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是没有发生过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高育良依旧是一副中年偏老的打扮。


    黑裤子、夹克,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是那种老式的背头,颜色也是黑白交杂。


    这种发色明显是特意染出来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更老成一些。


    毕竟身为省掌,如果看起来像四十出头的样子,让汉东的老百姓怎么想。


    只要是在工作场合。


    高育良总是怎么显得稳重就怎么穿。


    这种打扮还有一个好处。


    私下外出时不容易被认出来。


    别看他今年才四十九岁,要是不刻意装扮,看起来就跟三十多岁差不多。


    “好……”


    “那你来我住的地方。”


    “带钱了吗?”


    高育良顿时露出一丝尴尬,笑着回道:“你这丫头,你男人穷成这样啊?”


    “切,上次你还找我借钱打车呢。”


    黄亦玫毫不掩饰地鄙视了一句。


    说出去都没人信。


    高育良堂堂一个主管经济的省掌。


    有时候身上连一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她们也常拿这事打趣他。


    转眼,几天过去了。


    高育良是二月十五号到的京城。


    今天已经是二十号。


    东边经济论坛也正式开幕了。


    汉东这边,只有沙瑞金去了天海。


    省掌和常务副省掌只能有一人离开。


    省韦书籍和副书籍也只能有一人离开。


    所以,王政自然去不了。


    会议期间,尤其是在各省领导的一些私下聚会中,气氛多少有些微妙。


    很多事其实根本藏不住。


    汉东出了这么大的事。


    沙瑞金被高育良逼着用了两次否决权。


    高育良甚至当场拍了桌子。


    事情过去五天了,一些消息灵通的上级,已经大致听说了这些内幕。


    更关键的是……


    高育良现在还在京城。


    按正常情况来说。


    大家都以为他会受到上头的问责。


    但根据他们掌握的消息,两人最初的争执,是因汉东准备经济转型,押注未来某个新兴产业,而沙瑞金那边并不认同。


    一边想放手一搏,争取更大的发展。


    另一边则主张稳中求进。


    结合高育良目前仍在京城。


    甚至每日进出上级住所。


    这几天也召开了几场经济相关的会议。


    据说多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被紧急召集参会。


    原本会议开幕式是由天海的书籍主持。


    结果最后却是由市长代为主持。


    如今连天海书籍都赶到京城去了。


    显然,事情并不简单。


    局势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


    办公室中。


    “关于汉东当前的情况,”


    “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想法。”


    上面的人也为汉东的事情召集了柳俊前来,想听听当事人的意见。


    “这两个人很难配合得好。”


    “高育良性格刚强,沙瑞金也是这样。”


    “如果继续让他们共事,类似的事情恐怕还会发生,这对并不是一件好事。”


    柳俊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言下之意,不如让沙瑞金调离汉东!


    如果真要推行这个设想,


    那就得放权,给予高育良最大的决策权,


    甚至要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拍板的权威。


    “那你自己是什么态度?”


    对方自然听出了话里的意思,但他还是想让柳俊明说,因为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两人之中,必须有一人调离汉东。”


    “如果真要选择,我个人更倾向于留下高育良同志。”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还是回避一下比较妥当,关于汉东的安排,我就不参与了。”


    说罢,柳俊笑着站起身,准备离开。


    毕竟他与高育良是翁婿关系,该表达的态度他已经表明,现在到了做决定的时候,回避是最合适的做法。


    “不行。”


    “你必须参与。”


    对方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待柳俊重新落座,他才继续开口:


    “目前有两个考虑方向。”


    “其一,计划可行,无论是新能源布局,还是半导体发展规划,两个方向可以并行推进。”


    “既然这个规划是高育良提出的,”


    “那就由他来执行。”


    “排板权,可以给他。”


    “但事情一定要办好。”


    说着,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过了十几秒,他接着说道:


    “第二个考虑,就是谁来和他搭班。”


    “如果继续从上面派一位省韦书籍下去,”


    “会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这是第一个问题。”


    “另一个是,如果直接提拔高育良担任汉东省韦书籍,再由组织安排一位省掌,他能不能处理好。”


    “这是第二个顾虑。”


    “目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两个方面。”


    闻言,柳俊微微一笑,


    他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态度。


    这一局,他赢了。


    看来并没有因为陈老去世,就对陈书籍产生过多的同情。


    否则,对柳俊而言将是不小的麻烦。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第二次、第三次就会接踵而来。


    等到第三次出现时,那就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了。


    因此,柳俊其实也是借此事试探一下上面的态度。


    现在,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柳俊接着说道。


    “哦?说来听听。”


    对方微笑着看着柳俊。


    今天让他来,不就是为了听他真实的想法吗。


    “给他充分的权力。”


    “让他暂时兼任省韦书籍和省掌。”


    “等基础打稳之后,再由组织派一位有经济经验的省掌下去。”


    柳俊笑着将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


    没错,这就是他的计划。


    让高育良成为汉东省韦书籍兼代理省掌。


    是的,只是代理省掌。


    柳俊这样安排,只有一个原因:不让别人来分这块蛋糕。


    如今正着手推动新能源、半导体芯片、主板等高端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高育良作为这项计划的发起人,尤其蔚蓝科技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未来执行这一系列工程的,非他莫属。


    而柳俊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保护好高育良。


    他很清楚,要独吞这块蛋糕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争取分到一半以上!


    试想一下……


    如果这些计划全部落地,


    将会催生多少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企业。


    汽车、手机、芯片、主板……这些都只是蛋糕的一部分。


    “这成就了一个汉东的顶梁柱啊。”


    听着柳俊的话,对方目光意味深长,仿佛想探知他的心思。


    “我并不觉得会……”


    “相信育良同志能够妥善处理。”


    柳俊面带微笑地说道,眼神中透着真诚。


    他对这位女婿充满信心,认为他有能力处理好一切。


    至于高育良被称为“汉东王”之类的说法……


    世事本就如此。


    有兴盛,便有衰落……


    等他上位之后,会重点整治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


    自然,也会有一批新人崛起。


    他需要的是新鲜血液。


    老一代退下,新一代崛起,如此更替才是正道。


    再说得直白些,汉东恐怕还是逃不过高育良的影响。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柳俊需要。


    日后,他的心腹也都会下放到各地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