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9章 回程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一双温暖的手臂从身后环住她的腰,胤禛的下巴轻轻搁在她肩头。


    “看什么这么入神?”他声音里带着晨起的慵懒,呼吸拂过她耳畔。


    如玥抿唇一笑,故意不回头:“看那街角的桂花,长的可比京城的水灵。”


    腰间的手臂骤然收紧,胤禛咬着她耳垂低语:“福晋这是嫌弃为夫不够水灵?”


    如玥耳根发烫,转身捶他胸口,却被捉住手腕按在窗棂上。


    晨光透过纱窗,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那双平日冷峻的眼睛此刻盛满柔情。


    “你...青天白日的...”她话音未落,就被封住了唇。


    胤禛的吻细细密密落下来,带着不容抗拒的温柔。


    良久,二人衣衫凌乱,胤禛细细为她整理衣襟,说道:“今日带瑶瑶去平山堂,欧阳修当年在此写下朝看扬州雾,暮听广陵钟。正好试试新得的焦尾琴。”


    如玥呼吸还有几分急促,她瞪了男人一眼,从昨夜到白日,这人跟个发情的……


    胤禛唇角勾起,又把人搂在怀里细细轻哄。


    平山堂外竹林潇潇,胤禛抚琴,她煮茶。


    一曲《凤求凰》被他弹得缠绵悱恻。


    如玥和着琴声轻吟:“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忽然,如玥手背一热,是胤禛不知何时停了琴,正用灼灼目光锁着她。


    “这词不好。”


    “嗯?”


    “应该是‘得此美人兮,生死不离’。”


    他修长的手指穿过她的指缝,十指相扣按在琴弦上,震出铮然清响。


    暮色四合时,二人换回衣衫,去除伪装,回了行宫。


    二人就这般,白日看书品茶抚琴,夜里红烛高烧时,尽情地深入彼此。


    直到康熙銮驾回程。


    回到京城时,已是秋末。


    如玥穿着一身宝蓝色旗装,落后胤禛半步,穿过一道道宫门。


    她手指绞着帕子,掌心微微沁出汗来。


    胤禛回头低声道,“瑶瑶,慢些。”


    如玥带着几分急切,“好久没见孩子们了。”


    胤禛右手轻拍如玥手背,以作安抚。


    永和宫


    “四贝勒、四福晋到——”


    太监尖细的通报声响起。


    如玥迈进门槛的瞬间,五个小小的身影齐刷刷转过头来。


    “给阿玛、额娘请安。”


    孩子们整齐的声音让如玥鼻尖一酸。


    她快步上前,眼睛不住打量五个孩子。


    赛茵和小六弘暄眼疾手快,占据额娘的怀抱。


    弘昼和弘昭也围了上来,弘历作为大哥,他抿唇,犹豫半晌,偷偷抓住如玥的袖子。


    德妃坐在上首,含笑看着这一幕:“孩子们天天念叨你们,尤其是小七,夜里总要找额娘。”


    如玥心头一刺。


    她蹲下身,将孩子们都拢到身边,柔声开口:“额娘也很想你们。”


    她挨个抚摸他们的小脸,弘历的婴儿肥消了些,赛茵的头发密了些,小五的个子蹿高了,弘暄的门牙缺了一颗——她离京前,这颗牙齿就要掉不掉的。


    她的小七还是这般可爱,看得她这个额娘心里软乎乎的。


    感谢婆婆,把孩子照顾得这么好。


    如玥关心完几个孩子,又走上前,给德妃行了个大礼:“额娘,儿臣这么久没来看您,且让儿臣给您请安。”


    德妃赶紧扶她起来,嗔怪道:“请安也没必要这么大的礼。”


    如玥笑意盈盈:“媳妇给额娘请安,再大的礼节也不为过。”


    德妃点点她的额头,“你啊。”


    胤禛这个外人,看着婆媳二人再和谐不过的氛围,一时沉默,融不进去。


    待二人结束交流,他才向德妃行礼问安。


    德妃见了儿子,面色也有几分缓和,只是二人没什么话说。


    德妃嘱托夫妻俩,先带孩子回去收拾,好好休息几日。


    离开永和宫时,五个孩子像一串小尾巴跟在身后。


    如玥只有两双手,五个孩子不够分,因此她决定谁也不牵,只同胤禛走在前面。


    就在一行人即将出宫时,转角处出现了太子夫妇的身影。


    如玥呼吸一滞,下意识收紧了手中的绣帕。


    “见过太子、太子妃。”胤禛、如玥带着几个孩子见礼。


    胤礽的目光飞快地从如玥脸上掠过,像被烫到般立刻移开,只盯着胤禛道:“四弟刚从德妃娘娘处离开?”


    “是,接孩子们回府。”胤禛声音平静,只是兄弟二人对视间,眼底一片冰冷。


    “孩子们长得真快,弘昭愈发像四弟妹了。”太子妃瓜尔佳氏在几个孩子身上扫过,目光在弘昭身上多停了几秒,最后视线落在如玥身上。


    太子妃的声音如春风拂面,不带一丝攻击性,让如玥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她抬头,对上瓜尔佳氏含笑的眼睛,那目光温和如常。


    “多谢太子妃挂念。”如玥福了福身,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真切的笑意。


    两方人寒暄几句,便错身而过。


    胤礽停下脚步,忽听身后半步传来一声提醒。


    “殿下,皇玛嬷在等我们了。”瓜尔佳氏声音温和,却不带一丝温度。


    胤礽面色不改,继续向前行进。


    ——


    “《论语·为政》篇,道之以政下一句是什么?”胤禛的声音低沉冷峻。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弘历回答得干脆利落。


    “解释这句话。”


    “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求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心。”


    胤禛不置可否,询问:“论语中认为该如何让百姓有羞耻心?”


    七岁的弘历声音清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用道德引导,用礼教整顿,百姓才有羞耻心且守规矩。”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严肃:“可知为何要以德不以政?”


    弘历皱眉沉思良久,方才开口:“以德教化百姓,更可以凝聚人心。”


    在胤禛考问孩子的时候,如玥正坐在一旁喝茶。


    此时,她惊讶地看着这个才七岁的儿子,胤禛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又板起脸:“说得不错,但不可骄傲。明日把《论语》前五篇抄五遍,后日我要检查。”


    弘历面色不变,严肃地点头:“是,阿玛。”


    胤禛继续考问其他四个孩子的功课。


    三胞胎开蒙不久,胤禛对三人还算宽容,没多问。


    对赛茵这个女儿,胤禛也同样宽容。


    只是,胤禛的这种宽容,并不让赛茵感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