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章 弹劾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宋婉心端坐在绣墩上,背脊挺得笔直。


    “心姐儿,再背一遍《女诫》的专心篇。”宋老夫人坐在太师椅上,手中的佛珠缓缓转动,每一颗檀木珠子都磨得发亮。


    宋婉心微微颔首,声音清亮,带着几分幼童的稚嫩:“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


    她一字不差地背诵着,背完,不等祖母说话,便继续开口解释其中的含义。


    这已经是今日第三次了,自从得知她被选为四贝勒府大格格的伴读,这样的训练便日复一日。


    宋夫人站在一旁,眼中既有骄傲又含忧虑。


    她家公公是五品主事,她丈夫如今被外派,担任七品知县。


    在京城这等地方,她们家这家世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如今女儿能进贝勒府当伴读,还托了在贝勒府在格格的小姑子。


    “到了贝勒府,眼睛要低垂,不可直视贵人;走路要轻缓,不可发出声响;用膳时...”宋老夫人絮絮叨叨地说着,忽然咳嗽起来。


    宋婉心连忙起身,轻拍祖母的背,又递上温热的茶水。


    “祖母放心,孙女都记着呢。”宋婉心的声音轻柔。


    她生得清秀,皮肤白净,才九岁的年纪,性子却十分沉稳。


    与此同时,苏府却是一片忙乱。


    “宁姐儿!别跑!你今日刺绣还没结束呢!”苏夫人提着裙摆追在女儿身后,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八岁的苏佳宁像头小牛犊般在院中横穿。


    “娘,我都绣了三天了!手指都扎破了!”苏佳宁撅着嘴,却还是被母亲捉住,按在了绣架前。


    苏父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既无奈又宠溺。


    他父亲如今是内务府掌仪司里面的主事,自己则是工部的小主事,他们父子二人一个五品,一个六品。


    如今女儿能给大格格当伴读,还是托了妹妹的福。


    四贝勒府的大格格如今是记在妹妹名下,女儿跟大格格也算是表姐妹了。


    苏父走过去,蹲下身,温言叮嘱道,“宁儿,贝勒府不比家里,等明日进了贝勒府,便不能这般任性了。”


    苏佳宁中看着绣架上各式丝线,重重点头:“爹,你都说过好多遍了。”


    夫妻二人陪在女儿两侧。


    苏夫人:“不说你,我们怕你小辫子翘起来。今天再绣几针。”刺绣静心,让她家这个爱动的姐儿静静心。


    苏佳宁撇撇嘴,到底没说什么。


    ——


    次日清晨,两辆马车同时停在四贝勒府侧门。


    这是宋婉心和苏佳宁第一次见到了彼此。


    宋婉心规矩地行了个平礼,苏佳宁则利落回一礼,随即上前拉住她的手:“宋家姐姐?我是苏佳宁,咱们没必要这么客气,今后就是同窗了呢。”


    宋婉心微微一愣,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见门口出现一个丫鬟。


    “两位姑娘请随奴才来,福晋已经在花厅等着了。”


    穿过重重院落,两个小姑娘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宋婉心谨记家里教诲,目不斜视,只用余光打量着四周。


    苏佳宁则忍不住左顾右盼,惊叹不已。


    “到了。”丫鬟带着两人走进景园,来到回廊下:“请两位姑娘稍候,容奴才通报。”


    花厅内


    如玥正端坐在主位上。


    下首坐着苏氏和宋氏,以及大格格怀络。


    苏氏和宋氏有些心不在焉地看向窗外。


    她们自从进府,便再也没有见过家里人,只有逢年过节可以送些礼品和书信往母家去,如今能见到娘家侄女,二人心中自然期盼。


    怀络也是一脸期待。


    “福晋,宋姑娘和苏姑娘到了。”春和轻声禀报。


    “让她们进来吧。”


    宋婉心和苏佳宁在春和的带领下,并排进入花厅,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


    一道好听的女声自上方传来:“起来吧。”


    二人依言起身,眼角余光不自觉看向上首。


    当看见如玥面容的那一刻,二人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她们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姐姐呢。


    原来四福晋这般年轻。


    两个小姑娘得了家中长辈的教导,这般扬合下,就算活泼的苏佳宁都是安安静静。


    只是二人还小,面上神色多多少少带了些惊讶。


    如玥目光温和地打量着两个小姑娘,“你们是婉心和佳宁?”


    “是。”二人异口同声。


    如玥打量二人,侄女像姑,这话不假。


    二人无论是容貌还是气质,皆有几分苏氏和宋氏的影子。


    宋氏和苏氏都是聪明人,她们的侄女当伴读,她们自会约束好自家侄女。


    如玥这个做福晋的,也可以省点心思。


    如玥没多寒暄,今日只见见两个孩子,初次印象不错,又见怀络面上无不满意的神色。


    如玥送了二人一人一套见面礼,便让苏氏、宋氏各带着孩子离开了。


    至于学堂的布置,如玥负责一个大框架,后续具体事宜,自有伊氏安排。


    接下来,如玥只要时不时去看几次便好。


    如今如玥贵为福晋,不仅管着后院事务,还执掌着府中诸多私产。


    加之她名下日渐丰厚的产业田庄,她牢记胤禛的教导,合理用人,抓大放小。


    毕竟,若她事事亲力亲为,那不得整日围着琐事打转。


    如玥一直觉着,这些个权利重要,但孩子和胤禛更重要。


    所以,她选择把一大半时间留给自己、丈夫和孩子。


    孩子虽还小,但需要额娘的关爱。


    胤禛忙碌,她便要恰当关怀,若二人都各忙各的,再深厚的感情都要淡了。


    ——


    近几日,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三贝勒胤祉遭人弹劾,被揭发私收门包竟达万两之巨。


    这种事情,上至皇阿哥、下至满洲官员中,大部分都做过,众人心照不宣。


    但此番被当着满朝重臣的面被揭发得,胤祉还是第一人。


    说来也是这位三贝勒行事不小心,被人家抓到了小辫子。


    更为严重的是,礼部祭祀用度浮报一事也证据确凿,在朝堂之上公之于众。


    康熙当时那个气啊!


    这个儿子竟连祭祀的费用都要染指,更被大儿子一派当众揭发。


    康熙感觉自己的脸都要丢尽了。


    原本因编书受到康熙赞扬的胤祉,转眼间又被康熙勒令禁足府中,并责令退还赃银,闭门思过。


    经此一事,康熙忽然觉得,他这个三儿恐怕只能编书,委实不堪担当其他要务。


    这一刻,康熙和他的四儿英雄所见略同。


    就在朝堂风风雨雨之际,胤禛已经带着如玥和几个孩子去别院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