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 章 服软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康熙斜倚榻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串沉香佛珠。


    “万岁爷,该进药了。”梁九功捧着青瓷药碗,小心翼翼地跪在榻前。


    康熙微微睁开眼,目光从梁九功低垂的头顶扫过,又落在药碗上那层薄薄的热气上。


    “放着吧。”康熙的声音带了些沙哑和迟缓。


    梁九功不敢多言,将药碗放在一旁的紫檀小几上,又悄无声息地退到一旁。


    康熙的目光追随着他,忽然问道:“梁九功,你跟了朕多少年了?”


    “回万岁爷,奴才自康熙二十年起伺候万岁爷,至今已二十有七载。”梁九功立刻跪下回话。


    “二十七年,足够一个婴孩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


    他的目光忽然变得锐利,“你说,这二十七年来,朕待你如何?”


    梁九功额头抵地:“万岁爷待奴才恩重如山,奴才万死难报。”


    康熙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笑了:“起来吧。去把这几日乾清宫当值的名单拿来。”


    梁九功退下后,康熙艰难地支起身子,从枕下摸出一份密折。


    上面详细记录了三贝勒胤祉、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八贝勒胤禩、十三胤祥、十四胤禵近日的动向。


    无论是老三的病情,还是老四近日喜欢佛道的消息,以及老八宴请十四的消息都记录在册。


    康熙的手指在折子上敲了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待梁九功拿来乾清宫的当值名单,康熙细细查看,不放过任何异样。


    正当梁九功心中不安之时,突听康熙开口:“太子妃她们可搬进去了?”


    梁九功小心回禀:“太子妃已经安顿好了,方才还派人过来禀报。”


    康熙闪过一丝满意,这个儿媳做事历来周到。


    “你去咸安宫一事,瓜尔佳氏一事,让胤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是。”


    ——


    咸安宫内


    太子妃瓜尔佳氏离去后,殿内只余胤礽一人独坐。


    天色渐沉,殿中的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雕花窗棂上,显得格外孤寂。


    “二爷,有些事情,您该放一放了。”


    瓜尔佳氏临走时的话语犹在耳畔,胤礽唇角泛起一丝苦笑。


    身为废太子,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已被他深埋心底。


    如今这般境地,又岂敢再生妄念?


    案几上的茶早已凉透,胤礽浑然不觉。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忽然想通了,既然皇阿玛终有那么一遭,倒不如让老四来坐。


    至少....她往后的日子能过得顺遂些。


    “二爷,万岁爷派梁公公来了。”一个太监在门外禀报道。


    胤礽回神,“让他进来吧。”


    梁九功走进来时,胤礽已经站起身。


    梁九功看着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如今身穿素服,看着清减不少,心中不禁一酸。


    他也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


    “奴才给二阿哥请安。”梁九功行了一礼,也没多寒暄,只是继续道:“万岁爷口谕,请二阿哥上一道奏折,解释关于侧妃控诉觊觎弟媳一事。”


    胤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浅笑:“儿臣领旨。”


    梁九功有些惊讶于胤礽的平静,但仍如实传达康熙的口谕:“万岁爷说,请二阿哥务必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请梁公公转告皇阿玛,儿臣明白。”胤礽的声音不卑不亢。


    送走梁九功后,胤礽摆摆手,示意太监退下。


    他重新坐下,开始慢慢磨墨。


    半晌,提笔蘸墨。


    墨汁在宣纸上晕开,胤礽的笔锋稳健如初:


    “儿臣胤礽谨奏:惊闻侧妃妄言,惶恐无地。儿臣久居深宫,深居简出,与诸弟福晋素无往来。儿臣虽愚钝,亦知人伦大防,岂敢有违....”


    写到此处,胤礽嘴角带了一丝讥笑。


    人伦大防?


    在他们家有这个吗?


    胤礽唇角上扬,继续写道:


    “儿臣蒙皇阿玛恩养,有太子妃、侧妃相伴,已属逾分,岂敢再有非分之想。侧妃所言,纯属诬陷,望皇阿玛明察....”


    最后一笔落下,胤礽忽然想起玉柱。


    这个自小便侍候在他身侧的心腹,在木兰围扬,自己被软禁在帐内时,被皇阿玛下令处死,自己这个主子连一个奴才都护不住。


    他闭了闭眼,又在奏折末尾加了一段:


    “前有刘玉柱之事,儿臣深知罪孽深重。皇阿玛处置得当,儿臣绝无怨怼。唯愿皇阿玛保重龙体,则儿臣虽死无憾。”


    写完后,胤礽将奏折仔细封好,起身出门,交给门外值守的太监:“送去乾清宫。”


    与此同时,四贝勒府,今日如怀带着温宪前来四贝勒府拜访胤禛和如玥。


    书房内,胤禛正与如怀对弈。


    棋盘上黑白交错,局势胶着。


    “存之,西北军务近来如何?”胤禛落下一子,随意询问。


    如怀声音温润:“西北各部安稳,只是粮饷时有不足。十四阿哥近来正在走八贝勒的路子。”


    胤禛轻轻一笑:“看来最近八弟颇为得势。”


    如怀笑笑没有说话。


    两人又下了几手。


    如怀忽然低声道:“姐夫,近日乾清宫又清洗了一批人,是不是那位....”


    “慎言。”胤禛打断他,目光扫过窗外。


    自从家宴出事后,皇阿玛便许久未曾召见他们这些皇阿哥。


    胤禛太了解自己的皇父,因此他不敢有任何动作。


    不过,皇阿玛到底年老,底下的臣子各有心思。


    就像乾清宫的消息,就算他不去查,也有人可以通过如怀去告知他。


    如怀不再继续,转而开口:“是隆科多透露出来的。”


    胤禛闻言倒也不意外。


    隆科多作为皇阿玛的表弟,佟家作为皇阿玛的外家,只要宫里没有佟家血脉的皇子,那皇阿玛会一直持续信任他们。


    胤禛看了一眼如怀,骤然开口道:“恐怕隆科多早已忘记他曾羞辱过你,存之,你可曾忘却?”


    如怀悠悠开口:“隆科多当年三次之辱,弟已铭刻五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同他当年的话,没有一丝差别,胤禛唇角勾起。


    如怀为胤禛斟满一杯酒,随后两人轻轻举杯相碰,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