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 章 伴读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有四个孩子在,桌上的菜品十分简单。


    青菜肉沫米粥、鸡蛋羹和各色适合小孩子吃的点心等。


    “阿玛,要蛋羹。”赛茵软糯的声音在胤禛身边响起。


    胤禛忙拿起瓷勺,仔细将嫩黄的蛋羹舀进女儿碗里,又给弘历盛了半碗粥。


    余光瞥见怀络正望着这边,他动作一顿,顺手也给长女盛了碗甜汤。


    “谢谢阿玛!”怀络眼睛一亮,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喝起来。


    弘时这边,乳母正弯腰喂饭,他只管张嘴等着。


    胤禛脸色沉了沉,弘历他们都能自己握勺了,这长子反倒娇惯成这样。


    得让瑶瑶提醒安氏、宋氏,这般养法如何得了?


    正被乳母擦嘴的弘时突然打了个寒颤,转头隔着弟弟撞上阿玛犀利的眼神,他忙不迭转回去,脑袋缩进乳母怀里。


    膳后,胤禛单独留下怀络。


    “听说怀络想上学?”


    怀络重重点头,眸子亮晶晶的,挺直腰板,双手交叠置于膝上,“阿玛,嬷嬷说,男孩子五岁就启蒙了,女儿……女儿也想上学。”


    这个女儿,年纪虽小,但性子倔强又好强。


    “行,那就学。”


    待大女儿被送走,胤禛心底一叹。


    他如今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上真没真正的公平。


    就像皇阿玛偏疼太子二哥,从前他觉得不公,如今自己做了阿玛,反倒有一些理解了。


    自打瑶瑶生下弘历和赛茵后,他的心思便不由自主地倾斜,对弘时和怀络的关注自然少了许多。


    这种偏心不受控制,就算他已经知晓自己的偏心,却也改不掉。


    怀络是长女,性子活泼却不骄纵,胤禛对她一直有几分疼爱。


    可弘时……想到方才请安时,那孩子竟连他都不认得,还是在怀络提醒下才怯生生喊了声阿玛。


    胤禛眉头微蹙,都四岁了,身子那般壮实,性子怎的这般畏缩?


    只是,片刻,胤禛眉目舒展。


    也罢,弘时毕竟是实际的庶长子,如今这样……倒也省心。


    ——


    午后,胤禛在书房召见了五位心腹幕僚议事。


    高无庸恭敬地呈上近日收集的消息:


    “八贝勒近来与十二阿哥过从甚密,常去九阿哥名下的食楼用膳,若是碰到九阿哥,八贝勒必邀其同席。


    江南暗线传信儿,八贝勒与江南大户毛家往来甚密。


    毓秀宫近日频频留十三阿哥用膳。另,十阿哥的未婚福晋已抵京月余,前几日八福晋前去探望。”


    听完禀报,胤禛指尖轻叩案几。


    他这位八弟,当真是处处彰显存在感。


    先是结交宗室,如今又大献殷勤于诸位兄弟。


    这般做派,是真要全力辅佐老大,还是另有所图?


    自己如今效力于太子,自问做不到如此面面俱到。


    沈近思率先道:“四爷,八贝勒亲近十二阿哥,恐怕意在富察家。但马齐大人乃皇上心腹,岂会轻易被拉拢?”


    “若是以直郡王名义招揽,分量就不同了。”另一幕僚提醒道。


    戴铎补充:“富察家族枝繁叶茂,马齐虽效忠皇上,其他族人未必不动心。只要锲而不舍,许以重利,未必不能水滴石穿。”


    戴铎便是江南科考时,大闹考扬的举子。


    自从入四贝勒府,见解常与胤禛不谋而合,愈发受到胤禛器重。


    “无需顾虑八弟,且由他张扬。”


    皇阿玛如今就喜欢搞平衡。


    见到太子势弱,自会出手平衡。


    只要不妨碍自己办差,一切好说。


    “那十三阿哥那边......”幕僚欲言又止,主子很是喜欢这个弟弟。


    如今十三爷受太子重用,他们摸不着主子的想法。


    胤禛神色微凝:“十三弟天资聪颖,虽年少却堪大用,得太子青睐也是好事。”


    话虽如此,他心中仍不免轻叹。


    自己曾告诫过十三,不可与太子捆绑太深,但十三还是投靠了太子。


    十三有为难之处,胤禛最理解这个弟弟。


    但是,自己尚能婉拒太子的某些请托,可十三如何拒绝?


    若有一日,太子...胤禛想到此处,眼眸渐深。


    ——


    胤禛自回到京城,只与如玥、孩子们相处了两日,之后十余日便一直宿在前院。


    他白日里去户部当值,晚上回来便忙着与幕僚们商议要事。


    他准备暗中布局,让老三狠狠栽个跟头。


    如玥这边则忙着筹办后院学堂。


    本来是打算让后院几个格格教导怀络。


    后院这些格格要么出身官宦之家,要么像苏怡然这般自幼受家学熏陶,才能丝毫不逊色外头那些女先生们。


    她让宋氏、安氏等人充当女先生,一来是发挥她们的才学,二来也是怕她们闲来生事。


    如玥打定主意,要从方方面面杜绝后院惹是生非的可能。


    只是,随着深入思考,如玥突然觉着。


    怀络一个小孩子上学,怕不是要学成书呆子。


    如玥便想着为她物色了两个伴读。


    既然多了两个伴读,便不能随意。


    如玥又从外头请了几位女先生,给后院格格们当助教。


    至于伴读人选么。


    苏怡然和宋氏二人皆是汉军旗,阿玛皆在内务府下面当主事。


    她们各有适龄的侄女,一个八岁,一个九岁。


    选这二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一来,四贝勒府不与朝臣交往过密,如玥也不想这等小事牵扯太多。


    二则,若是家世好的,女孩则被家里娇养,如玥怕生出事端。


    这两个女孩,虽然家世不甚出众,但家里毕竟与四贝勒府有些关系。


    为此,如玥还特意找了怀络过来,询问她的意见。


    怀络才六岁,但如玥却觉着不能把她当小孩子。


    怀络见到如玥,大大方方行了一礼,开口:“嫡额娘,怀络十分愿意。额娘她们说,苏姐姐、宋姐姐性子好,来了府里,她们肯定能与怀络说到一起。”


    这是自然,以她们和怀络的身份差距,那必然处处照顾怀络,以怀络的喜好为先。


    如玥笑了,伊如和苏怡然都是通透之人,她从来不担心怀络的教养。


    如玥轻轻抚过怀络的发顶,温声道:“怀络愿意就好。”


    离开前,如玥取出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赠予怀络。


    怀络也不让丫鬟帮忙,自己捧着礼物,眉眼弯成了月牙,欢欢喜喜地离开。


    伴读人选就这么确定下来,如玥特意腾出一个闲置的院落,精心布置成学堂的模样。


    这一动静,如玥没有隐瞒的意思。


    玉兰轩的张氏听闻此事后,主动前来拜见如玥,表示自己擅长绘画,同时带上自己的画作,她也想教大格格。


    如玥便安排她与安氏一同执教,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这些女子放在前世,那都是人才。


    如此,怀络学习一事,便这样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