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心思却各不相同!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高书记,李书记……”


    “事到如今,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不管丁义珍这个案子对汉东带来多大的震动,我们都不能跟最高检争办案的主导权。”


    高育良听后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真是个老练之人,不愧是老狐狸。


    这种明哲保身的本领,


    季昌明真是运用得恰到好处。


    一旁的李达康立即毫不犹豫地反驳道:“昌明同志,我并不认同你的观点。”


    “把丁义珍控制起来,是为了查他的问题,只不过我们在方法上可以更讲究些,这样将来对我们的影响也会小很多,是可控的。”


    李达康特意在“讲究”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丁义珍被最高检带走,首当其冲的就是京州,京州势必会有一批人被牵连带走调查。


    到时候,无论是行政层面,还是经济发展方面,


    对京州来说,都将是一次重大打击。


    首先,是干部团队方面。


    京州将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


    你李达康保,还是不保?


    如果证据确凿,李达康自然不会保。


    但如果只是怀疑阶段或正在调查呢?


    保,怎么保?毕竟老领导还在,情况还好一些。


    现在去做这些事,无疑就是在给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沙瑞金送上一把可以对付自己的利剑。


    不保,那京州的干部队伍还怎么带?


    京州以后还要不要发展?


    这对李达康的威望将是沉重的打击。


    其次,就是经济层面。


    这些,都是李达康必须考虑的问题。


    最终,李达康觉得这件事仿佛就是冲着他来的。


    这也是他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


    陈海看了看时间,焦急地站了起来。


    “几位领导,还是赶快采取行动吧,真的没多少时间了。


    再拖下去,恐怕丁义珍会逃走。”


    “我们至少得先把人控制住啊。”


    陈海甚至开始怀疑,眼前的几位领导是不是故意拖延时间,就是为了给丁义珍留下逃跑的机会。


    “先坐下,急什么。”


    高育良训斥地瞪了焦急的陈海一眼。


    “坐好……”


    季昌明也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呼……”


    陈海只能郁闷地坐回座位。


    他越来越觉得,眼前的四位领导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目的就是替丁义珍争取时间。


    看到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高育良又开口说道:“既然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那就得再深入讨论一下,这件事要更加慎重处理。”


    “我觉得,这件事最好还是向省委沙瑞金书记请示一下,听听他的意见。”


    高育良这番话,等于是把自己从嫌疑中摘了出去。


    说白了,代理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听真正在位者的意见。


    “嘟嘟嘟……”


    就在这时,陈海的手机响了起来。


    来电人正是侯亮平。


    “不好意思……”


    “我接个电话。”


    陈海拿起手机,快步走出会议室。


    趁着陈海接电话的空档,高育良悄悄叫来自己的秘书,让林淮去他办公室打个电话。


    没过多久,林淮便走了进来。


    他走到高育良沙发后,低声说道:“高书记,省委沙书记的电话已经接通了,情况我也汇报过了,他想和您直接通话。”


    会议室不大,声音也传得清楚。


    因为大家都没说话,李达康、季昌明和祁同伟三人也都听到了这句话。


    高育良站起身,对李达康和季昌明说道:“达康书记,老季,你们稍等一会儿。”


    说完,他便走出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拿起电话后,高育良笑呵呵地先开口:“瑞金同志啊,我是高育良。


    你这会儿应该刚到东海市的睢阳区吧?”


    此时正坐在车里的沙瑞金,刚刚进入睢阳区地界,自然明白高育良话里的含义。


    你的一举一动,我都掌握着。


    只要你还在这个位置上。


    类似之前那种扬面,我随时可以再来一次。


    你能不能承受得住。


    沙瑞金心里冷笑着,嘴上却笑道:“看来我省的新闻传播效率很高嘛,我才刚到睢阳区,育良书记就都知道了。”


    “瑞金同志,你在东海市和党政干部座谈时的讲话,那可真是切中要害啊。”高育良这句话,言下之意就是:我一直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


    就在高育良与沙瑞金通过电话暗中较量时。


    会议室里的四个人,心思却各不相同。


    陈海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刻赶去抓人。


    李达康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急得不行。


    季昌明则稳稳坐在沙发上,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反正他已经撇清了关系,不管结果如何,也怪不到他头上。


