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你说这不是明抢又是什么?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高育良看着略显委屈的妻子,耐心地解释。


    他说,体制内的关系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要是苏玫只是个普通的女人,那倒也罢了。


    根据他掌握的资料来看。


    苏玫,从二十一岁起就在京城电视台工作。


    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她的公公虽然是国资委副主任。


    但这里是京城。


    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圈子。


    京城电视台的人顶多只是礼节性地打个招呼,真正能帮上忙的恐怕没有几个。


    可以说,苏玫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这种女人,往往心思更深,手段更硬。


    而柳映雪呢?


    性格太简单。


    是的,就是太单纯。


    在那些官场老狐狸眼中,柳映雪真的太天真了。


    “对不起嘛……”


    柳映雪撅着红润的小嘴,轻轻挽住他的手臂。


    “下不为例……”


    “老公……”


    犯了错的柳映雪乖巧地靠在他怀里。


    仿佛是为了讨好丈夫,博得他的原谅。


    她轻轻一转身,坐到了丈夫腿上,洁白如玉的手臂缠绕着他的脖子。


    那修长的双腿,裹在牛仔裤里,自然地搁在沙发上。


    一只手从后颈缓缓滑下。


    “这可是大白天啊。”


    “那老公,你是喜欢白天的吗?”


    面对妻子的撒娇,身为模范丈夫的高育良自然不会扫兴,轻轻扶起她,往卧室走去。


    而在两人交流夫妻之道时。


    ……


    同一时间,京州那边。


    高育良的大哥高世巍也迎来了客人。


    这人,正是来自汉东的林家。


    林家,在汉东曾是显赫一时的军方世家。


    当然,那也只是老一辈的事了。


    随着林老爷子退休。


    如今林家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


    林家的根基在军队。


    军队就是这样。


    人还在,权就在。


    一旦退下来,那一切都跟着消散。


    地方上的官场还能一地任职多年。


    军队却不同,三年一换岗。


    比如高世巍,从中将开始,短短八年就在两个大军区工作过。


    少将时期当军长也是一样。


    地方官五年一任期,军队则是三年一任期。


    而且,帝国对军队的管理非常严格。


    除非你是文职。


    要是武职军官。


    一年难得见几次面。


    很多时候,人在哪里都是机密。


    所以,一旦离开部队,影响力就会迅速减弱。


    林生军就是如此。


    在任时,多少人笑脸相迎。


    可现在退休才十年,很多人已经把他忘了。


    如今女婿的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银行开始收紧贷款。


    要是几亿、十几亿倒也还好。


    可这次是帝国工业银行一笔百亿贷款即将到期。


    百亿贷款……


    这不是小数目。


    女婿的公司不是还不起,只是要靠拆东墙补西墙。


    一旦还上,公司元气大伤。


    原本谈好的是续贷三年。


    现在看来,是有人在背后动手脚。


    无奈之下,林生军只能来拜访这位昔日的下属、老同事,甚至还是老上级。


    他曾经也是老领导。


    没办法,谁让人家晋升得快呢。


    林生军带着女儿林云和女婿汪林,提着一些老家带来的特产,来到了高家门前。


    “小陈啊……”


    “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林生军望着正在院子里陪孙子玩耍的陈淑娴,笑着走上前去打招呼。


    “你们怎么来了?”


    “来来来,这边请坐。”


    陈淑娴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将林家人请进屋内。


    “老高……”


    “老林一家来了。”


    刚进屋的陈淑娴,立刻朝楼上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的高世巍,快步从楼上走了下来。


    “高司令……”


    林生军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高世巍握住他的手,笑着说道:“哈哈,老林,你我之间还这么见外,快请进。”


    他对林生军的印象一直不错,当年两人配合也算默契。


    不一会儿,高世巍便带着他们进了客厅坐下。


    陈淑娴给几人倒好茶,就离开了客厅,去吩咐保姆多准备些食材,去市场再买点新鲜菜回来。


    “老高,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是我女儿林云。”


    林生军指着身边的女儿做起了介绍。


    “高叔叔好……”


    林云起身甜甜地打了个招呼。


    是的,就是“乖巧”这个词,用在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身上也毫不违和。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年龄上看,林云比高世巍还小不了几岁,她的丈夫汪林甚至比高世巍还年长一些。


    但现实就是如此。


    喊声叔叔,总是没错的。


    如果他的弟弟高育良在场的话,恐怕这对夫妻还得叫高育良一声叔叔。


    “小林,你好啊。”


