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坐什么位置,就该想什么事!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毕竟田国富当初是空降下来的,


    当时正值赵立春掌控汉东,


    赵立春只要察觉田国富有任何动作,


    都会迅速压制,无奈之下田国富只能做个摆设。


    直到他来到汉东之后,


    田国富的工作环境才稍稍宽松一些。


    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


    毕竟他来汉东也才一个多月,


    想要整顿纪委系统几乎不可能,


    最多只能争取一些中间派的支持。


    要动那些副书籍和纪委常务,看看现在的形势就知道,必须在汉东常委层面推动。


    当然,也有一条捷径可走。


    那就是由检察院介入调查。


    或者像现在的祁同伟那样,掌握实质性的举报材料,把他们调离实权岗位,安排到一些虚职上去。


    但如今这些检察机关全都掌握在高育良手中。


    他这次下定决心对付祁同伟,目的就是要渗透进公安系统,否则今后的工作将举步维艰。


    高育良忽然朝刘开河投去一瞥。


    有些事情,还是尽早处理为好。


    接下来要讨论汉东省公安厅厅长人选,恐怕会引发激烈争论。


    万一高育良对沙瑞金摊牌……


    这场会议恐怕也会不欢而散。


    所以,不如先把该处理的事先处理完,再说别的。


    他想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光明区区长孙连城的问题。


    听说他此刻正在少年宫看星星。


    至于孙连城有没有去找过高育良本人——


    今天他打算借题发挥。


    目的有两个。


    第一,敲打李达康一下。


    做人做事,屁股要坐正。


    千万别坐歪了,坐歪了是要出问题的。


    身为汉东人,别总想着胳膊往外拐。


    昨天夜里他在书房里抽了大半夜的烟,直到凌晨三点半才回房休息。


    那段时间,他想了很多。


    心态也在这夜之间发生了根本转变。


    原本的顾虑,如今已荡然无存。


    随着陈老的离世,


    老丈人接任几乎已成定局。


    岳父上位,意味着自己也会跟着上位。


    未来他至少能成为副阁成员,


    甚至有机会跻身九大要员之列。


    汉东省韦书籍、公安部长、刑侦院长,


    汉东省韦书籍、内阁成员、中枢要员。


    这两条路线,应该是他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


    如今的高育良,已经不是从前的高育良。


    这正如一句老话所说:


    坐什么位置,就该想什么事。


    过去汉东本地派的领袖是赵立春,如今赵立春调离,汉东群龙无首,高育良自然想要取而代之。


    他就是要借孙连城这件事,


    敲打李达康的同时,也警告汉东其他干部:


    你们的屁股都给我坐稳了,坐不稳是会出事的,以后我一个一个都得收拾。


    另外,他也有意拉拢孙连城。


    孙连城的能力毋庸置疑。


    三十一岁当上县长,三十三岁任县委书籍,此后又在京州三个区担任区长。


    如今他才五十二岁,


    换句话说,他已经干了整整十八年的区长。


    换成谁,恐怕都会感到压抑。


    难怪他会消极怠工。


    要是换作高育良自己,可能也会如此。


    此时,身为汉东省韦常委、吕州市韦书籍的刘开河,察觉到高育良的目光,心中顿时明白。


    刚才在高育良办公室时,两人也提过这件事。


    “说到有功之臣,”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达康书籍,孙连城是怎么回事?我听说光明区区长孙连城今天跑去少年宫了?”


    “怎么说也是省管干部吧,”


    “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向省韦请示?”