    祁同伟的手放在腿上,手机就在裤子口袋里。


    按照帝国规定,省市县高层领导一律不得使用苹果手机,目前只有将苹果手机的按键拆掉才可使用。


    他的手机正好是国产带键盘的按键机型。


    祁同伟的手指也在键盘上轻巧地跳跃着。


    等到陈海打完电话进来时,祁同伟的手已经自然地搭在了沙发的扶手上。


    此时,高育良的办公室里正进行着一通电话交谈。


    高育良笑着说道:“沙书记,我这边也有打算,准备组织全省证法系统的干部认真学习您这次的重要讲话。”


    “行了,育良书记。”


    “学习和讨论的事咱们以后再谈,眼下咱们先说说你刚才提的事情。”


    沙瑞金当然明白高育良的言下之意。


    他现在的心思、打算,沙瑞金心里明镜似的,丁义珍的那番动作,也无非是他试探高育良的一次出击。


    现在看来,这一击并未真正撼动高育良的根基。


    从接到这个电话开始,沙瑞金就知道,抓捕丁义珍这件事恐怕不容易了,非常不容易。


    两人就丁义珍的问题简单交换了意见。


    高育良挂断电话后,便前往会议室。


    最终,省委书记沙瑞金下达了最新的指示:丁义珍该抓还得抓,汉东方面要积极配合最高检,全力争取将其缉拿归案。


    ……


    此时,车上的沙瑞金也在沉思。


    刚才的那通电话,既是两人之间的首次正式交谈,也是一次语言上的交锋。


    这几日,他连续在京城和东海两地调研。


    若就事论事,京海的经济、民生以及众多企业,各方面确实表现不俗,这从不少群众的口中也得到了印证。


    这些项目、企业、基础设施,大多数都是在高育良执政时期打下的基础。


    这是从老一代京海人口中得知的事实。


    当年高育良任京海市长、市委书记的时候,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布鞋市长”或者“布鞋书记”。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至少有一百天是在基层调研、检查工作中度过的。


    从市委书记到区长,京海市上下几乎清一色都是汉大帮的人。


    这样的京海,真能轻易动得了么?


    整个汉东省有八千多万人口,京海市就占了九百多万,是汉东人口最多的城市。


    京海还拥有全省最大的钢铁集团,汉东七八成的矿产资源也集中在京海。


    京海的市委书记、市长,他们称呼高育良从来不是“高书记”,而是“校长”,县区一级也都如此。


    如果京海真的出现什么动荡,恐怕老百姓也会把他骂得体无完肤。


    今天下午,沙瑞金的重点调研地点是东海化工。


    可东海化工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东海化工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宋运辉,这个人自东海化工厂时期就担任厂长。


    后来公司改制,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宋运辉,在这家集团效力了二十多个春秋,外界普遍认为,宋运辉的贵人是他的姐夫高育良。


    但深知内情的沙瑞金却明白。


    他真正的靠山是工业部的最高领导。


    宋运辉与大夏石化集团董事长私交甚笃。


    东海化工集团,其上级主管单位是帝国副省级央企——大夏石化集团,也就是帝国“三桶油”之一。


    这“三桶油”,别说沙瑞金。


    就连他身后的钟书记也不敢轻易插手。


    接下来是吕州的情况,吕州被誉为帝国最强的地级市,他打算下一站就前往吕州考察。


    顺便寻找一些突破口。


    吕州的局势,是汉大帮和赵家帮相互制衡。


    高育良,他目前并不打算动。


    要动高育良,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


    第一,掌握他确凿的违纪违法证据。


    第二,从基层入手,逐步渗透。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可忽视。


    不仅因为人大和政协的一把手都被汤光耀占据。


    更重要的是高育良的级别问题。


    如果高育良是副省级干部。


    沙瑞金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擒贼先擒王,拿下最强的对手,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但高育良和他一样,都是正省级。


    要动高育良,必须九大常委点头。


    高育良如此年轻就担任汉东省委副书记,并享受正省级待遇,背后的原因沙瑞金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