    高世巍笑着对林云点头致意。


    接着,林生军又指着坐在女儿身旁的汪林,笑着说:“这是我的女婿汪林。”


    “我知道你。”


    “你的名字,可是很有名的。”


    高世巍笑呵呵地伸出手来。


    汪林,亿大集团的创始人。


    这位可是被福布斯评为帝国首富的人物,他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高司令,您太抬爱了。”


    汪林连忙起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


    他虽然有几分傲气,但也得看对象。


    眼前这位可是岳父的老战友,如今担任华东军区的副司令。


    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站着的是华东赵家的掌舵人。


    他弟弟高育良更是不得了,不到五十岁,已经是汉东省省掌,未来入主中枢也只是时间问题。


    谁不知道汉东高家的名头。


    自己这点财富,在这样的权势家族面前,最多就是值得点头认可的程度。


    对他们来说,金钱不过是权力的附属品。


    企业真正的终点,是体制内的编制。


    看看人家御企,副省级的单位,光是高管就有几十个职位,正市级、副市级、正县级,应有尽有。


    像中福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下属的一级公司都是正市级规格,几十家副市级,几百家县级单位,涉及能源、矿产、电力、金融、地产、运输等几十个行业。


    这才是真正的帝国庞然大物。


    这才是高家这样的家族真正看重的东西。


    自己的产业,别说比不上,哪怕只是银行方面一个小小的限制,自己都得变卖不少资产来应对。


    企业一旦做大,哪能没有负债?


    别的不说,蔚蓝科技那般规模,不也一样受制于政策与资本吗?


    企业估值达到1071.65亿美元。


    2013年全球排名第十大公司。


    它的负债比例也逼近57%。


    如果按照一千亿美元来计算,57%的负债就是五百七十亿美元,换算成软妹币大概为三千四百二十亿元。


    总负债金额就是3420亿。


    没错,就是三成四百二十亿。


    天呐……


    两个亿的生意也不够还债啊。


    即便如此。


    银行、各地正府。


    甚至世界各地的国家。


    还是一个个排队给蔚蓝科技送资金。


    关键人家还不接受。


    你说气不气人。


    这次前来,也是为了请求高家的帮助。


    主要原因是集团面临资金压力,同时业务上也出现了一些麻烦。


    比如京州光明区的一个项目被迫停工。


    还有吕州的一个工地也陷入停滞。


    中午,饭点。


    众人围坐在餐桌上推杯换盏。


    而饭桌上,只有两个人喝着饮料。


    这两人正是陈淑娴和她的孙子。


    高世巍和林生军一家三口则在喝酒。


    酒过三巡,林生军趁着几分醉意,终于无奈地说出了此次登门的目的。


    “这次,确实有些事情需要老高你帮忙。”


    两杯酒下肚,高世巍显得豪爽起来:“老哥,你这么说就见外了,只要我能帮得上,兄弟一定尽力。”


    “事情是这样的……”


    林生军叹了一口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慢慢讲了出来。


    原来,有人盯上了亿大集团。


    更具体地说,盯上了亿大的商业管理项目。


    要知道,商业管理项目是亿大的核心业务。


    也是它最重要的现金流来源。


    汪林能涉足地产、文旅、旅游、娱乐、电影、投资,乃至商业地产和海外拓展,


    底气就是来自于亿大旗下的商管公司。


    这家公司每年能带来数百亿的租金收入,支撑起整个亿大帝国的运转。


    一旦这个板块出问题……


    那整个亿大都会陷入动荡。


    现在的问题是:


    京城、港岛、天海几家投资机构,


    想要以两年前的估值入股亿大商管,甚至是整个亿大集团总部。


    目前亿大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三千亿。


    注意,这只是账面上的市值。


    市值这东西,大家都清楚,是虚的。


    市值属于金融范畴,背后是杠杆运作的结果。


    两倍、三倍,甚至五倍、十倍都有可能。


    一旦去掉这些杠杆因素,


    剩下的才是企业的真实价值。


    目前亿大的实际价值大概在七百亿左右。


    而所谓的三千亿市值,其实都是靠杠杆推上去的。


    按这个推算出来的七百多亿身价,自然水分不小。


    而两年前亿大的估值不过才两百多亿。


    如今这三家机构,


    居然想以两百多亿的估值,入股市值三千亿的公司。


    这问题可不止一星半点。


    这三家公司加起来要拿21%的股份。


    你说这不是明抢又是什么?


    面对这种情况,汪林几乎没犹豫,直接拒绝了。


    然后麻烦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