    刘开河直接对李达康正面发问。


    作为京州一把手,李达康有没有权力处置下属区长?正常情况下,当然是有的。


    像刘开河所在的吕州,他就完全可以自行处理区长问题,处理完向省韦组织部报备即可。


    但京州不一样。


    京州是副省级城市,官员的级别普遍比地级市高半格。


    市韦书籍和市长,都是副省级。


    如今京州市长正在行政学院学习,因此今天的会议他缺席了。


    至于其他京州市韦常委和副市长,也都是正厅级。


    而区委书籍和区长,则是副厅级。


    副厅级是个关键节点,


    因为副厅级干部属于省管范畴。


    可以说,每一个副职,其实都代表着一个分水岭——副科级是县里管理的干部,副县级归市里管,副市级则是省里管的干部,至于副省级,那就是中央直接关注的对象了。


    听到这番话,李达康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


    他没想到刘开河会在这种时候直接发难,直面施压。


    莫非是……


    他脑子一转,忽然想到了什么。


    李达康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高育良。


    只见高育良坐在一旁,神情自若地翻看着手头的文件,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耳不闻,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这是要拿我立威啊……’


    李达康心中不由得一阵无奈,叹了口气,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开口说道:“其实我原本打算今天在向省韦各位领导汇报的时候,顺便提一下这件事。”


    “既然开河书籍提到了,那我也就暂时打断一下当前的议题,占用一点时间。”


    “关于孙连城的问题,我先做个自我批评,确实没想到下面会有这样的干部。”


    “这位孙连城啊,在职期间几乎不干正事,天天一份报纸、一杯茶,就这么混日子,一到下班就躲在家里研究天文。”


    “你让他处理点工作,他不是推就是拖。”


    李达康说起来一脸委屈,像是受了委屈的妻子。


    他把对孙连城的不满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为了更有说服力,他还列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信访窗口的建设问题。


    还有就是大风厂职工的安置问题。


    李达康把这些锅统统甩给了孙连城。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达康书籍。”刘开河突然开口。


    “开河书籍请讲。”李达康勉强挤出笑容。


    “孙连城同志有没有什么违纪违法的行为?”


    “目前还没发现这方面的问题。”


    “恐怕也没有吧!”刘开河微微一笑,语气不急不缓,“我听说孙连城同志甚至敢在大会上和你达康书籍当面顶撞,这种胆量,有几个人能做到?”


    “如果他真有什么问题,”


    “他敢这么对你拍桌子吗?”


    李达康不甘示弱地反驳:“可他不作为,这不是懒政的表现吗?这种人还留着干什么?”


    王政本来就对李达康没多少好感,看到他陷入被动,自然不介意踩上一脚,冷冷插话道:“达康书籍这话,似乎有点强词夺理了吧。”


    “要说干事,丁义珍怎么样?他是不是实干型的干部?可他是你达康书籍一手提拔起来的。”


    “我还听说,他平时都自称是你的代言人。”


    果然,王政一出手就是冲着要害来的。


    这话一出,李达康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其他人也纷纷投来目光,像是看戏一样。


    坐在后排的几位更是开始低声议论,交头接耳。


    就在这时,高育良轻轻敲了敲桌子。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说到‘懒政’这个词。”


    “汉东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有,而且肯定不止一个两个。”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懒政?”


    “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不反思制度和管理的问题,而是简单粗暴地把人处理掉,这能解决问题吗?”


    说到这儿,高育良扫了李达康一眼。


    “同志们,要记住,堵不如疏。”


    “解决眼前问题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防止这类问题再次发生。”


    停顿了一下,高育良话锋一转:


    “那我们就来具体谈谈孙连城同志的问题,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座的很多同志,应该都清楚原因。”


    “孙连城是一位老党员,党性坚定,过去也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


    “他三十一岁当上县长,三十三岁任县委书籍,三十四岁就成了副市级的区长,在京州三个区都干过。”


    “算下来,他在一个区长的位置上,整整干了十八年。”


    “十八年,人生有几个这样的十八年?”


    “这份经历,放在全国来看,也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在同一个岗位上干这么久。”


    高育良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心头。


    会场上一片沉默,不少领导都陷入了沉思。


    尤其是李达康,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沙瑞金的脸色依旧平静如常。


    至于此刻成为全场焦点的高育良,他的心中到底是何种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