、似斥、似探,仿佛与全场一千七百多人对视。
此言一出,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此刻,再无一人敢轻言。
目光所过之处,
那些与他对视的人,纷纷低头回避。
他们回避的,不只是高育良的眼神,更是他那不容置疑的气场,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权力。
然而,他仍不疾不徐地扫视全场,
却无人敢出声回应。
整个会场,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甚至有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这一幕,也被千家万户的电视镜头如实记录。
“啪啪啪……”
第一排的汤光耀率先鼓掌。
紧接着,刘海也站了起来……
全场随之激动地起立鼓掌。
“年轻人,我拭目以待。”
皖南某山间小院,一个人看着电视中的高育良,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果然,丫头眼光独到啊。
高育良确实不简单。
此时,电视前观众们的神情各异。
有的振奋,有的淡然,
也有几分不屑与怀疑。
……
“汉东……”
“汉东……”
秦思卉望着电视,若有所思。
三十多个省韦书籍中,除了老粤和天山,高育良已是佼佼者,甚至某些方面已超越他们。
不,不是“超越”……
若论实际权力而言,
高育良才是省韦书籍中的第一人。
某种角度来说,他身上的头衔简直堪称顶级配置。
甚至可以说,远超常规标准。
“他会不会……”
秦思卉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高育良会不会在担任汉东省韦书籍期间,更进一步?
她所说的“更进一步”,
当然不是换一个岗位那么简单。
而是直接升任御书房行政大臣。
“算了……”
“那种事也不是我该琢磨的。”
“可父亲让我过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那天,她也曾与父亲深谈过一番。
如果自己过去,大概率会接替王政的位置。
对她而言,也算是一种升迁。
她现在是淮东省的副省掌,
若调任汉东,则会成为常务副市长。
秦思卉始终不太明白,去汉东对自己究竟有什么意义,留在淮东不好吗?
将来还有机会成为省韦副书籍。
而去了汉东,在高育良强势的风格下,
她又能发挥多少作用?
恐怕高育良根本不会给她多少空间。
但在淮东就不一样了。
别看她只是个普通副省掌,
可省掌甚至省韦书籍都对她礼让三分。
这一切,只因她姓“秦”。
京城。
此刻,柳俊也正在观看这场直播。
“有你的啊……”
柳院长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对女婿这番演讲,他相当满意。
……
接风宴结束之后,已是夜晚。
高育良与汤光耀并肩走在院子里,夜色沉沉。
汤光耀边走边笑,开口道:“你知道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吗?”
“您说说看……”
面对曾经的老领导,
即便如今高育良在汉东地位稳固,被称为“汉东王”,
他对汤光耀依旧保持着敬意,言谈举止也都带着几分恭敬。
当然,这种恭敬也得拿捏分寸,否则就显得太过做作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
恭敬是态度上的事,
如果表现得太过谦卑,
那就不是恭敬,而是软弱了,别人还会觉得你怕他。
“把你发掘出来。”
“看来,我没有让老领导失望。”
“哈哈……”
汤光耀忍不住笑出声。
“岂止是没有让我失望。”
“我现在是真骄傲,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如果再活十年,哪怕到时立刻离开人世,我也能安心闭眼。”
“我相信会有那一天。”
高育良目光坚定地看着老领导。
汤光耀没有再多说,但高育良心里明白。
老领导的话,不只是感慨,更是深意。
十年后,也就是2024年,自己五十九岁,应该已经进京了。
老领导所说的“安心闭眼”,指的正是他入阁的那一天。
当然,还有一点没有说破……
汤光耀的身体状况,本就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