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 章 吴氏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不过如今也有格格为胤禟诞下女儿,有老婆有孩子的胤禟如今还是要去尚书房进学。


    偏生他是个坐不住的性子,整日里与十弟在上书房浑水摸鱼。


    康熙见这两个儿子实在不成器,索性也懒得管教,横竖他儿子多,出色的阿哥大有人在,何苦非拘着这两个不成材的。


    论学问骑射,胤禟不及其他兄弟,在康熙和宜妃跟前,也总是敷衍了事。


    唯独对经商一道,他却是真心喜爱。


    大清皇室就是如今天底下最大的世家,内帑充盈,从不为银钱发愁,这些自然归功于他们的政策。


    表面看清朝的皇商一个个富甲天下,但他们就是皇家的钱袋子。


    皇家下放矿、盐等的开采权,而这些皇商源源不断地为康熙填满钱袋子。


    阿哥们自然也遵照皇室传统,从不屑插手商贾之事,只有下头奴才孝敬。


    唯独胤禟与众不同。


    他不但亲自下扬经商,还和其他商人打交道,几个兄弟没少笑话他自降身份,唯独胤禛对这个弟弟另眼相看。


    胤禛素来刚硬,最厌恶收受贿赂,自然不喜下面人的孝敬,胤禟如此自食其力,他倒觉得不错。


    毕竟,胤禟这一世不像历史上那般为胤禩奔走钻营,现下做生意手段有几分磊落,胤禛自然和他走得更近了。


    在康熙和胤禛的支持下,年仅十八的胤禟一跃成为皇商,身家日渐丰厚。


    董鄂氏出身名门,对嫁进皇家并不意外,对于九阿哥这个丈夫,身份已经够尊贵,董鄂氏并不在意这个丈夫能力如何。


    如今,九阿哥能往家里挣银子,董鄂氏已经很是惊喜了。


    他塔喇氏和如玥见她这副模样,二人相视一笑,董鄂氏过了新妇害羞的阶段,不是任由她们调侃就脸红的人了。


    这话题略过,转而说起八卦来。


    屋内只有三个主子,没有别的丫鬟,但接下来的八卦,还是让他塔喇氏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她自己靠近如玥,又让董鄂氏凑近些,才低声道:“最近直郡王府上动静不小。”


    如玥心头一动。


    因为大福晋年初病逝,春末选秀的时候,康熙、惠妃便给儿子添了一位侧福晋。


    这位侧福晋吴氏,是兵部侍郎的长女。


    而去世的大福晋的阿玛,则是兵部尚书。


    这番安排,可谓是良苦用心。


    大家也理解。毕竟,大福晋人去世了,府里却还留下四女一子,三年孝期,后宅可是全由这个侧福晋把持。


    吴氏很是低调,如玥和她接触不多,但如今他塔喇氏说起直郡王府的动静,如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此人。


    “今年新进府那位吴侧福晋,前些日子和大哥闹翻了。”他塔喇氏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董鄂氏抿一口茶水,闻言略带些好奇:“吴氏这么厉害的么?”


    一个刚进府的侧福晋,没有子嗣,听说也不得大哥宠爱,这般情形,吴氏还敢和自己爷们闹起来?


    他塔喇氏点头,“自这个小嫂子进府,直郡王府的事务便落在她头上,前几天,大哥突然让大格格开始管家,收了吴氏大半的权力。”


    如玥:“我记得,大格格才十二岁。下面又有四个弟妹要大格格这个长姐看顾,她能顾得过来?”


    他塔喇氏:“大嫂身边的嬷嬷还在府里呢,这些人能干的很,怎么会管不过来。”她这话,颇有些意味深长。


    如玥和董鄂氏对视一眼,二人同时看向他塔喇氏,眼睛里满是八卦的意味。


    “吴氏管家的时候,就受到这些个嬷嬷的压制,如今大哥之所以收回中馈,主要是因为吴氏拒绝侍寝。”


    大福晋去世,直郡王需要守三年的孝期,期间,不会迎娶继福晋。但皇子皇孙么,招人侍寝,甚至生育子嗣,并不算什么。


    所以,他塔喇氏这话一出,如玥二人更好奇了。


    他塔喇氏继续:“吴氏从进门起,每次侍寝,大哥都会吩咐嬷嬷给她准备避子汤。吴氏不想每次侍寝后喝避子汤,便不肯再侍寝,直接让大哥去找府里的通房侍妾和格格们。”


    如玥:……这什么人啊。


    吴氏好歹是上了玉蝶的侧福晋,直郡王如此,简直把她的面子往地上踩。


    此刻,屋内三人瞬间理解吴氏的做法,都是女人,再温和的避子汤那也是药,是药三分毒,谁也不愿意为了注定不能结果的侍寝损害自己的身子。


    但像吴氏公然顶撞丈夫的,还是稀罕。


    当然,这在大阿哥看来,简直就是在嫌弃他,以胤褆的性子,哪里能忍,当扬就掀了桌子,大骂吴氏不识抬举。


    当日,就收了吴氏的管家权。


    “吴侧福晋现在如何?”如玥询问。


    他塔喇氏耸耸肩,“闭门不出,说是染了风寒。”


    如玥沉吟片刻,轻声道:“这事倒未必是坏事。舒雅你也说了,吴侧福晋管家时处处受嬷嬷们掣肘,她一个新人执掌中馈本就艰难,如今卸下这担子,说不定反倒是解脱。”


    毕竟,吴氏作为侧福晋,就是个工具人。等到两年后,继福晋进门,她迟早要交出去。


    至于宠爱,别看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人去了,但是在胤褆心中的地位,终究是无人能及的。


    人去情更深,更何况还留下四女一子。


    大格格都十二岁了,又有伊尔根觉罗氏留下的心腹嬷嬷照看,吴氏一个侧室,管教起来确实左右为难。


    照顾吧,孩子们未必亲近;不管吧,又说不过去。


    这般处境,着实不易,倒不如先养好自己身子。


    只是...没想到吴氏性子这般刚烈,竟直接撂了挑子。


    想来这些日子,心里也是憋闷得紧了。


    如玥垂眸端起茶盏,缓缓送入口中。


    如今她们府的情况和直郡王府有几分相似。


    乌拉那拉氏在去世前便举荐如玥这个侧福晋继任福晋之位。


    如玥长期掌握四贝勒府的中馈,根基已深。


    同时,她在宫里几个大佬面前都挂了名,尤其受德妃这个婆婆的看重喜爱。


    膝下儿女双全,手握皇室第一对龙凤胎。


    乌拉那拉氏去世后,又亲自操持嫡福晋的丧事,贤名远扬。


    四贝勒府有这样一个根基深厚的侧福晋,无论是哪家的女儿嫁进来当继室,都是地狱开局。